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石家莊2月14日專電(記者 張濤)春節作為“中華民族第一大節”,到底起源於何時?據考證,“春節”起源於新石器時期,但“春節”稱謂正式冠名是在辛亥革命以後。
據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秘書長霍尚德介紹,過年對中華民族可以説源遠流長,有了數千年的歷史。而“春節”的起源和農業生産密不可分,大約在新石器時期,先民們根據農作物的生長週期發現了春夏秋冬四季交替的規律,由此有了“年”的概念。
但“年”的名稱出現卻較晚。據《爾雅》記載,堯舜時稱年為“載”,夏代稱年為“歲”,商代稱年為“祀”,直到周代才稱為“年”。目前,最早的年節因文獻不足尚難定論,但西周初年已有了一年一度在新舊歲交替之際慶祝豐收和祭祀祖先的風俗活動,可以認為是“年”的雛形。到漢武帝時,為了讓曆法定型不至錯亂,創立並實行了“太初歷”,以夏曆的孟春之月(即今之農曆正月)為歲首,一直沿用至清末。年節,也就是春節作為中華民族最隆重的節日,也因此以固定的日子沿襲下來。
春節古稱“正旦”“歲首”“三元”“三朔”等,1911年12月31日,中華民國湖北軍政府在發佈的《內務部關於中華民國改用陽曆的通諭》中,明確將年節稱為“春節”。到1949年9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決定在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同時,採用世界通用的公元紀年,為區分陽曆(即公曆)和陰曆兩個“年”,把陽曆1月1日稱為“元旦”,進一步明確農曆正月初一稱為“春節”,“春節”之名正式列入中國節日法典。
霍尚德説,春節的名稱雖不斷變換,但其內涵和各種過節的習俗卻代代相傳。無論是喝“臘八”粥,送灶王爺,祭祖守歲,還是貼春聯、逛廟會、鬧元宵,種種過大年的形式背後都有其古老傳説和文化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