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世紀初,國務院確定農村義務教育“以縣為主”管理體制。縣級政府領導是怎樣肩挑重任的?時過幾年,山西省政府督導室首次對此督導檢查。
2001年5月《國務院關於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指出,農村義務教育管理體制實行在國務院領導下,由地方政府負責,分級管理,以縣為主的體制。2003年,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農村教育工作的決定》,重申了落實以縣為主的農村義務教育管理體制。
山西省有119個縣(市),涉及基礎教育的各類學校3萬餘所,學生達700萬之眾。推行“以縣為主”的管理體制後,縣級政府究竟是如何抓教育的呢?重視程度如何,措施是否得力?今年8月中旬,山西省政府督導室派出6個督查組,分別奔赴全省22個縣市,對教育工作進行了為期兩周的督導考核。省督導組在22個縣市,共召開200多場座談會,考察近300所各類學校,接觸了約3000人次的各界各層人士,查閱檔案資料數千卷……全省縣級政府抓教育的背影漸漸清晰起來。
重視教育:不再是口頭上的事
盛産無煙煤的晉城,經濟條件發展較快,用老百姓的話講:“有錢”。近年來,該市農民大量涌進城區購房,絕大部分是“為了孩子求學”。擁有鸛雀樓、普救寺、唐鐵牛的永濟市蒲州鎮,並未因這些重量級的名勝古跡而擺脫貧困,農民年人均收入不過2000元,但該鎮的老百姓勒緊褲帶,同樣紛紛將子女送進城裏唸書,甚至為此舉家搬遷,進城打工……
“現在煤炭形勢好了,教育上的事情再做不好,這將是我們的最大失誤。”左雲縣委書記張正奎説。左雲是一個人口不過15萬的晉北小縣,煤炭資源豐富,日子過得還算“滋潤”,但教育基礎薄弱,生源一度流失嚴重,縣委大院的“當家人”很是狼狽,在教育上做大文章,如今已成為該縣的“國策”,教育工作成績斐然。太原市小店區則將抓教育提高到了落實“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該區武宿小學通過土地置換的方式,“換”出了一所現代化的學校。陽泉市“像抓經濟那樣抓教育”,教育部基教司副司長4次親臨,對政府大搞課改的做法給予高度評價……
對22個縣級政府教育工作的督察,省督導組發現了幾個共同特點:各縣的“十五”規劃及重要文件中,教育被提高到了與經濟同等重要的位置,並以“四大戰略”或“四大經濟板塊”等提法予以具體表述;各縣(市)幾乎都出現了這樣一種“集權”體制,由縣長、分管教育的副縣長,以及教育、財政、地稅等有關職能局的局長組成“教育工作協調領導組”,縣長親自任組長;教育例會制、蹲點包片制、一票否決制,特別是每年隆重舉行簽字儀式的“目標責任制”,成為各縣帶有共性的抓教育常規手段,有的地方甚至由常務副縣(市、區)長直接分管教育;儘管各縣經濟狀況各有不同,但基本上都做到了“三個增長”和“三保”(保工資、保運轉、保安全),教學條件得到很大改善,上級“轉移支付”和城市附加全部用於教育,“兩免一補”基本落實,不少縣市還在有限的財力中“擠”出了教研和師訓的專項經費。
以縣為主:挺過認識和經費雙重關
新體制確實給過去“人民教育人民辦”時捉襟見肘的農村教育繪就了一副“美景”:經費投入以國家財政為主渠道,教師工資由縣裏承擔,年久失修的危房可以大規模改造,學校佈局可以科學調整,教育資源能得到整合優化提升……
但管理體制上的重大改變,最初在社會上形成了這樣一種認識:“現在是‘以縣為主’了,農村義務教育這個沉重的包袱就甩給縣裏了,鄉村終於可以喘口氣了。”這也是落實“以縣為主”體制之後首先遇到的一道難題,核心是投入。實際困難隨之而來:不少縣級政府財政仍為“吃飯財政”,對教育的投入心有餘而力不足;上級的轉移支付有限,體制和渠道尚處於規範完善階段……
如何渡過這道難關呢?縣級政府一方面積極轉變觀念,引導人們正確認識“以縣為主”,一方面在財政允許範圍內加大投入,改善辦學條件。高平市是著名的長平大戰的古戰場,文化底蘊深厚,2003年時,綜合經濟實力在全省雄居第9位,當時的市長王樹新對“以縣為主”的闡述頗為精闢,他對當地鄉鎮幹部反復強調:“‘以縣為主’絕不等於市政府包攬,絕不等於市財政包乾,絕不等於放棄鄉鎮發展教育的責任,絕不等於堵塞多元發展教育的途徑。”
這就澄清一個概念:責任主體並不等於就是投入主體;鄉村兩級對屬地的教育發展同樣負有各自應盡的義務和責任。提高認識,加大投入,創新思路,渠道廣開,成為許多縣市落實“以縣為主”的一條共性思路。
以2003年的高平市為例,農村中小學的教育投入高達4270萬元,不僅確保了多數農村學校的正常運轉,還改、擴、建及維修各類學校25所,消除安全隱患學校54所。2004年,該市教育投入過億元。
思路=出路,認識決定水平
此次對縣級政府教育工作的督導,主要看當地黨政“一把手”的五方面工作:教育規劃、經費投入、佈局調整、隊伍建設和督導考核。在這些可以量化的指標外,還有更為重要的一點,那就是他們的思路。省督導組驚訝地發現,黨政“一把手”們看基礎教育的視野相當開闊。比如,我省相當數量的縣市高考升學率低,考不上大學的學生是多數,當地經濟發展所需的實用型人才卻常常青黃不接。成就成才渴望,滿足人才需求,“我們為什麼不自己興辦職業高中呢?”基於這種認識,永濟市、晉城城區、侯馬市、陽泉郊區等地方的職業教育都辦得紅紅火火,汽修、建築、餐飲等熱門專業常常人滿為患,有的甚至敢與普通高中叫板了。晉城城區的職業高中去年一次性向蘇州企業輸送80多名學生,“訂單式教育”遍地開花……值得注意的是,各縣(市)黨政“一把手”多數已認識到當今教育改革的大趨勢。永濟市委書記潘和平談到:“在國外參觀學校時,發現人家的學生很少死記硬背,我覺得培養創新意識更重要,特別是要培養一種思維模式。”該縣琴頭小學的實踐活動一直搞得有聲有色,前年該校的一塊試驗田要被徵用,潘和平知道了,立刻親自批示,要“為孩子們保留一塊動手的天地。”從注重改善、優化辦學條件始,這些“一把手”們已發展到了關注教育水平的實質性提升。(李林霞 張增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