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服務信息>> 文娛
 
“春節”在漢代形成到唐朝成為普天同慶的節日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1年02月01日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天津1月31日電(記者 周潤健、蔡玉高)春節將近,年味漸濃。民俗專家介紹説,春節歷史悠久,正式形成是在漢代,成為普天同慶的節日是在唐朝。

    天津社科院教授王來華介紹説,據史料記載,春節興起于虞舜時期的祭神祭祖活動,中國殷商時期的青銅器中就有“旦”的象形字了。

    但春節的正式形成時期應是漢代。漢武帝以前,春節的具體日期不太統一,夏朝的夏曆以元月為正月,商朝的殷曆以夏曆的十二月為正月,周朝的周曆以夏曆的十一月為正月。秦始皇統一全國後,又以夏曆的十月為端月(即正月,為避秦始皇“嬴政”的名諱)。漢武帝時期,才開始將春節固定在夏曆的正月初一,並由此逐漸昇華為民族節日。

    春節的習俗與功能在唐代發生了重大變化。盛唐氣象,百業興旺,思想昌明,文化繁榮。從這個時期開始,春節慢慢從驅邪祈願的氣氛中解放出來,過春節的重點由祭神轉向了娛人。可以説,在唐代以後,春節才真正成為普天同慶、萬民歡度的“佳節良辰”。

    明清時,春節習俗的禮儀性、應酬性逐漸加強。人們在春節之際相互拜年,饋贈禮品。此外,遊藝性也得到進一步發展。在此期間,耍獅子、舞龍、演戲、説書、扭秧歌、盪鞦千、踩高蹺、跑旱船、做手工、玩遊戲、比才藝等各種娛樂活動層出不窮,各地舉辦的廟會活動豐富多彩,給人們帶來了極大的歡樂。

    民俗專家表示,現代的春節活動中仍有一些相關的習俗和信仰,比如耍獅子、舞龍、扭秧歌、踩高蹺、跑旱船等,便是這種古老文化保留至今的歷史遺存。

 
 
 相關鏈結
· 民俗專家解釋春節為何要吃餃子
· 專家:春節是中國的“感恩節”
· 春節民俗文化:燃放爆竹在中國已有2000多年曆史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