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節氣期間,大部分地區感受到真正寒冷
“大雪”節氣在每年的12月7日或8日,其時視太陽到達黃經255度。《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説:“至此而雪盛也。”大雪的意思是天氣更冷,降雪的可能性比小雪時更大了,並不指降雪量一定很大。相反,大雪後各地降水量均進一步減少,東北、華北地區12月平均降水量一般只有幾毫米,西北地區則不到1毫米。
我國古代將大雪分為三候:“一候鵑鷗不嗚;二候虎始交;三候荔挺出。”這是説此時因天氣寒冷,寒號鳥也不再嗚叫了;由於此時是陰氣最盛時期,正所謂盛極而衰,陽氣已有所萌動,所以老虎開始有求偶行為;“荔挺”為蘭草的一種,也感到陽氣的萌動而抽出新芽。
人常説,“瑞雪兆豐年”。嚴冬積雪覆蓋大地,可保持地面及作物周圍的溫度不會因寒流侵襲而降得很低,為冬作物創造了良好的越冬環境。積雪融化時又增加了土壤水分含量,可供作物春季生長的需要。另外,雪水中氮化物的含量是普通雨水的5倍,還有一定的肥田作用。所以有“今年麥蓋三層被,來年枕著饅頭睡”的農諺。
大雪時節,除華南和雲南南部無冬區外,我國遼闊的大地已披上冬日盛裝,東北、西北地區平均氣溫已達—10℃以下,黃河流域和華北地區氣溫也穩定在0℃以下,冬小麥已停止生長。江淮及以南地區小麥、油菜仍在緩慢生長,要注意施好臘肥,為安全越冬和來春生長打好基礎。華南、西南小麥進入分蘗期,應結合中耕施好分蘗肥,注意冬作物的清溝排水。這時天氣雖冷,但貯藏的蔬菜和薯類要勤於檢查,適時通風,不可將窖封閉太死,以免升溫過高,濕度過大導致爛窖。在不受凍害的前提下應盡可能地保持較低的溫度。
大雪節氣中指的“大雪”與我們日常天氣預報中所説的“大雪”意思不同,大雪節氣是一個氣候概念,它代表的是大雪節氣期間的氣候特徵;而天氣預報中的大雪是指降雪強度較大的雪。氣象學上規定:下雪時能見度很差,水平能見距離小于500米,地面積雪深度等於或大於5厘米,或24小時內降雪量達5.0~9.9毫米之間的降雪稱為大雪。
大雪期間的太陽直射點由南半球的22°44′繼續南移到23°26′。值得一提的是,當太陽直射點移到23°26′南半球南回歸線時,太陽直射點的位置就由南回歸線開始北移。大雪節氣期間太陽離北半球最遠。大雪結束之時,是冬至開始之日,是人們開始數著“九九”過隆冬的日子。對我國大多數地區而言,大雪是邁向隆冬季節的一個過渡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