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工作動態>> 部門信息
 
張維慶在全國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會議上作報告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6年01月21日   來源:人口計生委網站

堅持穩定低生育水平 以人的全面發展統籌解決人口問題

    這次全國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會議是在“十一五”開局之年召開的一次重要會議。這次會議的主要任務是: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精神,認真總結“十五”時期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的主要進展和基本經驗,全面分析面臨的形勢和任務,研究部署“十一五”時期的發展思路和今年的主要工作。

    一、關於“十五”時期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的主要進展和基本經驗

    “十五”時期的五年,是我國人口和計劃生育事業發展進程中不平凡的五年,是繼往開來、與時俱進的五年,是各項工作取得突破性進展的五年,也是人民群眾滿意程度不斷提高的五年。

    在世紀之交的關鍵時刻,國家人口計生委黨組審時度勢、認真研究20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人口發展態勢、計劃生育工作情況以及經濟社會發展形勢,果斷做出了人口再生産類型已經實現歷史性轉變、計劃生育工作的重心必須進行戰略轉移的重要判斷。及時向中央建議,推動了《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強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穩定低生育水平的決定》的出臺。

    中央《決定》明確指出“人口問題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長期面臨的重大問題,是制約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關鍵因素”;明確指出“在實現了人口再生産類型的轉變之後,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的主要任務將轉向穩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質”;明確指出21世紀的頭10年,是穩定低生育水平的關鍵時期;明確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方針原則和政策措施。

    中央《決定》在我國人口和計劃生育事業發展歷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

    在黨中央、國務院的正確領導下,在中央《決定》精神的鼓舞下,人口計生部門銳意進取,改革創新,協調相關部門辦成了幾件多年想辦而沒有能夠辦成的大事,使“十五”時期的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發生了重大變化:

    第一,推動制定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口與計劃生育法》及其配套法規規章,修訂完善了地方條例,使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進入了依法管理、優質服務的發展階段;

    第二,深入開展人口和計劃生育綜合改革,推動建立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要求的“依法管理、村(居)民自治、優質服務、政策推動、綜合治理”工作新機制;

    第三,實現了全系統的機構更名,職能得到拓展,編制、經費有所增加,促進了人口問題的綜合治理;

    第四,開展人口發展戰略研究,把握人口發展態勢以及人口與經濟社會資源環境的關係,深化了對科學發展觀的認識,科學制定了人口發展“十一五”和2020年規劃;

    第五,組織實施農村部分計劃生育家庭獎勵扶助制度和“少生快富”工程,完善利益導向機制,初步實現了計劃生育工作由“懲罰多生”為主向“獎勵少生”為主的轉變;

    第六,深入開展婚育新風進萬家活動和“關愛女孩行動”,採取多種措施綜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別比,群眾的生育觀念和生育行為正在發生明顯變化;

    第七,全面加強行政管理、技術服務、群眾工作“三位一體”的管理和服務網絡建設以及信息化建設,在穩定低生育水平和2003年遏制“非典”疫情向農村擴散的鬥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第八,實施以避孕節育知情選擇、出生缺陷干預、生殖道感染干預為主要內容的計劃生育/生殖健康促進計劃,參與預防艾滋病工作,提高了群眾生殖健康水平;

    第九,探索建立以流入地為主、流出地與流入地協調配合的流動人口計劃生育管理服務機制,推廣“屬地化管理、市民化服務”的工作模式,切實維護流動人口計劃生育/生殖健康合法權益;

    第十,深化計劃生育藥具工作改革,成功舉辦了三屆計劃生育/生殖健康新技術新産品博覽會,有力促進了生殖健康産業發展;

    第十一,推動國際人發大會《行動綱領》和“千年發展目標”的貫徹落實,成功舉辦了國際人口與發展論壇、世界家庭峰會和人口與發展國際援助研討會,發表人口與發展白皮書,樹立了我國負責任人口大國的良好形象;

    第十二,深入開展保持共産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民主評議行風活動和“爭做新時期最可愛的人”活動,進一步加強黨風廉政建設,深化幹部人事制度改革,幹部隊伍整體素質和工作能力明顯提高。

    五年來,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全面加強,低生育水平繼續保持穩定,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長率從2000年14.03‰、7.58‰下降到2004年的12.29‰、5.87‰,分別降低了1.74、1.71個千分點,婦女總和生育率保持在1.8左右,人口計劃順利完成,綜合治理人口問題初見成效。

    實踐證明,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是完全正確的;實踐證明,國家人口計生委黨組是對國家和人民事業高度負責、民主科學決策的領導集體;實踐也證明,人口計生幹部隊伍是一支具有改革創新精神、勇於奉獻、能夠戰勝困難並奪取勝利的光榮隊伍。

    總結“十五”時期的工作,我們可以得出以下六條基本經驗:

    一是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以人為本,切實維護、實現和發展好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

    二是堅持穩定現行生育政策,黨政一把手親自抓、負總責,努力形成政府主導、部門配合、群眾參與、齊抓共管的格局;

    三是堅持議全局、抓大事,把握歷史機遇,用發展的思路、改革的辦法解決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中出現的新矛盾、新問題;

    四是堅持因地制宜,分類指導,重點向農村和中西部地區傾斜,推動全國工作均衡協調發展;

    五是堅持重心下移,強基固本,不斷完善人口和計劃生育“三位一體”管理服務網絡,加強能力建設;

    六是堅持充分尊重人民群眾的首創精神,學習借鑒國際先進理念和經驗,不斷完善中國特色綜合治理人口問題的道路。

    這些基本經驗,是我們的寶貴財富,應當倍加珍惜,深刻領會,在今後的工作中繼續堅持和發揚。

    二、“十一五”時期人口和計劃生育事業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

    “十一五”時期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承前啟後的重要時期,也是穩定低生育水平、統籌解決人口問題、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關鍵時期。我們站在歷史發展的新起點,一定要科學判斷,認清形勢,把握機遇,奮發有為。

    (一)科學發展觀為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的發展確立了新的理念

    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總結國際國內經濟社會發展正反兩方面的經驗教訓,著眼于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不斷創新和豐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形成了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的新的理論框架。科學發展觀,是指導發展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集中體現。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基本實現現代化的重要工作目標。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是落實“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和構建和諧社會的根本保證。走和平發展道路,是中華民族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必由之路。這一新的理論框架,是指導我國實現第三次歷史性飛躍的強大思想武器。

    未來15年,是我國全面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也是勞動力豐富、社會撫養比較低、儲蓄率較高的“人口紅利期”,也是各種矛盾凸現的歷史時期。國際經驗表明,人均國內生産總值由1000美元向3000美元邁進的過程,要加快推進經濟轉軌、社會轉型,統籌好效率與公平的關係。如果處理不當,往往會出現經濟停滯、社會動蕩、道德失范、資源浪費、環境惡化等問題,直接影響人口安全與和諧發展。由於人口眾多,資源相對不足,地區發展很不平衡,對國際市場的依存度較高,我國未來發展確實面臨著許多的風險與挑戰。因此,必須緊緊抓住戰略機遇,實現科學發展,把經濟社會發展切實轉入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軌道。

    以人為本是科學發展觀的基本價值取向。必須把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擺上更加重要的位置,以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計劃生育/生殖健康需求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採取切實有效措施,提高群眾的生活、生育質量,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

    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是科學發展觀的系統要求。必須在穩定低生育水平的基礎上,統籌解決人口素質、結構和分佈等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促進人口自身的協調發展和可持續發展,進而促進人口與經濟社會資源環境的協調和可持續發展。

    堅持“五個統籌”是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必然選擇。必須把人口發展與經濟社會發展、城鄉區域發展更加緊密地結合起來,引導人口有序流動,優化配置人力資源,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

    (二)穩定低生育水平、以人的全面發展統籌解決人口問題成為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的新任務

    一方面,受生育週期的影響,“十一五”時期,我國將迎來第四次出生人口高峰。同時,由於影響群眾生育意願和生育行為的因素日趨多元化、獨生子女陸續進入婚育期、綜合治理人口問題的工作格局尚不完善等原因,使穩定低生育水平的任務仍然艱巨。我國現代化建設“新三步走”的目標是以人口總量和人均指標為基礎制定的,如果低生育水平出現反彈,既定的目標就不可能順利實現。

    另一方面,人口素質、結構、分佈等方面的問題正在迅速成為影響我國人口安全的重要因素。國民教育水平、健康水平相對較低,出生缺陷發生率比較高,艾滋病等傳染性疾病有蔓延之勢;出生人口性別比持續升高的勢頭沒有得到有效遏制,人口老齡化提前到來;流動人口規模龐大,失業人口、貧困人口較多;增長方式的粗放問題比較突出,人口與資源環境的矛盾日趨尖銳等等。因此,“十一五”時期的人口問題更為複雜,做好工作的要求更高,難度更大。

    黨中央、國務院在聽取國家人口計生委關於人口“十一五”規劃和2020年發展思路的彙報時明確指示,在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中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一是要穩定低生育水平,二是要以人的全面發展統籌解決人口數量、素質、結構和分佈等方面的問題。

    各級人口計生部門要更加清醒認識自己肩負的責任,更加深刻領會中央決定人口計生委更名的重要意圖,切實轉變職能,推進工作思路、機制和方法創新,自覺從“大人口”的視角來判斷形勢、研究問題、部署工作。堅持不懈地把穩定低生育水平的工作抓緊抓好,同時積極協調各方、綜合施治,使統籌解決人口問題取得實效。

    (三)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為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提供了新的機遇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的重大歷史任務,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大舉措,是實現國民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持久動力,也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基礎。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經濟實力和綜合國力顯著增強, 2005年國內生産總值列世界第六位。與此同時,城鄉差距、地區差距、貧富差距卻進一步拉大。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發表的《中國人類發展報告2005》顯示,2005年我國城市人口的人類發展指數為0.81,農村為0.67。基尼系數已經達到0.45,大大超過了國際公認的警戒線。長期以來,農村生産力水平較低,農民收入增長緩慢,社會事業嚴重滯後,養老保障體系不健全,這些都是制約農民轉變生育觀念和行為、制約農村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健康發展的最根本、最現實的因素。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總的目標和要求是“生産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

    “十一五”時期,中央將採取一系列重大舉措,深化以農村稅費改革為主要內容的農村綜合改革,大力推進現代農業生産,千方百計增加農民收入,發展農村社會事業,提高農民素質,扶助弱勢群體,完善保障體系等等。實施這些重大措施,將明顯改善農村的社會面貌,改變農民的思想觀念,使計劃生育政策更加深入人心,進而成為農民群眾的自覺行為。

    穩定低生育水平的重點在農村,解決人口素質、結構、分佈等方面問題的重點也在農村。人口計生部門要充分認識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大意義,切實把握好這一歷史機遇,緊緊圍繞這一主題,提出切實可行的政策、項目和措施,積極爭取黨委政府的支持,將農村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納入新農村建設的總體規劃,統一部署,協調推進,解決重點難點問題,力爭在“十一五”時期,使農村的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取得明顯進步。

    三、“十一五”時期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的總體思路、主要目標和基本原則

    總體思路: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關注人口安全,推進制度創新,優先投資於人的全面發展,穩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質,改善人口結構,引導人口合理分佈,促進人口大國向人力資本強國的轉變,促進人口與經濟社會資源環境的協調和可持續發展。

    主要目標:

    ——低生育水平繼續保持穩定,到2010年末人口總量控制在13.7億以內;

    ——以人的全面發展統籌解決人口問題取得實效,人口安全形勢趨於改善;

    ——出生人口性別比升高勢頭得到遏制,出生缺陷發生率有所降低;

    ——育齡群眾享有基本的計劃生育/生殖健康服務,初步形成新型婚育觀念和生育文化;

    ——建立多層次的計劃生育利益導向機制,探索建立城鄉統籌協調、有利於計劃生育的社會保障體系;

    ——基本建立“依法管理、村(居)民自治、優質服務、政策推動、綜合治理”工作新機制,率先實現部門工作法治化;

    ——人口與發展領域的國際交流與合作取得新進展;幹部隊伍的整體素質和機關作風有較大改善;人民群眾的滿意程度進一步提高。

    基本原則:

    ——堅持穩定現行生育政策不動搖;堅持黨政一把手親自抓、負總責不動搖;

    ——堅持穩定計劃生育工作機構、隊伍不動搖;

    ——堅持不斷創新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思路、機制和方法不動搖。

    工作部署:經過20多年的改革開放,我國已經初步形成了各有側重的區域經濟發展戰略,即鼓勵東部地區率先發展、促進中部地區崛起、實施西部大開發、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做好“十一五”時期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既要緊密結合各省(區、市)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實際,堅持因地制宜、分類指導;又要更加主動地融入國家和區域發展大局,堅持統籌兼顧、協調推進,促進人口與經濟社會的全面發展。

    東部地區(包括京、津、冀、滬、蘇、浙、閩、魯、粵、瓊10個省份)經濟社會發展水平較高,2004年東部的地區生産總值佔國內生産總值的64.6%,為西部地區的3.21倍。

    “十一五”時期,東部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要實施率先發展戰略:

    一是切實轉變政府職能,完善法規政策體系,率先建立工作新機制,實現部門工作法治化;

    二是加強人口發展戰略研究,推動制定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區域性人口發展規劃,配合産業帶和城市群的發展,引導人力資源有效配置,建立和完善以現居住地管理為主的流動人口計劃生育管理服務體系;

    三是率先建立城鄉協調的計劃生育利益導向機制和社會保障體系,完善理念先進、功能完善、佈局合理的基層計劃生育管理和服務網絡,全面實施計劃生育/生殖健康推進計劃;

    四是已經實現人口負增長或接近負增長的特大城市、城市地區,率先探索統籌解決人口問題的有效途徑;少數計劃生育工作基礎比較差、生育水平仍然比較高、出生人口性別比持續偏高的地區,要發揮自身優勢,強化利益導向機制,實現加快發展;

    五是加大對西部地區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的對口支持力度。

    中部地區(包括晉、皖、贛、豫、鄂、湘6個省份)多是我國人口大省,農業人口、流動人口比重大。據統計,目前中部地區人口達3.65億,佔全國的28.1%;農村人口2.76億,佔全國農村總人口的三分之一。中部地區穩定低生育水平的任務相當艱巨。

    “十一五”時期,要緊緊抓住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和實現中部崛起的有利契機,發揮承東啟西的區位優勢,努力使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實現新突破。

    一是堅持現行生育政策不動搖,進一步強化黨政一把手的責任,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和計劃生育村(居)民自治,保障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管理權、監督權,加快建立和完善工作新機制;

    二是積極應對農村綜合改革的挑戰,堅持穩定基層機構和隊伍不動搖,以縣站和中心鄉鎮服務站為重點,全面加強行政管理、技術服務、群眾工作“三位一體”的管理和服務網絡建設;

    三是深入開展計劃生育優質服務和“關愛女孩行動”,降低出生缺陷發生率,遏制出生人口性別比升高勢頭;四是配合東部地區做好流動人口計劃生育管理和服務工作。

    西部地區(包括蒙、桂、渝、川、貴、雲、藏、陜、甘、青、寧、新12個省份)是國家“上風上水”地區,是黃河、長江等主要河流的發源地,也是生態較為脆弱、環境承載能力較差的地區。少數民族人口占全國少數民族人口總數的80%,多數省(區)生育政策相對寬鬆,人口增長較快,貧困人口比重大。2003年西部地區GDP平均增長率比東部地區低2.3個百分點,同期人口自然增長率比東部地區高出2.07個千分點。

    “十一五”時期,要繼續把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納入西部大開發的總體戰略,努力做到經濟發展要上去,人口增長要控制,人口素質要提高,生態環境要改善,可持續發展能力要增強。

    一是按照公共服務均等化的要求,以項目拉動投資,加大中央財政對西部地區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轉移支付的力度;

    二是強化利益導向,切實組織實施好農村部分計劃生育家庭獎勵扶助制度和“少生快富”工程,將計劃生育與脫貧致富、環境保護結合起來;

    三是做好國債資金支持基層服務站和流動服務車項目,完善基層管理和服務體系;

    四是配合全國或區域性重要生態功能區建設,引導超載人口逐步有序轉移,促進貧困地區創新工作思路,實現跨越發展。

    東北地區(包括黑、吉、遼3個省)長期以來是我國重工業基地、能源基地和農業基地,也是我國重要的生態屏障。計劃生育工作基礎比較好,生育水平長期以來比較低。近些年,由於經濟增長緩慢,財政投入不足,基層計劃生育工作在一些地區也出現了一些新情況、新問題。

    “十一五”時期,要抓住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有利契機,加強人口發展戰略研究,科學制定區域人口發展規劃,重點研究解決資源枯竭型地區人口發展問題,探索建立資源節約、環境友好、人口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文明發展道路;要進一步提高黨政領導對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的重視程度,加大財政投入力度,加強基層基礎工作,完善利益導向機制;要加快建立和完善工作新機制,推動東北地區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再創輝煌。

    四、下最大力氣做好穩定低生育水平工作

    中央關於制定“十一五”規劃的建議明確指出,“堅持計劃生育的基本國策,穩定人口低生育水平”。只有穩定低生育水平,才能為統籌解決人口問題奠定堅實基礎,才能確保實現到2010年人均國內生産總值比2000年翻一番的奮鬥目標。

    第一,堅持穩定現行生育政策。現行生育政策是在30多年計劃生育實踐基礎上逐步形成的,符合我國基本國情,符合人口發展規律,已經被廣大幹部群眾所接受。前段時間,社會上關於生育政策的爭議比較多,出現了所謂“放開二胎”的傳聞,經一些媒體炒作,産生了不良影響,對計劃生育工作造成了一定衝擊。這種狀況必須堅決加以糾正。正如胡錦濤總書記指出的:“如果我們工作鬆懈了,不僅人口發展受到影響,還會影響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進程,甚至影響整個中華民族的前途。”

    中央已經明確,生育政策的調整必須經中央國務院批准,地方不能自行決定。“十一五”時期,我們必須按照中央的要求,堅持穩定現行生育政策不動搖,這是穩定低生育水平的基礎和關鍵。各級人口計生部門要認真學習和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強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切實提高對穩定低生育水平重要性、長期性、艱巨性和複雜性的認識,堅決克服盲目樂觀和麻痹鬆懈的思想,採取切實有效的措施,消除低生育水平反彈的各種隱患。

    第二,切實做好農村計劃生育兩項制度的推廣和實施工作。實施農村部分計劃生育家庭獎勵扶助制度和“少生快富”工程,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要內容。實踐證明,這兩項制度是穩定低生育水平、促進農村經濟社會協調發展,促進和諧社會建設的重要舉措,是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的重大制度創新。

    在相關部門和地方各級黨委政府的共同努力下,農村部分計劃生育家庭獎勵扶助制度已經在全國23個省(區、市)、山東的22個市(縣、區)和西藏的12個縣全面推開,北京、天津、上海、江蘇、浙江、廣東等省市自行試點,基本覆蓋了全國符合政策的計劃生育家庭,中央財政撥付專項經費近6.2億元。2006年,“少生快富”工程將從以前的3個省擴大到西部地區7個省(區)和海南省,中央財政將安排1.7億元的專項轉移支付資金。要按照“鞏固成果,逐步擴大;完善制度,規範操作;因地制宜,增強實效”的原則,繼續完善“四權分離”的運行機制,在“十一五”時期繼續把兩項制度做實、做細、做好。

    經與有關部門反復磋商協調,建立獨生子女死亡傷殘家庭困難扶助制度已經取得良好開端,正在研究部署試點工作,我們力爭在“十一五”時期基本建立這項制度。各地要採取切實措施,保障計劃生育基本服務項目免費制度的落實,探索建立和完善多層次、多形式的計劃生育利益導向機制,真正使計劃生育家庭在社會上有地位、經濟上得實惠、養老問題有保障。

    第三,切實加強基層管理和服務網絡建設。行政管理、技術服務、群眾工作“三位一體”的計劃生育管理和服務網絡是穩定低生育水平的重要基石。國家“十一五”規劃綱要(草案)將農村計劃生育服務體系作為新農村建設的14項重點工程之一。國家人口計生委已經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制定了《“十一五”時期農村計劃生育服務體系建設工程》。

    “十五”時期,一些省份在鄉鎮機構改革中,出現了將計劃生育技術服務機構簡單撤並或推向市場的做法。在剛剛閉幕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溫家寶總理明確指出,推進鄉鎮機構改革的出發點和目的,是為了轉變鄉鎮政府職能,加強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説到底是為了更好地發揮行政效能、更好地為“三農”服務。鄉鎮機構該履行的職能,該提供的服務,不僅不能削弱,還要逐步加強。關於鄉鎮事業單位的整合與改革,關鍵是要合理區分公益性事業和經營性活動,實行分類管理。公益性的,要強化服務職能,經費主要由財政保障;經營性的,要強化自我發展能力,逐步走向市場。家寶總理的重要指示精神,為鄉鎮計劃生育管理和服務體系的改革、發展、穩定指明了方向。

    2005年底,中編辦在回答海南省編辦關於鄉鎮計劃生育管理及服務機構設置的問詢時指出:“計劃生育工作只能加強,不能削弱。經過30多年的努力,我國計劃生育工作取得了較大的成績,但作為基本國策的計劃生育工作,是一項長期艱巨的任務。建議慎重對待鄉鎮計劃生育工作機構的改革問題。鄉鎮黨政機構改革,要明確有負責計劃生育工作的機構或人員。整合鄉鎮事業站所要有利於加強計劃生育服務工作,確保有人辦事、有錢辦事。具體機構設置形式和人員編制配備,由省裏根據中央有關精神結合實際確定”。這個批復也體現了黨中央、國務院關於計劃生育服務體系建設的基本原則,我們已經抄送各省(區、市)編辦。各級人口計生部門要抓好督促、協調和落實的工作。

    要遵循“以縣站為龍頭、以鄉(鎮)中心站為骨幹、以鄉鎮服務站為依託、以村服務室為基礎、以流動服務車為紐帶”的總體思路,按照《農村計劃生育服務機構基礎設施建設標準》和《計劃生育服務站機構形象規範手冊》的要求,切實加強以縣站和中心鄉鎮服務站為重點的基層服務體系建設,組織好流動服務車項目。堅持機構小設備精、人員少技術精和佈局合理、特色突出、依法規範的建站原則,堅持面向基層、深入鄉村、服務上門、方便群眾的工作方針,強化宣傳教育、技術服務、信息諮詢、人員培訓、藥具發放“五位一體”的服務功能,走出一條中國特色計劃生育/生殖健康公益性服務道路。

    第四,加快人口和計劃生育信息化建設。信息與材料、能源,共同構成了現代社會發展的三大資源。隨著經濟、社會發展,信息資源的重要性愈加突出。黨的十六大已經明確指出,信息化是我國加快實現現代化的必然選擇。積極推進人口和計劃生育信息化建設,大力開發利用信息資源,有利於提高人口和計劃生育科學決策、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水平,為穩定低生育水平、統籌解決人口問題提供支撐和動力。

    要認真貫徹《全國“十一五”人口和計劃生育信息化建設綱要》,依託國家電子政務統一網絡平臺,逐步建成人口計生部門內部以及與相關部門之間互聯互通的信息網絡。認真實施“人口宏觀管理與決策信息系統”建設工程,切實組織好試點工作。繼續完善政務信息系統、育齡婦女信息系統、全國農村部分計劃生育家庭獎勵扶助制度管理信息系統和流動人口計劃生育信息交換平臺,建成以人口宏觀信息和育齡婦女個案信息為主體的人口和計劃生育數據庫,形成人口和計劃生育的例行監測、決策支持和公共服務等信息化應用體系。基本形成健全的信息安全體系和信息管理工作制度。大幅度提高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人員信息化知識水平和操作運用能力。

    信息化建設要堅持“統一領導、整體規劃、歸口管理、分步實施、協調推進”的原則。涉及全系統的基礎信息化應用項目以及跨省的信息化建設項目,由國家人口計生委統一規劃、統一規範、統籌推廣應用。鼓勵有條件的地區根據實際需求,遵照統一的規範和標準開展信息化項目建設,避免重復建設。

    五、以人的全面發展統籌解決好人口問題

    以人的全面發展統籌解決人口問題,是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必然要求,也是實現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和可持續發展的重大戰略任務。統籌解決人口問題是一項社會系統工程,人口計生部門要在穩定低生育水平的基礎上,立足本職,發揮優勢,加強協調,找準切入點和著力點,推動統籌解決人口問題取得成效。

    第一,重視做好提高出生人口素質的工作。提高出生人口素質是提高人口素質、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基礎性工作。要充分發揮計劃生育服務體系在基層比較健全的優勢,積極推進出生缺陷的零級和一級干預。宣傳少生優生、優育優教的科學知識,實施計劃生育/生殖健康促進計劃,控制生殖道感染疾病、性病艾滋病等對出生人口健康的影響。與衛生部門合作,倡導群眾自覺接受婚前、孕前以及孕産期的醫學檢查,做好諮詢、隨訪工作。組織開展出生缺陷的流行病學調查研究,為提高出生人口素質提供科學依據。

    實施中國人口早期教育暨獨生子女培訓示範區項目,對胎兒、0~3歲嬰幼兒實施科學的胎教和早期教育,對0~6歲嬰幼兒家長及看護人員進行科學的育兒指導、諮詢和服務,改善示範區內嬰幼兒的生存環境,提高嬰幼兒的綜合素質。與有關部門密切配合,共同組織好“關注婦女,抗擊艾滋”行動,以關愛婦女和家庭為重點,開展預防艾滋病的宣傳教育、諮詢和服務活動,推動對艾滋病困難家庭的救助,提高社會公眾預防艾滋病的意識和能力。

    第二,努力遏制出生人口性別比升高的勢頭。雖然經過“十五”時期的艱苦努力,出生人口性別比升高問題在局部地區得到了一定的緩解,但總體形勢不容樂觀。“十一五”時期,必須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人口計生委等部門關於廣泛開展關愛女孩行動綜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別比偏高問題行動計劃的通知》(國辦發[2005]59號)文件的精神,繼續採取有效措施,把這項工作抓緊抓好。

    深入開展婚育新風進萬家活動和“關愛女孩行動”,大力宣傳計劃生育、男女平等的基本國策,增強社會性別平等意識。將治理出生人口性別比納入政府目標管理責任制考核,制定並實施有利於女孩健康成長和婦女平等參與的經濟社會政策,切實解決計劃生育家庭,特別是女孩家庭在生産、生活、生育等方面遇到的實際困難。

    推動修改和完善相關法律法規,為治理出生人口性別比問題提供法制保障。與有關部門密切配合,在性別比嚴重偏高的地區集中開展專項治理活動。加強對B超、終止妊娠藥物和手術的管理,依法打擊非醫學需要的胎兒性別鑒定和選擇性別的人工終止妊娠行為以及拐賣、溺棄女嬰行為。力爭在“十一五”時期,使出生人口性別比升高勢頭得到遏制。

    第三,切實改進流動人口計劃生育管理和服務。認真學習貫徹國務院即將出臺的有關農民工問題的指導性文件,本著“公平對待、一視同仁、強化管理、完善服務”的原則,做好《流動人口計劃生育工作管理辦法》及其配套規章制度的修訂工作。加強流動人口計劃生育信息交換平臺建設,完善區域協作制度,落實社區、企業、事業單位計劃生育責任,推進屬地化管理、市民化服務。推動建立以常住人口為基數的財政投入體制,將流動人口計劃生育管理和服務經費納入流入地財政預算,保障流動人口的獎勵優先優惠政策和免費技術服務項目的落實。開展創建流動人口計劃生育管理和服務示範縣(市、區)活動。“十一五”時期,基本建成比較完善的以現居住地為主的流動人口計劃生育管理服務體系。

    第四,高度關注人口老齡化問題。關注人口老齡化問題,有利於穩定低生育水平,是統籌解決人口問題的重要組成部分。“十一五”時期,要繼續推動人口老齡化問題的研究,推動建立與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的養老保障體系。倡導建立“積極老齡社會”,提高老年人的文化素質、心理素質和健康水平,以知識化、健康化應對老齡化。弘揚中華民族尊老敬老的優良傳統,整合社會、社區、家庭的資源,努力做到老有所養、老有所醫、老有所教、老有所樂、老有所學、老有所為。

    六、轉變政府職能,推進體制機制創新

    轉變政府職能,是“十一五”時期的一項重要任務,各級人口計生部門要提高認識,順應形勢,加快體制機制創新步伐,真正把國家和省級人口計生委的工作重心轉移到研究戰略、制定規則、創造環境、依法行政上來,努力形成行為規範、運轉協調、公正透明、廉潔高效的行政管理體制。

    第一,加強人口發展戰略研究,實施人口發展規劃。人口發展戰略研究是國家的重大基礎性研究,也是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和人的全面發展的重要舉措。

    “十一五”時期,要深入開展人口安全與和諧社會、穩定低生育水平的政策體系、流動人口綜合管理與服務體制及政策、經濟社會發展的區域功能定位與人口發展等重點課題研究,完善人口發展的總體思路和戰略目標,提出人口政策、相關經濟社會政策建議。統籌國家、區域和各省(區、市)人口發展戰略研究工作,整合各方資源,建立跨地區、跨部門、跨學科的長效研究機制,共享研究成果,培養人才隊伍。

    人口發展“十一五”和2020年規劃,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基礎性規劃,是國家“十一五”重點專項規劃之一。這個規劃是國家關於人口發展的藍圖,是制定各項政策的重要依據。要加大對規劃的宣傳和培訓力度,在全社會形成關心和參與規劃實施的氛圍。結合實際情況和職責範圍,制定各地區、各部門的具體實施方案和年度計劃,會同有關部門加強規劃的動態監測與跟蹤分析,及時發現和解決規劃執行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及時調整和完善,保障規劃的落實。

    經過國家人口計生委上下的共同努力,“十一五”時期人口和計劃生育重大項目——“甘露計劃”的編制工作基本完成,正與相關部門有效銜接,爭取在國家發展改革委立項。“甘露計劃”是落實人口發展規劃的重要載體,目的是以項目運作方式拉動財政投入,加強人口和計劃生育基層基礎工作和能力建設。各省(區、市)人口計生委要積極開動腦筋,科學制定項目,努力爭取投入,做好組織實施。

    第二,全面深化綜合改革,建立和完善工作新機制。認真貫徹落實國家人口計生委《關於全面深化綜合改革建立和完善工作新機制的指導意見》(國人口發[2006]1號),把建立“依法管理、村(居)民自治、優質服務、政策推動、綜合治理”的工作新機制擺上重中之重、總攬全局的位置,在認真總結過去五年試點經驗的基礎上全面推進,力爭2010年在全國大多數地方基本建立工作新機制,率先實現部門工作法治化。

    全面深化綜合改革、建立和完善工作新機制,是政府轉變職能的一項社會系統工程。人口計生部門要當好參謀助手,爭取將這項工程納入黨委政府議事日程,與其他各項改革統籌規劃,協調推進。按照理論創新、制度創新、科技創新、能力創新、載體創新的改革思路,制定好總體規劃、實施綱要和年度計劃,採取切實有效措施,解決重點難點問題,不斷把綜合改革引向深入。建立和完善工作新機制與實現部門工作法治化的過程是高度統一的。要按照國務院《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實施綱要》的要求,認真貫徹落實2005年全國人口和計劃生育依法行政工作座談會精神,推進依法行政,為工作新機制建設奠定堅實的基礎,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要充分發揮試點的示範和引導作用,在政策、資金、項目、考核等方面向試點地區傾斜,創造良好的改革發展空間。要把綜合改革與農村部分計劃生育家庭獎勵扶助制度、“少生快富”工程、創建計劃生育優質服務先進縣(市、區)活動、國際合作項目等載體有機結合起來,加強先進理念、經驗和成果的總結,加強倡導、培訓和推廣工作,使機制建設始終沿著以人為本、科學發展的道路順利推進。

    第三,積極推進人口計生部門與非政府組織的密切合作。要切實轉變工作理念,理順與非政府組織的關係,依法明確非政府組織的職能、機構和人員管理,完善制度化的交流合作渠道,加快建立政府調控機制同社會協調機制互聯、政府行政功能同社會自治功能互補、政府管理力量同社會調節力量互動的社會管理網絡,提高非政府組織參與計劃生育/生殖健康決策程度以及實施能力。

    多年來,中國計劃生育協會、人口學會、人口福利基金會、人口文化促進會等非政府組織,堅持圍繞中心、輔助決策、立足基層、服務群眾,配合政府部門,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組織開展的“我為協會添光彩”、“中華人口獎”、“幸福工程”、“幸福微笑”、“人口文化大院”、青少年健康教育等項目,具有廣泛的社會知名度和美譽度。在穩定低生育水平、以人的全面發展統籌解決人口問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新時期,非政府組織必將承擔更多的職責,發揮更大的作用,做出更大的貢獻。

    近期,中國計生協將召開第六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進行理事會換屆,一批經驗豐富、年富力強、有較高領導水平和組織協調能力的同志將走上領導崗位。同時,中國計生協參照公務員管理的問題有望得到解決。國家人口計生委也將採取更加有效的措施,支持其他非政府組織的建設與發展。希望各非政府組織繼承發揚過去的成功經驗和光榮傳統,與時俱進,開拓創新,以社會需求為導向、以服務群眾為根本、以提高能力為重點,不斷開闢事業發展的新天地。

    第四,積極推進國際交流與合作。堅持統籌國內工作與對外開放,積極參與國際人口與發展領域的活動和國際規則的制定,推動國際人發大會《行動綱領》和“千年發展目標”的落實。履行人口與發展南南合作夥伴組織主席國的義務和責任,精心籌備並組織好第十一屆執委會和理事會年會,繼續推動南南國家的人口與發展事業。加強與聯合國人口基金、福特基金會、日本國際協力機構等國際機構和組織的交流與合作,組織並實施好聯合國人口第六週期合作項目、中國/福特基金會優質服務項目、中日合作中國中西部生殖健康家庭保健能力建設項目等。通過項目合作、出國培訓、高層交流等多種方式,引進先進理念和經驗,提高國內工作水平。加強和改進對外宣傳工作,建立應對突發事件的對外宣傳預案,把握主動,引導輿論,營造有利於我國人口計生事業發展的國際環境。

    七、深化幹部人事制度改革,建設高素質職業化幹部隊伍

    胡錦濤總書記強調指出,人才問題是關係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關鍵問題。任何自主創新的實現,最終都要落腳於人的創新活動之中。幹部隊伍的素質高低直接關係到事業的提升和發展。“十一五”時期,必須牢固樹立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的觀念,加強制度建設、能力建設、環境建設和作風建設,努力建立一支政治堅定、業務精湛、作風過硬的高素質職業化幹部隊伍。

    第一,全面深化幹部人事制度改革。全面貫徹《公務員法》,著重建立人員準入機制、改革選拔任用機制、完善人才激勵機制、健全人才培養機制、建立人員退出機制、健全幹部監督機制,形成充滿活力、有利於優秀人才脫穎而出的科學選人用人機制。推動事業單位幹部人事制度改革。推行“縣管鄉聘村用”的村級計劃生育專幹管理制度,切實解決基層機構、編制、人員、待遇等問題。大力加強縣級以上人口計生部門領導班子建設,提高總攬全局、民主科學決策、依法管理、優質服務和綜合協調的能力,在倡導精神、培養人才、成就事業方面做出貢獻。

    第二,探索幹部隊伍職業化發展道路。適應新形勢新任務的要求,努力建設好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的行政管理、宣傳教育、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群眾工作、産業開發等五支隊伍。同時,探索縣、鄉管理和服務機構工作人員的職業化建設,突出行業特色,將基層工作人員劃分為行政管理、計劃生育技術服務與檢驗、諮詢服務、人口統計等四種職業類別。科學制定各類別各層級職業化標準。加強職業化教育基地建設、學科建設、師資建設等,建立以崗位培訓、繼續教育為主要內容的職業化教育體系。實行學歷證書、培訓證書和職業資格證書制度。通過職業化建設,使在職幹部基本素質和能力有規範、人員準入條件有標準、後備人才培養和儲備有規劃、人員結構優化有方向。

    第三,大力加強教育培訓工作。完善公務員教育培訓制度,切實抓好初任培訓、任職培訓、專業知識培訓、知識更新培訓和實踐鍛鍊。組織好省、地、縣三級人口計生委主任專業知識強化培訓項目。全面開展專業技術人員的繼續教育工作:高級專業技術人員以提高研究能力為重點,以社會科學以及人口、計劃生育和生殖健康領域的前沿知識和發展趨勢為主要內容;中級專業技術人員以提高業務能力為重點,以推廣應用新技術為主要內容;初級專業技術人員以提高實踐能力為重點,加強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學習。實施縣、鄉服務站技術服務人員進修項目:每個縣站要培養2-3名具有高級職稱的技術人員,5-8名具有中級職稱的技術人員;每個中心鄉服務站要培養1名具有中級職稱的技術人員,2-3名具有執業或助理執業醫師資格的技術人員。

    第四,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和政風行風建設。鞏固和發展保持共産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成果,探索建立“群眾得實惠、黨員長期受教育、永葆先進性”的長效機制。加快構建預防和懲治腐敗體系。要認真貫徹人口和計劃生育群眾工作紀律和檢查考評工作紀律,切實維護群眾權益,保證檢查、考核、評估權力的正確行使。對嚴重違反“兩個紀律”的,必須嚴肅查處。加強政風行風建設,弘揚“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特別能奉獻、善於做群眾工作”的優良傳統,爭做“新時期最可愛的人”。倡導敬業、奉獻、求實、創新的作風,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建設學習型、創新型、服務型的和諧機關,營造快樂工作、快樂學習、快樂生活的良好氛圍。

    八、認真做好2006年的工作

    2006年是實施“十一五”規劃的開局之年。做好今年的工作意義十分重大。《國家人口和計劃生育委員會2006年工作要點》已經下發,共有十個方面30項主要工作,請各地結合實際參照執行,共同抓好落實。下面,我就做好今年的工作提出六點要求:

    (一)牢牢抓住機遇

    中央關於制定“十一五”規劃的建議以及國家“十一五”規劃綱要(草案),與以往相比,對人口與發展問題做了更為全面、更為具體的部署,必將給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發展提供難得的機遇和強大的動力。各級人口計生部門要增強機遇意識,善於發現機遇,牢牢把握機遇,正確運用機遇,當好參謀助手,努力有所作為,切實解決制約工作發展的突出矛盾和問題,實現新跨越,開闢新境界。要清醒地認識到,機遇與挑戰同在,機遇不常有,機遇不可失。如果喪失機遇或者不能很好的利用機遇,會給黨和人民的事業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

    (二)善於總結經驗

    總結經驗,是不斷認識和把握客觀規律的過程,是堅持真理、修正錯誤的過程,是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的過程,是實現從必然王國向自由王國飛躍的過程。總結經驗,可以使我們明辨是非,權衡得失,揚長避短;可以使我們增強預見性,把握規律性,富於創造性。總結經驗,首先必須堅持實踐第一的觀點。要全面深刻地總結建國以來特別是20世紀90年代以來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的實踐經驗,以史為鑒,溫故知新。其次,必須堅持群眾觀點。尊重人民群眾的首創精神,重視總結基層創造的鮮活經驗,來自於基層、群眾認可的經驗才是真正的經驗、管用的經驗。再次,必須堅持洋為中用的觀點,善於學習和借鑒發達國家以及與我們情況相似的國家解決人口問題的理念及做法,結合實際,為我所用,努力少走彎路,不走錯路。

    (三)重視強基固本

    基礎不牢,地動山搖。經過多年的艱苦努力,我們基本建成了一個覆蓋面廣、功能比較完善、“三位一體”的基層管理和服務網絡,在落實計劃生育基本國策、預防“非典”、艾滋病等疫情蔓延、維護人民群眾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等方面已經並將繼續發揮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是,總有一些同志對這個網絡缺乏正確認識,認為是重復建設、可有可無,要求撤並或者推向市場,政府通過購買服務來落實計劃生育政策。

    近年來,中央領導同志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特別是中央關於制定“十一五”規劃的建議以及國家“十一五”規劃綱要(草案),應當説,解決了服務站性質和發展的問題。中央的態度非常明確,必須堅持穩定基層計劃生育服務機構和隊伍不動搖。但是少數同志的思想還不容易轉過來,受到衝擊的基層服務體系和隊伍一時還難以恢復,加之過去欠帳很多。

    “十一五”時期加強基層基礎工作的任務仍然相當艱巨,我們不能掉以輕心,務必保持清醒頭腦,敢於堅持原則,據理力爭,多方協調,努力把中央的決策落到實處。

    (四)堅持分類指導

    一切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分類指導,是做好工作的基本方法。過去,我們將各省(區、市)按照生育水平、計劃生育率等指標大體劃分為一、二、三類地區,提出不同的工作目標和要求,實踐證明,在控制人口過快增長的壓力之下,這樣做的效果很好。

    “十一五”時期,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的形勢和任務已經發生了重大變化,僅僅以生育水平和計劃生育率來區分類別的做法顯然已經不夠全面了,必須探索新的衡量標準。新時期,我國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地區發展仍然很不平衡,面臨的客觀形勢和工作任務更加複雜,矛盾更加尖銳,必須繼續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的思想路線,區別不同地區的情況,分類指導、對症下藥,提高工作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根據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佈局以及區域功能劃分,考慮到各地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實際,國家人口計生委提出了“十一五”時期東中西部以及東北地區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發展的基本思路、主要任務和目標要求。當然,這個分類還不完善,只是提供一個思路,供大家部署和指導工作參考。總的要求是,在堅持穩定低生育水平的前提下,各地要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密切關注和重視解決局部性、個性化的問題,推動整體工作水平的提高。

    (五)勇於開拓創新

    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事業發展的不竭動力。任何一個國家一個組織一個單位,如果頭腦僵化、因循守舊,就會被實踐和時代所拋棄。

    首先,堅持理論創新。繼續加強人口發展戰略研究,科學地認識和把握人口發展規律、人口與經濟社會資源環境相互作用的規律。理論創新對發展規律的揭示和把握越深刻,對實踐活動就越有指導性,越能夠發揮對改革發展的引領作用。

    其次,堅持制度創新。深化綜合改革,轉變政府職能,完善體制機制,創新發展模式,用體制、機制和制度保障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持續穩定健康發展,使之不因外部環境的不利影響或領導人注意力的變化而變化。

    第三,堅持科技創新。精心組織籌備全國人口和計劃生育科技工作大會,提高科技自主創新能力,加強基礎和應用研究,推廣新産品新技術,促進生殖健康産業發展。

    第四,堅持能力創新。實施好“甘露計劃”,加強網絡建設、隊伍建設和信息化建設,加強與非政府組織的密切合作,增強管理、服務和協調能力。第五,堅持載體創新。所有理念、法律、政策和措施都要通過具體的載體來落實和體現,載體是聯絡理論與實際、宏觀與微觀、國家與群眾的紐帶和橋梁。各地要使用好已有的各種載體,同時結合實際不斷創新載體。載體越豐富,我們的工作就越有生命力、凝聚力和影響力。

    (六)提倡求真務實

    天下之事必做于細,成于實。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關乎社稷安危,關乎民族發展,關乎人民幸福,責任重於泰山,不允許有絲毫的懈怠和馬虎。總的來看,人口計生幹部隊伍的素質和作風是好的,得到了社會的普遍認可和好評。大多數地方人口計生部門在當地組織的行風、政風評議中名列前茅,有的還榮獲第一。這相當不容易,説明我們這支隊伍是過硬的,是經得起考驗的。但是,也有少數地方存在盲目樂觀、消極畏難、弄虛作假、違法侵權等問題。這些問題應當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並採取有效措施予以制止和糾正。

    首先,要在全系統繼續深入學習貫徹科學發展觀,引導各級幹部樹立正確的政績觀和權力觀,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繫、利為民所謀,在服務人民、成就事業的過程中,實現自身價值。

    其次,要加強調查研究,掌握第一手材料,以群眾需求為第一信號,以群眾滿意為根本標準,摸實情、説實話、辦實事、求實效。

    再次,要加快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目標管理責任制以及考核評估辦法的改革,把不必要的項目拿下去,把不切實際的高指標降下來,加強對工作過程的動態監測和評估,把基層幹部的注意力引導到扎紮實實打好基礎、認認真真服務群眾上去。

    同志們,做好今年和“十一五”時期的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任務光榮而艱巨。讓我們緊密團結在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精神,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以改革創新的精神、求真務實的作風、縝密細緻的態度,把工作做得更好,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相關鏈結
· 人口計生委關於印發完善工作新機制指導意見通知
· 十五時期我國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取得突破性進展
· 2006年中國人口和計生工作將面臨七大重要工作
· 全國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
· 國家人口計生委介紹農村計生家庭獎勵扶助等工作
· 人口計生委主任張維慶作人口與發展形勢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