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2010年高考考生望眼欲穿的《考試説明》12月23日開始下發,至此,北京市高中新課程首次高考考試內容終於揭開神秘面紗—考試時長、卷面分值與往年一樣,但新題型不少,能力題不少,貼近社會發展的考試內容不少。
適應社會能力進各科考題
2009年高考考數學時,考生將遇到算法初步、統計、框圖等新內容;考理綜時,考生會發現生物分值增加了8分;考英語時,考生不僅要聽懂讀懂,還需要正確運用聽懂讀懂的信息。
這些變化,實際上是新高考在對考生運用知識、適應社會能力以及學科素養進行“摸底”。數學新增的考試內容是為了考查考生適應信息社會需要的能力;當今生物科技發展迅速,研究成果在生物制藥、醫療、農業、環保等領域發揮重大作用,也促使高考生物分值“看漲”;新高考英語也更強調考生的語言應用能力,新增了 “記錄或加工所獲取的信息”以及“理解句子、段落之間邏輯關係”的相關內容。
與舊高考相比,新高考語文提出考查應用能力、審美能力和探究能力,化學則提出全面檢測考生的科學素養。此外,新高考還將在考題中滲透和關注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
語文延伸閱讀讓考生盡展才華
雖然新高考語文題量從以往的23題減到了20題,但難度並未降低,還新增加了兩道閱讀延伸題。考生將閱讀古詩文和現代文各一篇,根據題目要求用一篇200字的“小作文”作答,每題約10分,在給予考生更廣闊思考空間的同時,也可以考查考生個性閱讀和獨立閱讀能力、語言歸納能力和寫作能力。
閱讀延伸題將不會有標準答案,雖然閱卷老師工作量增加,卻給了考生更充分展示個性和才華的機會。
選做題不會進高考
曾在兄弟省份新課程高考中出現過的“選做題”,將不會出現在2009年北京的新高考中。市高招辦有關負責人解釋,這主要是由於“選做題”無法統一難度和通過率。不過,新高考題目將增加“選擇性”,例如在一道題設置多項內容,讓考生選擇解答。實際上,類似的題目已在2009年高考語文中出現。例如請考生為國慶遊行中可能出現的抗震救災部隊方陣、奧運志願者方陣、外來務工人員方陣中任選其一寫解説詞。
納入新高考考試內容的選修課均未超出北京市新課程指導意見規定的範圍,建議選修的模塊將是重點考查內容。數學選修內容的考題不會單獨列出,主要為選擇題或填空題,分值在10分以上。
據市高招辦有關負責人表示,今後,更多的選修模塊將出現在高中會考中,會考也會出現更多的選做題型,以此體現新課程的選擇性。
力求漸進調整平穩過渡
“雖然與舊課程相比,新高考考試內容是全新的,但考生應該不會感到突兀。”考試院副院長臧鐵軍説。
新高考《考試説明》從2007年就開始調研編寫,百餘位一線教師和教研員多次修改,被稱為“史上編寫時間最長”的《考試説明》,力求讓新舊高考平穩過渡,無論考試理念、考試目標還是題型,新高考的調整和變化都是漸進的。
包括語文新增的閱讀延伸題等新題型早在2004年高考試卷中就已見雛形,而新高考説明中給出的樣題,也曾經出現在對部分學校進行的新課程高考系列試測中,考生並不陌生。
常年教高三的一位老師建議考生,要結合教科書認真閱讀《考試説明》,因為這是高考命題和復習的惟一依據;而教科書則是高考命題和復習的內容,抓住教科書和考試説明,認真復習,考生無需為新高考緊張。
市考試院有關負責人表示,2010年高考北京卷將繼續堅持重視基礎、突出能力,關注考生素養,注重思維水平,強調聯絡實際、學以致用的考查方向,穩步推進和深化高考考試內容改革。
【高考新變化】
語文 減題量增題型
新高考首次提出“考查考生的審美能力和探究能力”。試卷由原來的23題減為20題,並新增2道閱讀延伸題。
數學 考查範圍增加
新高考增加了對推理論證能力和數據處理能力的考查。文理數學均新增了算法初步和統計兩部分內容,文科另增加了框圖等內容。
英語 聽力閱讀增題型
新高考英語的詞彙量大增,從09高考的2600多個猛增到2009年的近3600余個,同時聽力也有新增題型,考生不僅需要聽懂對話或獨白,還要按題目要求寫出相關信息。英語閱讀會新增“填空”題,考生不僅需要讀懂不完整的文章,還要按邏輯和上下文關係補全信息,使其意思通順、前後連貫。
理科綜合 化學減8分,生物增8分
新高考化學減8分,生物增8分。化學以能力測試為主導,在測試考生進一步學習所必需的知識、技能和方法的基礎上,全面檢測考生的化學科學素養。生物首次對“生物學重大發現的啟迪”提出要求。
文科綜合 選修內容納入考試
新高考政治範圍由09高考政治的“經濟常識、哲學常識、政治常識、時事政治”4部分改為“經濟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與哲學、經濟學常識、國家和國際組織、時事政治”7部分。
歷史考試內容採用了傳統的編年體通史與專題史結合的體例。《歷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近代社會的民主思想與實踐》、《中外歷史人物評説》等選修內容納入考試範圍。
地理知識體系內容有兩處調整,“地球、地圖”調整為“地球、地圖和地理信息技術的應用”,“區域地理”調整為“區域地理和區域可持續發展”。(劉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