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近3年的醞釀,《廣東省實施普通高中新課程實驗的普通高考改革方案》(以下簡稱《新方案》)正式出爐,從2007年起,廣東省將在普通高校招生考試中實施“3+文/理科基礎+X”這一新方案。
《新方案》有什麼重要變化?這些變化會對考生和教學有什麼影響?為此,制定該方案的廣東省教育廳普通高考改革研究課題組有關負責人,對新方案進行了權威解讀。
標準分計分改為原始分計分
《新方案》中,文科類、理科類專業按5科考試成績合成的總分為依據進行錄取,各科成績將採用卷面原始分呈現,總分則用各科卷面原始分累加。換句話説,每位考生的總分由“3+文科基礎或理科基礎+X”組成。外語口語成績不計入總分。
此外,體育類、藝術類專業按4科文化課的考試成績合成的總分和術科成績為依據進行錄取。各科文化課成績和術科成績分別用原始分呈現,文化課總分用4科文化課卷面原始分累加,即每位考生的文化課總分由“3+文科基礎或3+理科基礎”組成。
【權威解讀】
現行的高中新課程是根據學生個性、特長髮展的改革理念進行設置的,不同學生可以選擇不同的模塊進行修讀。為此,《新方案》特地設置了任選考科目,並在同一個選考科目中還可能出現有“選做題”。即在同一題號中,學生必鬚根據高中階段個人所選修的模塊來選擇某一個命題。這意味著考生的考試科目或考試內容可能各不相同。
現行的標準分計分方式的前提,就是所有考生的考試科目及考試內容要完全相同。實施新方案後,標準分計分已難以實施,採用原始分計分方式較適宜。
其次,高校需要對來自不同地區考生的考試成績進行比較,不同計分方式無法橫向比較來自不同省份的考生。絕大多數高校強烈要求全國各地統一高考計分方式,特別是大多數部屬高校多年來要求廣東改變高考採用標準分的計分方式。
“普通類”分為“文科類”和“理科類”
《新方案》考試科目組合類別把現行的普通類分成“文科類(含外語類,下同)”和“理科類”。即參加2007年高考的考生將分為文科類、理科類、體育類、藝術類。每類考生科目組合為“3+文/理科基礎+X”,即以“必考科目”(“3門基本科”)、“指定選考科目”(“文科基礎/理科基礎”)及“任選考科目”(“X科”)進行搭配。
同時,各高校將根據專業培養需要,確定各專業考試科目組。理科類專業可在物理、化學、生物中任選一門專業選考科目,組成不同考試科目組;文科類專業同理科。各專業考試科目組可為一組或多組。文理兼招的專業需分列文科類、理科類考生的招生計劃數。
【權威解讀】
考試科目組合按照高校招生專業分為文科類、理科類、體育類、藝術類4種科目組合,符合高中新課程要改變課程結構過於強調學科本位、科目過多和缺乏整合的現狀。“劃分”文、理,能更有利於中學按新課程方案充分開設選修課,使學生可根據個性特長和職業發展意向選擇學習內容,形成個人修習計劃。
同時,要求高校各專業錄取時文理分列招生計劃,將有利於引導高校根據專業培養目標,科學、合理確定考試科目。而且,分別按文科類、理科類考生群體“列隊”,能體現同一考生群體的共同性,更有助於公平選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