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上海市郊區中小幼學生已佔全市中小幼學生數的67%,超過三分之二。記者從第六屆上海教育博覽會“上海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情況”新聞發佈會上獲悉,隨著郊區學生數不斷上升,今年上海市將繼續擴大優質教育資源對郊區農村學校的輻射力度,促進全市教育均衡發展。
“擇校”成為發佈會最熱話題,上海市教委基教處處長倪閩景認為,教育均衡正是給“擇校熱”降溫的重要途徑之一。今年起,上海市除了繼續實行中招“名額分配”等措施,或將隨著教師績效工資的推進,實行優秀教師“走校制”。
進一步提高郊區師資待遇
“家長擇校,最看重的是學校的教育資源。其中,教師好壞是重要一環。”因此,上海市將推動優質教師向薄弱區縣的長期流動。倪閩景説,今年1月1日起全國推出的義務教育學校實施績效工資分配政策,向骨幹教師和有突出成績的教師傾斜。“上海市也在做郊區教師待遇的調整,今後郊區教師收入甚至有望高過市區。”倪閩景説,目前市區教師去郊區支教仍基於個人覺悟,但今後優秀教師或將由教育行政部門統一分配,通過優秀教師在各個學校間的流動“走校制”,促進教育均衡,緩解“擇校熱”。
據透露,今年起上海市還將加快浦江等5個市屬配套商品房基地公建配套學校的建設,同時制訂臨港新城、長興島等地區的學校建設規劃。新一輪的區縣教育對口合作交流也已啟動,預計今年薄弱的郊區委託管理學校將擴大到40所。此外,為提升郊區中小學教師整體素質,上海市將推出郊區教師專業發展培訓項目。
學校好與差也看投入産出比
現場市民對愈演愈烈的“擇校熱”提出困惑和不解。倪閩景指出,所謂的“名校”都是擇出來的。“義務教育階段,民辦學校是可以自由報名的。因此,一些熱門學校往往能從眾多報名者中,挑選出一大批最優秀的學生,這些學校的學生成績好也成為必然。”倪閩景認為,“學校的好與差不能光看最終的升學結果。家長應該多看看投入産出比,即學生入校和出校的差別。這能減少非理性的跟風擇校。”
目前,上海市教委針對“擇校熱”的不少措施已出臺。在今年新推的“提前推薦自主錄取”計劃中,往年按1:1下達給區縣統籌的“推優生”計劃,如今名額直接分到學校,各初中學校都可按不超過考生數7%的比例推薦優秀學生,這意味著普通初中學生機會增多了。“升學機會均衡,就是要讓家長明白,扎堆名校增加競爭壓力,機會減少。打個比方,40個優秀學生競爭一個學校的10個推優名額,肯定激烈。如果其中30個比較優秀的學生能分散到3個學校,那麼他們被推薦並錄取的機會大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