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天津12月21日電(記者周潤健)12月22日,冬至節氣至。民俗專家表示,冬至不僅是我國農曆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氣,也是一個傳統節日,古代民間有“冬至大如年”之説,其節日習俗傳承已近3000年,是寶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産。
天津市社科院教授王來華介紹説,古代的人們一直認為,冬至節氣是計算我國二十四節氣的起點。因為冬至一到,新年就在眼前了。所以,古人認為冬至的重要程度並不亞於新年,在民間廣泛流傳著“冬至大如年”的説法。同時,古人又認為,冬至過後,白晝的時間一天比一天長,陽氣上升,是個吉祥的日子,值得慶賀,因此,冬至又稱“冬節”“交冬”“賀冬”“亞歲”“一陽節”和“消寒節”等。由於冬至時間不固定,因此,它與清明節一樣,是活節。
根據史料記載,早在周朝,冬至日便有“天子率三公九卿迎歲”以郊祀祭天的記載。《周禮》中規定,在冬至日,要舉行“致天神人鬼”的祭祀儀式。
漢代以後,冬至節開始成為民間的一種節日。《漢書》中説:“冬至陽氣起,君道長,故賀。”漢朝以冬至為“冬節”,官府要舉行祝賀儀式,稱為“賀冬”,例行放假。
唐宋時代,冬至的地位更為重要,當時人們甚至認為“冬至”與“歲首”並重。《東京夢華錄》中記載説:“十一月冬至。京師最重此節,雖至貧者,一年之間,積累假借,至此日更易新衣、備辦飲食,享祀先祖。官放關撲,慶祝往來,一如年節。”
明清時代,冬至依舊長盛不衰,民間有“肥冬瘦年”之説。此時每到冬至這一天,皇帝要親自舉行郊祭,即祭天,百官要進表朝賀。《帝京景物略》中記載了人們慶祝冬至時的盛況:“百官賀冬畢,吉服三日,具紅箋互拜,朱衣交于衢,一如元旦。”可見,古人對冬至節的重視程度與元旦相差無幾。過冬至的習俗一直延續至今。
民俗專家表示,隨著農業文明向現代工業文明的轉變,冬至的節日重要性雖然有所降低,但豐富的節日內涵依然世代傳承,我國很多地方仍然把冬至作為一個節日來過,而冬至的飲食文化也是豐富多彩的,諸如餛飩、餃子、湯圓、冬至盤、赤豆粥、黍米糕等不下數十種。
此外,冬至的祭祀文化也很盛行。冬至作為歲首,具有繼往開來的意義。在一年中白晝最短、黑夜最長的這一天,人們不僅要祭奠自己的祖先,還要祭祀上天,以表達自己對先輩的緬懷和對未來的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