新華社杭州2月5日專電(記者 商意盈)“精美紫砂壺一元促銷”“品牌運動鞋19元包郵”……臨近年關,一些購物網站上的各類超低價促銷信息也日益增多,不少消費者滿心歡喜以為撿了便宜,拍下後卻被告知沒貨。消保委提醒,看似“不湊巧”的背後,可能是消費者個人信息被套取。
浙江紹興一位消費者徐女士不久前在一家網店購買了一副手套,標價29.90元,賣家促銷價為1.02元,同時包郵,其網頁上標注還不限量。但買下後,徐女士多次催促,賣家一直未發貨,與此同時其網店銷量源源不斷上升,顯示售出了上萬件。十幾天后,交易被關閉,徐女士沒有收到貨物,只是收到了1.02元的退款。
有過類似徐女士遭遇的消費者不在少數。有業內人士表示,商家可能是通過這樣的手段獲得交易量的“虛假繁榮”,也可能存在通過虛假銷售套取消費者個人姓名、手機號、住址等信息,這些信息如果倒賣給不法分子,將有不菲的收益。
浙江省紹興市消保委就此提醒消費者,超低價只是個噱頭,低於成本價銷售本身不是一個正常的商業行為,消費者要合理評估商品的價值,不為小利所動。要充分了解所購商品信息和質保説明,選擇規模大、商譽好的商家作為交易對象,並事先約定質保辦法和由此産生的費用。同時,紹興市消保委也表示,購物網站應該進一步規範商家經營行為,做好監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