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課上,老師教識字的同時要讓學生熱愛祖國文字;物理課堂,做實驗的同時滲透培養學生團隊精神……今後,德育不再僅僅是思想品德課教學內容,中小學27門課程中,門門都要滲透德育教育。
北京市中小學學科德育指導綱要日前正式發佈試行。小學12門功課,中學15門功課,無論是語文、數學、英語,還是體育、生物、地理,老師講授知識的同時,還要進行德育教育。
小學語文課課堂上,老師講《開國大典》、《長城》等課文時,要告訴學生熱愛家鄉、熱愛祖國,提升民族自豪感;講《日月潭》、《七子之歌》,要加深學生對海峽兩岸人民渴望祖國統一的了解;講《錢學森歸國》、《把鐵路修到拉薩去》,要樹立學生為建設祖國而奉獻的志向。每篇課文都有詳細的德育主題歸類。
據了解,此次發佈的學科德育指導綱要,是依據27門學科的課程標準、教學內容和學科教學現狀研究制定的。每個學科的每個知識點,都會有詳細的德育目標以及教學活動建議。
今後,上數學課時,老師將鼓勵學生到生活中尋找數學元素,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認識時間的教學中,學生將學會制訂時間規劃,更加珍惜時間;在學習人民幣的知識時,教育學生熱愛人民幣,注意勤儉節約。小學音樂課讓學生體會音樂中的親情、鄉情、師生情、友情,甚至還會教學生學唱老北京叫賣調,讓學生了解家鄉,體驗商販的樂觀精神。信息技術課涉及學生文明上網;生物課上,對學生進行生殖健康教育,了解自己的成長過程;物理、化學課上,培養學生科學的嚴謹態度,團隊合作精神,用歷史上的科技成就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體育課上通過競技比賽培養學生公平競賽、努力拼搏的意識,在身體健康教育的同時還將增強對學生心理健康的培養……
北京市教委有關負責人表示,課堂是教育教學的主陣地,學科教育應承擔德育功能。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將成為未來三年本市德育工作的重點,包括培養學生愛國、責任、誠信、奉獻、尊重、合作等優秀品質的德育教育將融入到課堂教學、綜合實踐課、社會服務等教育教學活動中。(記者 劉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