盍什節
也作“闊時節”。“盍”是年,“什”是“新”的意思,即是新年。過去,傈僳族在習慣上以十二屬相推算日子,一個月份作三二,沒有閏月,也不像夏曆那樣分大小月。“盍什節”是傈僳族最主要的節日,所以人們從很早就開始進行籌備。首先準備過年用柴禾,進入十二月中旬,要用十多天砍過年用的柴,最起碼也要夠十三天所用的。在二十六、二十七兩天(傈僳歷時豬日和鼠日)舂醮,準備好13天吃的糧食。二十八日〈兔日〉殺豬宰羊煮酒,清掃房間。二十九日〈龍日〉,蒸天雄米餅,這是為死去的祖父母、父母和兄弟等近親上供用,同時也是過年期間家人食用的糕點。這種糕餅不同於其他食物,除去婚喪事外,一年就做這一次。這一天還要採折松樹枝,松枝數目要與全家男人人數相同,他們以為松樹四季常青,枝上出油,能去疾病。三十日(蛇日)是除夕,晚上全家人無論有什麼事都要回到自己家裏。從除夕開始,禁止到別人家去,即使是分了家的父子兄弟家也不能來往,直到初三後才解除限制。一、二、三、五、七、九、十三,全家必須吃幹飯,認為只有這樣才不生病。十三日結束。
刀桿節
刀竿節是傈僳族又一個重要的節日,傈僳語叫“阿堂得”,意思是爬刀節。雲南騰衝、保山、怒江等地在每年二月初八舉行稱作“上刀竿”、“下火海”的具有民族特色的或形式的活動。1985年初,“上刀竿”被正式列為雲南省不數民族傳統節日之一。
“爬刀竿”那天上午,人們用藤蔑框圍住場地,20多個漢子捆紮刀竿:把兩棵十四、五米長的紅木樹桿像梯子似的並排,其間用36或72把寒光閃閃的長刀作為橫檔,用竹子、藤條綁牢,刀刃朝上,刀梯成一字形,有三或六處呈“×”字形,頂部挂有紅旗和鞭炮,樹桿係滿了紅、黃、綠各種紙花。鼓和鋩鑼齊鳴,在主持者指揮下,他們喊著有節奏的雄壯號子,把刀桿緩緩升起、豎立,四週用水廣藤拉緊固定。一會兒,當鞭炮響起,頭一天“踏火海”的八個勇士裹著紅布包頭巾,身穿紅袍,健步來到刀桿下,把斟好的大碗白酒一飲而盡,隨後縱身跳上刀桿,魚貫而上,雙手攀住刀口、赤腳斜放在刀刃上,手腳交替,勇敢、機智、靈巧地攀登而上。先上者的勝。
“除牛刑”
武定、祿勸一帶傈僳族群眾每年大年初一要除牛刑。據説牛原來是天神,因犯法而被罰到地下人們服苦役的。因此每年這始,人們要禱告上帝,説牛在過去的一年裏為人耕地,給人們帶來了吃和穿,祈求上帝減免牛的罪,讓其將來仍然回到天上去。故而叫做“除牛刑”,即替牛贖罪之意。
初一的早晨,在人們吃飯之前的三十晚上煮好的肉湯、肥肉、鹽拌米飯先喂牛,至少要喂用以耕地的牛。早飯後各家(當然是有牛的)安排未婚的男或女去放牛。這一天,全村的牛都被趕到同一個方向的山上去放牧。
新米節
每年十月下旬是傈僳族的新米節。這時節,玉米黃了,稻穀黃了,滿懷豐收喜悅的傈僳人不由歡騰起來:“新米節到了!新米節瓜切切(跳戛)!”
新米節時,傈僳族人背著背簍,提著蔑筐,到田裏拔來金黃飽滿的谷穗,拿回家用飯碗刮落谷粒,穀草留作第二的秧草。新谷放進鍋炒脆,再倒進碓窩舂成米。蒸熟了的新米飯全倒在簸箕上,與熱氣騰騰的肉、肉湯反復攪拌好。這時,滿屋子香氣飄散,逗得饞貓和家狗團團轉。一家子人親親熱熱,高高興興圍坐在桌前。且慢,人是不能先吃的,必須給狗一碗新米飯之後,全家人才能拿起筷、端起碗,開始吃香噴噴的新米飯。
新米節的晚上,一家人喜氣洋洋地圍坐在火塘旁,説著白話,喝著米酒,談笑歌唱。然後男女老少到寨子中手拉手,腳合腳,進行跳戛,一般要跳個通宵。人們唱著新米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