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近日從黑龍江省畜牧局獲悉,國家農業部將在黑龍江省4個奶牛小區內開展標準化畜禽養殖小區試點項目。該試點項目將重點建設畜禽養殖小區糞便和污水無害化處理設施,解決新農村建設中突出的養殖環境問題。通過推廣靜態發酵堆肥等治理技術,使養殖小區的畜禽糞污實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生態化。
傳統的一家一戶“庭院”式的、人畜混雜養殖方式不僅嚴重影響了畜禽的健康水平和畜産品的質量安全,也制約了畜牧業和農村的健康發展。而在那些規模化程度較高的養殖小區,由於糞便、污水排放集中,如果不進行無害化處理,就會造成水源、空氣、土壤、作物等污染。據統計,一個年飼養量在萬頭左右的養豬小區大約年排糞3000多噸,千頭奶牛年排放糞尿大約1800~2000噸。由於畜禽本身就是攜帶傳染性病毒病菌的載體,其糞便很容易成為各種病毒病菌生存繁殖的場所。據了解,目前全世界約有“人畜共患疾病”250多種,我國有120多種。實施廢棄物處理利用工程在改善農村環境的同時,也會大大降低因環境惡劣引起的病毒突變,而且,禽畜糞便雖然是嚴重的污染源,但卻又是可開發利用的寶貴資源。
2005年11月,國家農業部在全國範圍內開展了標準化畜禽養殖小區試點項目的前期調研,有關專家認為黑龍江省在養殖小區糞便處理工作上已經具備一定基礎,經研究確定今年起在包括黑龍江省在內的七個省開展該項目試點。黑龍江省畜牧局科技處王存國向記者介紹,此次在黑龍江省開展的試點工作主要針對中小規模奶牛、生豬養殖小區,項目根據本地周邊種植業、水域環境和自然條件等,將在養殖小區推廣“三改兩分再利用”的治理技術,就是改水衝清糞為幹式清糞、改無限用水為控制用水、改明溝排污為暗道排污,實施固液分離、雨污分離、糞污無害化處理後為農田果園利用。其中,靜態發酵堆肥技術模式採用強制通風靜態好氧發酵技術,進行固體糞便的無害化處理,並製成初級有機肥。第二種模式為田園利用技術模式,對液體糞污進行厭氧無害化處理以後,進入液體肥料貯存池,供農田、果園等灌溉利用。為無公害農産品提供有機肥水資源,從而實現糞污的“零排放”。
作為畜牧大省,實施好畜禽糞污的處理與利用,變廢為寶對實現畜牧業的可持續發展意義重大。據了解在此次農業部開展試點的同時,畜牧主管部門還積極與俄羅斯、加拿大等國家展開闔作。如目前在加拿大阿爾伯塔研究院開發的集成糞便處理系統技術,由於當地地理位置與黑龍江省相似,且技術成熟,得到了省科學院與省畜牧局相關專家的認可。目前相關部門正選擇適合地區,擬建一個1000頭牛規模的糞便處理示範技術區。(記者 賈紅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