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合肥9月20日專電(記者 馬姝瑞)標注的原料成分有“水分”、pH值超標……安徽省質量技術監督局最近對兒童及嬰幼兒服裝監督抽查發現,一些産品存在多項質量安全“隱患”,專家建議,消費者在選購嬰幼兒服裝時要謹慎,重點考慮安全性、舒適度等因素。
此次在安徽全省抽取的50組兒童及嬰幼兒服裝産品中,7組樣品不合格,合格率為86%,與2012年同類抽查中70.6%的合格率相比,産品質量狀況有明顯提升。在11項檢查標準中,不合格項目集中在pH值超標和纖維成分含量不合格兩項上。
質監部門解釋説,正常情況下人體皮膚表面呈微酸性,以保證常駐菌的平衡,防止致病菌的侵入。織物上的酸鹼度超出皮膚適宜的pH值範圍,會破壞兒童及嬰幼兒皮膚的平衡和抵抗能力,對皮膚産生刺激和腐蝕作用,引發皮膚炎症或誘發感染,對人體的汗腺系統及神經系統都會造成損害。
安徽省質監局産品質量監督處處長葉炎也告訴記者:“纖維含量是嬰幼兒服裝的主要指標,説明了産品原料成分的優劣,是決定産品價值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商品是否‘貨真價實’的主要內容,纖維含量的‘水分’直接損害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葉炎建議消費者,選購兒童及嬰幼兒服裝時,應注意産品標識是否準確,永久性標識應選擇柔軟的材料製作,並避免直接與嬰幼兒皮膚接觸,防止因摩擦而損傷嬰幼兒的皮膚。在安全方面,要注意是否有裝飾物會引起意外擦傷,標簽要及時剪除,領口帽邊最好沒有繩帶等。此外,最好不要購買色彩過於鮮艷的嬰幼兒服裝,以免其中含有可分解芳香胺等有害物質,新買的嬰幼兒服裝水洗後再穿能減少其含量,最好放一兩周再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