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十年的編纂,兩年的編輯,一部新世紀最重要的甲骨學研究成果——20卷本《甲骨文校釋總集》最近由上海辭書出版社出版。
甲骨文是三千多年前商朝遺留下來的中國最早有系統的文字,1899年當震驚世界的甲骨被發現後,百餘年來海內外幾代學者對甲骨文進行了前赴後繼的探索與鑽研。如果説1903年《鐵雲藏龜》作為甲骨文拓片的第一次石印成書,標示著長達半個多世紀的甲骨研究開拓期的發端;1978年集出土甲骨文之大成的《甲骨文合集》出版,標示著甲骨學進入甲骨資料刊佈的豐收期;那麼,這部由國學大師饒宗頤教授領銜主持,著名古文字學家李學勤擔任顧問,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所長陳方正教授策劃指導,著名古文字學者、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曹錦炎研究員和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沈建華研究員耗時十年合作編著的煌煌大作,則對商代甲骨文作了全面的整理與研究,為甲骨學的進一步研究夯實了堅實的基礎。
據了解,《甲骨文校釋總集》校釋的基礎為海內外已正式發表的9種甲骨著錄,包括《甲骨文合集》、《甲骨文合集補編》、《小屯南地甲骨》、《英國所藏甲骨集》、《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藏甲骨文字》、《懷特氏等收藏甲骨文集》、《天理大學附屬天參考館甲骨文字》、《蘇德美日所見甲骨集》以及最新的《殷墟花園莊東地甲骨》,總計龜甲骨約六萬五千余片,涵蓋當世所知絕大部分卜辭,是目前對商代甲骨文進行整理的最新最全面的成果。同時,作者依據刊佈的拓本及各家所作的釋文,多重校勘,在原作者釋文基礎上逐字逐片校對,並吸收學術界最新研究成果,它與《甲骨文合集》和《甲骨文合集補編》的釋文有很大差異,重釋部分多達三成,代表了作者在上世紀甲骨研究的基礎上,不懈努力、精益求精所獲得的成果。此外,該書所用隸定字和甲骨字絕大部分應用電腦字以求整齊劃一,並補充了甲骨綴合與重片的整理。作者利用《補編》來源表和蔡哲茂《甲骨綴合集》和《甲骨綴合續集》提供的綴合資料,對9種甲骨著錄釋文中凡重片或綴合的甲骨片逐一校核整理,並在該片號附上互見重片或綴合號碼,以方便人們更好地掌握資料信息。(記者 余傳詩 通訊員 朱志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