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銀川6月13日專電(記者 鄒欣媛)寧夏回族自治區嘗試推廣保護性耕作,通過使用先進耕種技術,保護土地資源,同時提升耕作效率,實現農民省工省錢。
“以前水稻田倒茬種冬麥要用機械連耕帶旋整地兩次,現在用免耕機械連耕帶播一次完成,每畝地省工3個勞動日,省水約300立方米,産量差不多。”寧夏回族自治區吳忠市利通區楊馬湖村村民馬建海説。
今年是馬建海第三年進行保護性耕作,這是一種使用特定機械儘量少耕或免耕土地,並用農作物秸稈及殘茬覆蓋地表,用農藥控制雜草和病蟲害的耕作方式。
據了解,地處西部腹地的寧夏,水、土地等農業耕作資源有限。長期以來,農民採取傳統方式水稻倒茬種植冬小麥。由於土地濕粘,加上田間稻茬高、秸稈較多,使用聯合收割機收穫水稻後,每年農民在整地、適時播種上花費大量勞力、物力,反復耕翻土地也容易造成沙塵和大氣污染。
據寧夏農科院副院長袁漢民介紹,為在合理運用有限資源的前提下實現農民耕作效益,寧夏開始嘗試推廣保護性耕作,2002年與墨西哥、澳大利亞、印度等國際組織建立密切的保護性耕作國際合作研究關係。目前,寧夏在免耕輪作方面已經取得了初步成效,在全區6個縣市(區)建立了示範點,累計推廣保護性耕作技術60萬餘畝。
由於保護性耕作推廣重在研發機械,寧夏目前已研製出適於本地條件的免耕機,整機零物件全部實現國産化,從單種作物免耕發展到多種作物免耕,多年連續不耕,土壤肥力和微生物活性有較大提高。
吳忠市利通區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工作人員郭強説,農民已慢慢開始接受這種技術。“技術掌握到位,最多節省翻旋耕、施肥、灌水費等150元,而農民傳統種植1畝小麥要投入748元,因此節省投入能達20%。僅利通區3年間保護性耕作面積增加至3萬多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