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數字化帶動我國出版業的現代化
——新聞出版總署副署長柳斌傑在“2006中國數字出版年會”上的專題報告
2006-10-13
首先我代表新聞出版總署歡迎國內外的來賓,歡迎業內外的各位來賓關注我們數字出版事業。借這個講臺,我就一個主題發表一些講話,用數字化帶動我國出版業的現代化。
發展數字出版是我國信息化的重要內容,也是我國出版業的既定方向,用數字技術構建高科技支撐的出版系統,由數字技術改造和提升我國傳統出版業的整體水平,是加快實現我國出版業現代化的兩個關鍵問題。從去年開始,新聞出版總署支持中國出版科學研究所主辦了首屆數字出版博覽會高峰論壇,今年又繼續舉辦這樣一個年會,目的是迎接高新技術産業、傳統出版企業、數字技術開發商、數字技術裝備製造者、互聯網企業和政府科技部門、研究機構、高等院校的力量,加快我國出版業的現代化,積極投身到我國數字出版産業研發和建設中來。
大家都知道,數字出版是我們借助於數字技術和互聯網技術,是整個出版業發生變革的一個關鍵時代。就像有了語言,就有了知識面對面的傳輸,有了文字,就可以把它記錄下來,這是一種傳播手段。有了印刷,我們在一定範圍內就可以加大傳播,到了活字印刷的發明,就可以大面積的傳播。大家可以看到《聖經》上面有一段話講到“印刷術給了傳播福音的廣闊天地”。今天講到數字化、互聯網,這又是一個變革的時代。出版行業始終是以技術進步為基礎發展的,我們現在處於數字化和互聯網這樣一個時代,這也是我們出版業現代化的一個關鍵。
一、發展數字出版是“十一五”發展規劃的重點
今年國家先後公佈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國家“十一五”時期文化發展規劃綱要》,在這三個重要的規劃中把數字出版技術、數字化出版印刷、複製和發展新媒體列入了科技創新的重點。例如在《國家“十一五”時期文化發展綱要》中就明確指出:大力發展以數字化內容、數字化生産和網絡化傳播為主要特徵的新興文化産業,加快發展民族動漫産業,大幅提高國産動漫産品的數量和質量,積極發展網絡文化産業,鼓勵扶持民族原創的健康向上的互聯網文化産品的創作和研發,拓展民族網絡文化發展的空間。綱要還強調:大力推進以數字技術和互聯網技術為核心的文化生産和傳播的新興行業,加快傳統發行業向現代發行業的轉換,積極發展電子書、手機報刊、網絡出版物等新業態,發展手機網站、手機報刊、IP電視、數字電視、網絡廣播、電視、電影等新興的傳播載體,這是國家文化發展綱要所規劃的。綱要還提出,鼓勵自主研發、數字內容、數字傳播、數字服務終端的産品和裝備,開發數據處理、存儲、傳輸、下載、數字互動等數字出版的增值業務,擴大數字出版的産業群體。這些都表明國家已經把數字化的出版和傳播當成出版業現代化的關鍵之一,列為“十一五”期間的攻堅戰。
為什麼出版業的數字化有如此重要的地位?這要從戰略全局上去看。從國際上看,發達國家已經進入了信息化的時代,而我國尚在工業化的過程中,農業時代尚未完全結束,為了加速實現現代化,國家簽署了“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的發展戰略,工業化、信息化同時並行,縮短我國現代化的歷程。發達國家先搞工業化,三百年後才搞信息化,而中國搞工業化的同時就要實現信息化,所以是並行發展的態勢。所以,有人説中國現在的經濟是二元結構,實際上中國是三元結構,農業社會、工業社會和信息社會同步進行。所以,為什麼這麼多的IT行業、互聯網行業、數字行業都已經發展起來了,按道理中國工業化的基礎還不具備實現信息化,但由於國家採取的方針就是跨越,以縮短髮達國家所經歷的歷程。
出版業作為文化創新的前端,是整個信息資源整合交流的源頭。出版業的數字化建設,在一個國家信息化的競爭中起到支持樞紐的作用,沒有出版業的信息化,國家的信息化將是困難重重。不管什麼樣的先進技術,傳播的、承載的必須要有內容,而這個內容必須是從出版開始的。即使大家看到的電視、動漫産品,它也是從出版開始、從漫畫開始的。動漫的創作過程,是有成千上萬的人做漫畫,漫畫設計出來一旦定型,就把它立體化、三維化,再讓它動起來。沒有第一步後面任何事都做不成,它是一個基礎。數字內容、數字信號、數字的圖形、數字的模型、數字的控制以及以各種載體、做存儲的文化內容、技術內容都要通過出版業的數字化技術,把文字、語言、圖像、符號等種種信息變成數字編碼來規範傳輸、使用,所以出版業是數字資源和資産系統的主導行業,是信息生産的專業基地,是信息服務的一個重要環節。國家信息化需要出版業首先數字化,為整個信息化提供資源庫和信息創新的平臺。
從出版業的需要來看,數字化也是一個當務之急。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信息出版技術和文化傳播手段突飛猛進。我國新聞出版業正處在大變革的前夜,挑戰和機遇是並存的,如果抓住機遇,我國的出版業就能再度輝煌,走在世界的前列。如果喪失了機遇,陳舊的體制、落後的技術裝備就使我國出版業停滯不前,甚至失掉我們傳統的優勢。數字出版已經成為國際出版業發展的方向和潮流,也是解決我國出版業現代化的唯一選擇。我們應當與時俱進,順應潮流,加快發展數字出版,改變我們的出版業態,改造傳統的出版業。數字出版是出版發展的一個新的階段,也是出版的一次深的變革。不僅擴展了出版業的內容,延伸了出版業的形式,而且大大豐富了出版的樣式和傳播的空間,也從根本上改變了傳統出版業的生産方式和消費觀念,給出版業帶來了升級換代的大好前景。如果把握好機會,中國出版業幾年內將會有一個歷史性的變化,實現個性化的出版、按需出版、即時出版、遠程出版和一種信息多種載體傳播的複合出版目標就為時不遠了。
應該説“十一五”規劃給我們描繪了一個發展的藍圖,現在需要我們出版行業和數字技術行業以及關心信息化建設的所有的部門通力合作、開拓創新,共同建設一個共同發展的前途。所以,為什麼在國家的國民經濟發展規劃、國家的科技發展規劃和國家文化發展綱要中,都把數字出版、多媒體的開發研究作為國家科技攻關的重點。所以我們在這個問題上要提高認識、統一思想。
然而現在也有很多人仍然不接受新技術、新事物,就像互聯網傳到中國一樣,硬是閉著眼睛不承認,以至於多年以後互聯網在中國已經成為人們普遍使用工具的時候,才不得不承認它是一種傳播載體,這個歷史教訓一定要吸取。胡錦濤同志對互聯網所做的批示指出,要“積極參與、為我所用、趨利避害”,對新的事物、新的科技要積極參與和使用,在使用中排除對我們不利的東西。現在的數字出版,也是這樣一個問題。
二、我國數字出版的現狀和問題
數字出版在我國已經成為一個熱門的行業,起步晚、行動快是它的特點。因為數字出版是以計算機數字處理技術和互聯網的傳播技術相結合為核心的專業技術。出版行業是被動投入到技術革命的潮流中間,並不是我們出版業首先進入了,而是技術支撐部門、互聯網部門、數字技術開發部門首先進入到出版領域。通信公司、IT公司、數字技術提供商,因為他們的開發研製過程深入到了出版業,出版業才不得不看到這個現實,被動進來。在引進、消化、應用、創新方面,我國科技、信息、互聯網界對數字出版作出了巨大貢獻,功不可沒。數字出版是這些行業作出的巨大貢獻,這個功勞應該記在我們出版業發展的歷史上。
以王選教授為代表的科技人員,很早就研究開發了激光照排系統,使印刷出版業告別了鉛印的時代,開始向信息時代邁進。再比如國內專家致力研究的漢字信息處理系統,它在不斷的開發和完善,使中國人能夠大面積地應用計算機,這也是科技人員所做的努力,但我們在這方面很落後,中國是漢字的發明者,然而漢字的字庫、計算機的字庫卻掌握在美國。我們現在使用的一切漢字系統都是從美國過來的。“十一五”期間,我們專門有一個項目,國家要花鉅資建立中國的大字庫。在應用方面,漢字處理系統還是做了很大的貢獻。由於他們的努力,支撐了中國電信系統的快速發展。假如沒有漢字處理系統,電信系統,手機短信也是搞不成的,漢字系統支撐了它的發展。現在全國已經建立了70多萬個互聯網站,支持了新聞出版和網絡出版的發展,為娛樂網民和2700多萬網絡遊戲的用戶提供了信息服務、娛樂服務,借助於這些技術條件,數字出版已經初見成果。
我不完全歸納了一下,大概有這些方面:
1.數字出版已經形成了一些科技體系,從電子出版物生産到終端的閱讀器、顯示器等一整套的技術裝備生産能力已經在我國形成。目前大批的新項目還在研發,技術供應、投資熱情很高。
2.使用數字出版的讀者、觀眾越來越多。數字閱讀習慣已經形成,個人電子閱讀終端已經超過了1.5億,創造了數字出版物消費的基本條件。剛才孫壽山同志已經引用了研究所的一個調查數據,我們現在有四分之一的讀者閱讀數字出版産品,而且每年以30%的速度在上升,讀者群已經開始形成。
3.一大批的數字産品已經得到了消費者的歡迎,走近了千家萬戶,例如中國民族網絡遊戲出版工程正在順利實施,自主研發了一批有自主知識産權的民族網絡遊戲,有300多種已經上市,有50多種已經打開了局面,佔有國內網遊市場的60%,大家一致認為,這個産品方面以前是韓國、日本佔了我們國內的主導地位,現在已經改變了。而且我們的網絡出版産品在北美、南美、歐洲、亞洲等幾十個國家也都有市場。同時其他媒介傳播的動漫産品、網絡遊戲也不斷地得到了豐富。網絡遊戲軟體的出版是數字出版的一個重要的內容。新聞出版總署作為主管這一方面的部門,我們在這方面下了很大的工夫,按照中央的要求,自主開發研究中國式、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網絡遊戲軟體産品。從産品來説具有代表性的産品增多了。
4.數字出版物越來越多。電子版的圖書已經有30多萬種上市,這還未包括我國圖書館的數字化工程。國家圖書館的數字化工程,館內所有的藏書都將會數字化,將來大家不用到圖書館借書,只需一張卡就可以閱讀館內的所有藏書,産品會越來越多。去年在上海展出了電子書架,令人非常振奮。他們把收到的古籍全部數字化做成書架,既保留了原作、原書的形態風貌,也可以打開一頁一頁去看。如果眼睛不好,還可以當時讀出來。這樣一個小小的書架就解決了我們對《二十四史》等一些重要古籍的點擊以及所有閱讀方面的問題。這樣不需要在家裏攢幾屋子的圖書,還能方便檢索。很多同志看過這個演示,産品將越來越豐富。
5.通過數字化和互聯網傳輸的中外報刊已經有3萬多種,互聯網傳播報刊、音像等數字化內容,擴大了我國新聞信息文化交流的範圍。最近大家看到一些對外宣傳的媒體已經以電子版和數字版的方式出版。國外讀者在世界主要的國家、城市需要瀏覽中國的報刊,可以現場出版,不需要再把《人民日報》海外版印出來到非洲發行,而是在非洲某一個點、某一個網站上,就可以馬上出版《人民日報》的海外版。這種方式帶來了學術、文化的空前繁榮。我國數字化的報刊、音樂、聲像産品也越來越多,豐富了數字出版的內容和形式。
6.數字印刷技術日臻完善,改變了傳統印刷技術的狀況,也加速了出版方式的歷史進程。出版生産的流程、工藝、技術上不斷的創新,海量存儲的磁、光、電等新的介質,擴大了出版的領域,推動了出版業數字化的革命。
7.國家主導的一大批數字出版工程正在實施,成為數字出版的新的力量。這幾年國家在數字出版方面抓了一些示範工程。另外,由清華大學、中國學術期刊、電子雜誌社和清華同方知網技術有限公司研製開發投資了3.45億元建設的中國學術期刊網絡出版工程,這是首次大規模的採用數字化的技術,興建超大規模的學術期刊、文獻的數據庫。收入了國內學術期刊66642種,品種上佔了同類期刊的93%,學術論文上佔了整個學術論文的99%。絕大多數的期刊是從創刊號到今天每一期都完全了數字化,上百年的期刊所有的內容都在其中。所以,研究、查閱及其方便。一方面閱讀、一方面研究,開發出來以後,不到一年的時間,已被國內外1.7萬個機構,2600多萬人使用,同時遠銷到30多個國家和地區,500多家機構經常使用,全年下載量已經超過1.2億篇,這充分顯示了數字出版的力量。這個工程日前已經通過了國家驗收,這是近年來抓的重點工程。目前正在進行的這類大型工程還有很多。它的推動和示範作用不言而喻,國家做的大的工程能夠起到推動和示範作用,也帶動了我們行業投入力量進行出版業的數字化。
目前來看,數字出版方面確實已經有了突破。當然,數字出版在我國仍然是屬於起步階段的事情,存在的問題仍然不少,阻力也相當大。
首先是出版業的領導和業內人士對數字出版缺乏研究和認識,在出版業內運用數字技術的意識普遍滯後,大多數領導、職工習慣於舊的業態,對數字出版持觀望態度。去年我們博覽會傳統出版社、出版企業很少有人去看,今年有一些變化,有少量的人來參加、觀望,不知道出版業在當前的變革時代,我們怎麼樣能夠突破難關。所以,去年博覽會之後,對這一點我非常不滿意,我們目的是要傳統的出版社看看現代科技所開發的數字出版,結果數字行業的人、互聯網行業的人、IT行業的人很感興趣,出版業的人居然不感興趣。今年,我估計到這種情況可能會有一些變化。
其次,傳統出版單位內部信息化的程度比較低,與整個社會存在著一個數字鴻溝,與數字技術開發商、軟體平臺提供者、網絡服務企業對於數字出版的高度熱情相比形成了鮮明的對照。剛才有位技術公司的負責人還和我説,許多出版業,仍然是抱著一大堆稿紙,仍然是夜以繼日在那裏看稿子,不知道使用現代的信息工具。當然業內我也去看過遼寧出版社,所有的稿件、編輯到製版整個流程全是在網上完成的,其中編輯技術就有8種,任何一個人在這個稿件上修改一個符號、一個詞,都會以另外一種顏色標出,出版社早就開始使用了。但是,我們也有很多出版單位對這些技術聞所未聞。再比如河南已經開發了出版物,能夠過濾很多不適於向公眾傳播的內容。再比如河北開發的文字校對糾錯系統,比我們現在的標準還要高出很多倍。這些新的數字化技術,在我們行業應用起來卻十分困難。大家習慣了看稿子、改稿子的工作模式。當然,報社另當別論,報社時效性強,不得不借用現代的技術手段來傳播。所以,新聞報刊類沒有這樣落後的狀況。但是出版界基本還是老的狀況。報紙等媒體對新技術的開發熱情高漲,而出版行業則不行。
第三,出版行業積累的大量信息、知識資源白白浪費。每一個出版社、出版單位都積累了大量的信息資源、知識庫,但是擺在那裏,由於沒有技術手段開發不出來。出版社數字資源的開發還缺乏資金的支持和態度的支持。對於資金的支持,出版社很多人有一個誤解,認為出版是一個暴利的行業。其實現在出版已經變成了一個微利的行業,多數的出版社遇到了生存的危機。有些老同志跟我反映,説現在的出版鏈、資金鏈已經斷裂了,出版社已經難以為繼了,市場情形不好,賣了不回款,回了款不給出版社。有的教育部門把課本費拿來搞建設,這個行業生産鏈條沒有很好的支持。所以投入新的技術開發,資金支持找不到渠道,也沒有投資的來源,現在是國有的出版單位,國家又拿不出投資來。本社的積累有限,長期處於投資不足的狀態,經濟領域投資過熱,錢往下壓,出版業投資過冷,幾十年沒有人投資,這也是難以進行技術更新的問題。國家技術項目下安排的科研開發,又多與出版社沒有關係,因為這些大多數安排在科研開發技術支撐部門。對國家來説,主要是建立技術支撐體系。所以,這樣的情況就是數字出版在開發商支持的力度不夠,使得自己發展緩慢。緩慢的結果又帶來國外的數字發展産品大量的進入中國。
第四,數字出版的技術系統和裝備系統尚需要加大研發和創新,特別是行業標準滯後,信息化的水平低,元數據和信息交換格式未能形成標準,數字出版管理格式、數字出版防偽的保密、版權保護等等技術問題還不完善。這是一個現實問題,特別是數字化、互聯網的特點就在於互聯互通,大容量、大規模,而我們現在把互聯網時代的信息化跟傳統體制的信息化混為一談。現在是一個單位一個制式,一個地區一個標準,不能互聯互通,建立起來也是費錢一堆,使用不大。新華書店系統和民營公司建立起的大型的物流中心,最大的問題就是標準不統一,上下沒有統一的接口,難以處理來自各方面的數據,有的省不得不用三百人,每天重新編碼、重新排碼,這樣的信息化還不如不信息化,反而更麻煩。大家上線的書,一號多本、一號多版、重復無號,沒有辦法進入現代的流通領域,沒有辦法進入數字化的流通體系,目前已經出現了很多的問題。這也是數字化出版很突出的問題。國家加緊推動技術標準的制訂,一定不能搞閻錫山的路子,從北京開到山西去,如果信息化搞成這樣,就違背了信息化的初衷。本身就是要快、廣,不能封閉起來,但當前掌握數字出版技術和管理的人才奇缺。缺乏這方面的人才就為出版數字化的實現帶來了很大的困難。因為數字出版和數字傳輸、數字流通是高新技術領域,和原來的出書、用書、賣書的方式不一樣,需要一定的技術人才。看大型的物流中心,實行信息化管理的單位,都需要一定的技術人才,起碼需要軟體、硬體方面的工程師,這和傳統書店的店員也不一樣。所以,人才也是一個困難。在我們看到進展的同時,也要看到我們所面臨的問題。
這些形勢我們要有一個正確的判斷,清醒的認識,不能因為有一兩件示範工程,就説中國的數字出版已經搞的很好,也不能因為有了這樣一些困難,我們就消極等待,這些都是不可取的。所以,在數字出版方面我們必須要做到把握形勢、克服困難,打一場攻堅戰。“十一五”期間,我們要全力以赴攻堅,五年以後中國的數字出版一定要達到絕對的優勢。
後面我講到國家確定的項目,你們就會看到,如果數字出版戰略不定,數字出版就很難進入信息化時代。大體上説,這些年我們通過各方面的努力,在八個方面取得了進展,但是問題還是有的,困難還是很大。
三、順應歷史,抓住機遇,加快我國數字出版的發展
數字出版技術出現20多年,第一張數字報紙是在20多年前開始出現的。我們經歷了由不認識到認識的這樣一個過程,最近幾年進入了我國出版業生産、流通、消費領域,數字化已經進入我們的領域,其勢頭銳不可擋,預示著二十一世紀出版業的方向和潮流,我們要順應潮流,把握最新的趨勢,抓住機遇,千方百計加快我國數字出版業的發展。特別要抓住“十一五”規劃的重點項目,整體推進數字出版業的發展。從全國來講,我們講整體推進,而不是個別的單位局部突破。
列入國家“十一五”文化發展綱要的數字出版工程有下面八項:
1.數字化多媒體研發工程
它已經列入國家社會經濟發展規劃,是國家發改委支持研發的重點,“十五”期間階段性的目標和成果。
2.國家數字複合出版系統工程
這是文化綱要確定的項目,也是總署在數字出版方面簽字的第1號工程。經過我們多方面的努力,在“十一五”研發複合出版系統,就是接納各種信息,通過系統內的編輯加工,然後通過多種媒體傳播。就像目前數字出版一樣,作者、編輯、出版者、發行者、消費者、結算都在同一個網絡系統裏完成,一個軟體,從作者到銷售終端各個環節的利潤按比例自動解分到你的賬上,都由一個系統完成。我們國內目前已經有兩台機器,全世界現在有一萬七千多臺這樣的設備,還不是複合系統,目前只是出書,而我們現在要求的是複合系統。一個信息可以作成多種媒體,既可以出成書,也可以成為雜誌,也可以成為報紙,也可以成為遊戲,也可以成為卡通、動漫等等,在系統內就變成多種多樣的形態來出版。在日本,他們從漫畫到卡通、動漫到影視已經在一個系統內出版。這是我們應該發展的一個重點工程。
以上這兩個工程,主要是集中在技術支撐體系的研發上,今天有數字産業的公司,也有互聯網的公司,互聯網和各界人士,主要是借助於這兩個技術來構建出版技術支撐。
3.中華字庫建設工程
就是漢字在數字化的時代要建設一個字庫。儘管美國人已經建立了互聯網的漢字字庫,但是既不能代表中國漢字豐富的內容,也不能完成中國特殊漢字處理的需要。比方説我們的古籍,他們的漢字系統就處理不了,我們需要能夠處理幾千年來中國積累的各種文字的字庫。這個項目研發工程艱巨,工作量之大也是可以想象的。但是我們國家下決心,要在漢字數字化方面佔據主導地位。
4.國家知識資源數據庫出版工程
就是把現有幾千年生産的所有的知識,建立一個知識的總匯性的數據庫。從歷史上來講是兩類,一類是典籍,就是書。中國幾千年文明之所以沒有中斷,就是因為我們的出版業比較發達,沒有中斷都記錄了下來。從春秋戰國到明清時代,我們積累了大批世界獨一無二的知識;另一類是文物,這是歷史的鑒定。從歷史上看要做這些,而從當代來説,當代所有的知識都要進入到國家知識數據庫。一是利於保存。據説紙的壽命還不清楚,像水泥一樣,有的科學家説水泥有壽命,有的説沒有壽命,紙也是這樣,紙的壽命到底能夠保存多長,什麼條件下能夠保存,現在也是不清楚的。我們必須通過知識資源庫使它世世代代流傳下去。我們現在才三千多年,假如我們三萬年、三十萬年,中華民族的文化怎麼流傳下去?通過數字知識庫保存下去,這是國家文化建設的基礎。
前面講的四項工程是國家基礎工程,就向在經濟領域裏修機場、修高速公路這樣的基礎工程。
5.國家動漫振興工程
涉及到各個行業,各種技術。當然,動漫首先是它的內容、創意。中國有巨大的文化資源,我們有那麼多歷史故事,但沒有利用起來。《西遊記》變成了外國的動漫,我們還要買他們的遊戲。所以,我們要振興中國的動漫産品,把中國的文化數字化。當然,還要創新,以適應當前青少年讀者的需要。總署所確定的四大動漫基地,扶持的力度要進一步增加,這幾年要有初步成果。
6.中國古籍數字化工程
這和知識資源數據庫是同一類。古籍首先要數字化,也非常緊迫。一方面古籍保存現在遇到了困難,尤其是南方,花了很大的成本,花了很大的代價。另外一方面是使用不方便,要由一個專家來研究一個問題,去上海、下浙江、到大連、到故宮,這借一篇、那借一篇,有些還不方便借閱,用起來很不方便。再有就是不利於傳播,中國的古籍很豐富,靠幾個國學家是講不清楚的。所以,真正的古籍傳播要靠我們來扶持。
7.國家版權保護技術開發工程
數字化、互聯網帶來的極大問題是知識産權保護的問題,著作人的權利利益怎麼樣得到保護的問題。現在是不經著作權人同意,很隨便的就將你的東西上網了,就在全世界流傳開了。所以要加強知識産權保護,特別是版權保護。這是數字化出版、網絡化傳播的關鍵問題。我到美國訪問,美國知識産權最高領導人也認為這是美國極大的問題。加強互聯網上知識産權的保護,比如説某一個高級專家的文藝設計,被隨便放在了網上,隨便的下載,隨便的使用,這個專家研究花了十幾年的心血,這個著作權怎麼搞。順便講一個概念性的問題,大家對版權與出版業的關係也沒有搞明白。版權不只是出版的版權,大家仔細看看《著作權法》,一個圖形、一個符號、一本書、一個手稿、一篇文稿、一個圖畫、一個雕塑,一旦作者投入了構思、形成了東西,就自然形成了版權,無論出版不出版。書的版權是保護出版社的版權,並不是著作者的版權,而《著作權法》規定的是著作者的版權。所以任何東西,只要是一個創意,一個音符,只要出來就要受到保護,這個含義是非常廣的。我們現在講的只是出版社的版權,那是九牛一毛,大量的是對出版人的權利的保護。我們説搞數字出版,搞互聯網的傳播,必須要解決數字化時代著作權的保護問題。報紙已經成立了聯盟,保護自己的版權,這就是積極的舉措,我們現在講的主要是從技術開發的層面來創造保護的系統。
8.數字化文化傳播工程
文化傳播有多種載體,都要由數字化傳播,這包括了廣播電視數字化、圖書館數字化、報刊圖書數字化以及傳輸的手段。這個傳播工程,分為兩方面:一個是國內傳播,一個是國外傳播。我們不僅要鞏固國內的思想文化陣地,還要擴大競爭國際文化市場,把我們的文化傳到世界上去,這是傳播平臺的建設。
從國家的幾個規劃裏對於出版行業有這八個方面的重點工程。如果完全做成了,我們整個數字化、信息化的基礎工作就完成了。所以,任務相當艱巨。再加上這些工程相配套的材料的開發,管理平臺的建設,像過去管書號、管刊號、管網號,你能管數字化出版嗎?當然是不可能了。你再焦頭爛額也管不了,必須借助信息化的平臺來管理。因為數字出版是網絡傳播的一個亮點,不是我們現在所説的多少萬份、多少冊的概念所解決的。所以,管理要有技術管理平臺。我們這個國家文化、社會和諧有秩序地發展,必須在法制軌道上進行。所以要建立管理平臺。還要制訂數字出版的一些標準、技術參數等等,要與數字印刷技術的推廣,大容量成熟技術的開發等等一系列配套項目相適應。整個“十一五”期間數字出版發展到一個高峰期,八個項目是我們上臺階的攻堅階段。我們設想五年後的中國數字出版應該是另外一種局面,這既是我們出版業發展的歷史前景,也是出版業實現現代化艱巨的任務和光榮使命。不僅是出版業的事情,也是科技界,特別是高新技術領域共同的使命。
要完成這樣的任務和使命,我們必須站在建立創新型國家的戰略全局上,瞄準世界數字化的技術前沿,加快數字內容、數字技術、數字傳播、數字出版産品開發等核心技術的研發,自主創造以及製造、加工、傳輸、成熟裝備和技術支撐體系,我們要形成數字出版的體系。要創造自主知識産權、自主研發的一套體系。同時,要加快數字傳播技術的推廣。數字傳播技術已經相當普遍,我們要加大推廣,要在流通渠道上掌握主動權。加快新媒體、新載體的開發和應用,推動數字出版新業態更加完善。
在出版行業內要選擇一些突破口,找準哪些是數字出版的瓶頸,扎紮實實推動出版業的數字化。在這方面,我提一點建議:
第一,解放思想、轉變觀念,樹立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産力的觀點
不要不相信科學技術,當你懂得了那樣一種傳統出版的工藝以後,你也不要捨不得改變,必須要把科學技術放在首位。我講一件事情,前年下半年遭遇了高壓縮比的VCD、DVD的非法出版産品的挑戰。廣東省打了報告,如果這樣下去,我們整個數字音像行業就要全軍覆沒。這件事情我們非常重視,專門研究並向中央領導同志做了集體彙報。中央領導對我們加大查處非法出版、打擊盜版産品非常支持,但是也非常明確地指出,技術進步的力量是阻擋不了的。有同志提出,為什麼我們正規合法的廠家不能把48集的電視劇放到一張盤裏呢?起碼讀起來方便,一張盤進去,48集電視連續劇可以連續看,不需要再放盤。這就告訴我們一個道理,我們出版業要站在技術前沿,立足於科學技術參與競爭,而不是靠限制的手段。比如説高速公路限速這是需要的,但是絕不能説,跑得快的,超過10公里的汽車都不能走,我要牛車、馬車在上面走,這是不實現的。所以,這是我們的觀念上還沒有樹立出來,大家感覺傳統的工藝簡單,稿子一篇,送給印刷廠校對、再看看,完了以後質量一檢驗,看到上面有8個合格證就完了,這不行,必須要有先進的技術。為什麼我們的成本降不下來,就是沒有先進的技術,現在數字印刷技術,個性化的出版,一本180頁的書一分鐘就印出來了。一本也行、兩本也行,價錢也不貴,而傳統的出版社缺少技術支撐,沒有兩千冊、三千冊,開不了印,成本下不來。人家一本書就能賺錢,而你出三千本才夠本,才夠開印,這就是差距。大量的書出不來,因為數量就這麼大,很多有價值的東西,被傳統的落後的技術所埋沒。
所以要充分認識數字出版推進我國信息資源開展利用和經濟社會發展的巨大作用,大力使用數字技術才是出版業自身發展的根本出路。不前進就要落後,落後了就要淘汰,這是一個規律。尤其是出版業的同志,在這點上要有一個清醒的認識,改變目前技術開發部門很熱,出版業很冷,兩者結合不起來的局面。
第二,重視技術投入,把數字出版放在出版業總體規劃的重要地位
從規範標準、改革體制、科學管理等方面入手,儘快健全出版業全國統一的內容資源管理、信息服務管理、新一代技術平臺這樣全國統一的體系,避免浪費、重復建設,形成融服務與管理為一體的出版網絡體系,為全行業實現數字出版提供科學技術裝備和技術條件,防止在數字化過程中所出現的浪費等問題。比如説出版軟體的開發,花了不少錢,許多出版社非常困難也拿出錢來做,但是由於標準不統一,全國沒有形成統一的技術體系,所以大家各自開發的都用不上,實用性不強。這個問題要全國統一,將數字投入作為重點項目。
第三,充分利用數字技術、互聯網技術,改造傳統出版産業,這是目前最大的問題
我們發展數字出版,推動多媒體,並不是要排斥傳統出版、傳統媒體,而要把傳統出版、傳統媒體帶進數字化為技術支撐的現代化體系裏。這絕對不是搞成兩套,一套數字出版的體系,一套一千多年來形成的出版體系。重要任務是改革傳統的出版業。傳統出版業在我國已經經歷了一千多年,形成了一定的規模和力量,刻板印刷結束以後一直到現在,積累了不少的資源,在出版業現代化中仍然是一個重要的主力軍。改造傳統出版生産的模式、傳播方式推進産業升級換代,延長産業鏈條,與數字出版相銜接、相適應,這是傳統出版業的一個當務之急。我們必須走向數字出版,積極利用數字技術改造印刷業、編輯出版業、出版物流業,拓展新型出版物和出版服務的領域,整體提升出版産業的實力和競爭力。數字化是最有效的途徑,也是我們傳統出版業走向現代化的最直接的一個切入點。
整體由數字化、網絡化方面改變出版業,而不是在出版集團裏請大的公司做兩本電子書就是數字出版,這是兩個概念。我説的是生産方式,包括流通方式。現在出版集團做幾本電子書的不少,但這不是數字化出版,我講的數字化出版是整個業態由數字技術去改造,這是我們結合的切入點。現在的數字化,互聯網的技術是一種技術支撐,上面需要內容,就像高速公路需要好的車來跑。出版業恰恰具備了車,它有內容,它的優勢聚集了內容,不光是出版社、報社、雜誌社、音像社,都有大量的內容作為載體,然後借助於工具才能發展。這是兩者結合的切入點,也是我們作為重點來抓的事情。所以,數字化出版的項目很多,吸收傳統的出版集團參與開發,這是我們實際工作要特別關注的,否則脫離出版業系統,完全是由互聯網公司、信息公司、移動公司來做,就不叫出版業。
第四,要加快文化創意産業的發展,培育大量的內容提供商
數字出版內容容量大、效率高、週期短。沒有大量內容的創新也是沒有用的,沒有大量的創新的隊伍不行。要建立創意産業基地,扶持一些設計師、軟體工程師、創業者,用數字化的文章、作品、漫畫、圖形、符號、音像藝術品為數字出版提供源源不斷的新作品。國內現在注重創意産業園,這是好事。幾個大的城市,有文化産業創意園區,創意也都有工業化的程序來管理。過去大家把文化人當作自由職業者來看待,就像畫漫畫的,都認為這是個性化的。而現在,這幾年許多比較好的工作室都提供了現代文化創意的模式,從策劃、創意、組織、分工、製造、上市等方面都要靠工業化的方式,改變知識生産個性的生産模式。這要在出版業裏大量的採用,形成內容創新的隊伍。不能總是《四書五經》的作品,還要有別的內容,還有青年一代的需要。要建立和諧社會,六中全會中央領導講到,必須注意文化消費的層次,按層次需要提供他們的文化産品。這裡講到了層次。我們黨的先進文化前進的方向,是要始終堅持的,但並沒有排斥所有的文化都用共産黨的標準。所以文化創造、內容創造是多方面的。現在大家看的卡通、漫畫等等,可能我們沒有興趣,但是年輕人特別的喜歡,有些年輕人對日本的漫畫一本不落的看,滿腦子都是書上的形象、語言,這不是一種很先進的文化,但也是一種文化,所以我們必須加大內容的豐富性。
第五,要發展電子商務,開拓數字出版物的市場
數字出版從創作到製造、流通,到消費都是用全新的一種商業模式,必須與數字化的流通相配套。要用現代化的流通技術、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電子商務技術相結合,構建出版生産、信息資源和要素公開交易的平臺,降低交易成本,推動電子出版物的流通。流通體系也要改造。過去我們實物性的出版物是通過發行渠道,而現在是數字出版,手段是網絡,我們要通過網絡這種渠道去銷售,這又是一種銷售模式,必須利用電子商務。這些都是建設的平臺。多年前我們搞票務的銷售平臺,過去大家買票非常難買,而現在有票務網,大家只要坐在家裏打開網絡,就可以購買,需要有這個平臺。
建立知識資源共享和在線交易。在線交易要有安全信用機制,這也是數字出版的一個關鍵所在。缺乏信譽,不安全,交易出差錯,利益得不到保證就有問題。制訂出版行業電子商務硬性規則,為數字産品用戶和消費者提供快捷、方便、安全的服務,這是關鍵。如果數字出版使用不方便、不快捷,就會被別的形式所代替,所以這方面要加強工作。
第六,加強數字出版基礎和基地建設
數字出版是工業化和信息化結合的産物,不是一個個體勞動、個體生産,必須集中資源、集中優勢、集中力量才能發展。特別要加強基礎條件和出版基地的建設。創意産業園區、動漫産業園區、出版印刷複製産業園區都要集中資源,擴大協作,節約投資,資源共享,這樣才能把優勢發揮出來。現在國際建立這種園區的熱情很高,但是裏面的機制要發生變化,要達成共享。比如説國外大學改革並校,這是很好的途徑,按照國外大學規模比較的話,還不夠大。但是,並校的好處是什麼呢?學科互補、資源共享。如果這些沒有做到,就起不了作用。我們也是這樣,看著是放在園區裏,但是並沒有使公共資源能夠通用,能夠互享,所以這是非常重要的。我看了三個創意園區,有的園區看著是園區,但並不是真正的園區,因為是個體的,一個一個的各自在工作。一個園就不一樣,它已經全部地裝備,所有的動漫、製作的工具都是園區配備的,只要有這個技術上去做就行了,這比前面的又好。更好的是看見一個城市,旁邊就辦了一個技術大學,裏面就開了各種班,培養文化創意人才。大學旁邊又建立一個創意園區,每一個園區都進去一批公司在裏面組織,對創業者工業園區提供一切方便條件。利用它的設備、利用學校培訓的資源,利用企業資源統一做,效率完全不一樣。五百多人比另一個地方的一千多人出的成果還多,這就是要利用好資源,將園區資源共享。建立一個園區,很多人有一種誤解,就是把原來的出版社、音像社搬過去,那不是園區,那是搬家。園區有園區的內容,裏面要提供整個文化創意的平臺,讓有智慧的人發揮他的作用,應該有計劃地加快建設相應地研發中心。上海浦東有一個文化園區就有研發中心,高端技術裏面組織人員集中攻關,為公司、為主管單位提供技術支撐。還要建立績效中心、技術服務中心、示範工程等這樣一些中心來豐富園區的內容。所有的園區都要加快走上科學發展的道路。為什麼?十多年前我管工業方面,那時候搞高科技産業園區,工業開發區。搞這些區一窩蜂,最多的時候縣縣都有開發區,多年之後就清理。有人問為什麼?以開發區的名義圈了一大批土地,荒廢了很多年,既浪費土地也沒有産值。現在國家掛牌的科技示範園區、産業區已經為數很少了,保稅區更少了。十多年前,工業起步階段的問題現在同樣出現,所以要避免。
我們從這幾方面加快數字出版建設,還要做幾個具體的工作。
首先,政府作為數字化、信息化、産業化的推動者,將會以更大的精力關注新興産業的發展,並適時出臺相應的政策,大力支持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為我們數字出版的發展提供條件。
目前,中央政府已經出臺了互利創意産業、動漫産業、數字印刷、光存儲産業等方面的優惠政策,支持民族文化的産品、創作、生産、流通的政策也不斷的在完善,鼓勵出版物走出去的政策,也在加大力度。另外,轉制文化企業,扶持政策進一步落實到位,在進出口稅收等方面給予了特殊的優惠。這些是政策方面。這裡面還要強調一個問題,為什麼大家感覺印刷方面,國家在進口政策方面卡的更緊,去年下半年要求三十多家企業補交2000年以來的設備進口稅,為什麼這樣做?技術問題。因為你的設備已經落後了,你所具備的印刷設備已經進入了國家淘汰目錄,凡是列入國家淘汰的目錄,一概在政策上不予支持。現在支持的數字印刷設備,政策現在轉移到鼓勵最先進的設備上。所以,出版企業要特別的注意,你以前認為很好的設備,實際上已經出現在國家公佈的淘汰設備的目錄中,在今後幾年都淘汰了。這種設備當然得不到稅收的支持。而數字化最先進的印刷設備,國家仍然給予優惠政策支持,而且是堅定不移地給優惠政策。
政府最大的優勢是政策,政府的發展有一個杠桿就是政策。並且通過專項資金、科技開發費用、自主創新基金等等渠道加大投入的力度。凡是列入國家科技發展的這些項目都會得到國家的支持。渠道有個三方面,一些是國家開發的費用,一些是國家自主知識創新的投入,一些是專項技術扶持資金。對不同的渠道分別管理,有行業主管部門,有國家發改委,有科技部。最近有一位同志,他們在出版管理環節上開發的新設備,在申請國家發改委的支持。國家發改委論證,如果是國際領先,會得到一大批開發資金的支持,這是我們國家大力支持的。當然,資金支持不是給你一筆費用你才能做好,這個已經沒有了,現在是零級預算制度,每一個項目必須拿一個項目,實實在在經過論證、評審通過才提供支持,過去計劃經濟時代,報一個項目要一筆錢,那個時代已經沒有了。現在很多人不懂這個規則,到搞項目才要錢,還要預算和生存。國家現在每一分錢的開支都要績效挂鉤。
第三,通過立法和司法來規範市場,保護知識産權,為數字出版創造良好的政策、法制環境,這是政府要做的事。
六中全會精神是加快文化、新聞出版領域的立法。胡錦濤同志在講話中強調了這個問題,可見這方面的緊迫性和重要性。這就為我們下一步規範市場提供了力度,保護知識産權提供了法律支持。從這方面優化政策環境、市場環境、法制環境,為大家的發展創造了條件。市場經濟不同於計劃經濟,計劃經濟是由國家制訂,市場經濟是企業制訂,政府的責任是為市場主體創造良好的法制環境、政策環境、市場環境,這三大環境是政府關注的重點。所以,我們在數字化出版發展的過程也要按照新的市場經濟規則來運行,要懂得市場經濟環境已經發生了深刻的變化,運行的模式已經發生了變化。
政府將在政策、資金投入、法制、市場環境等方面給予支持。這説明什麼問題,政府對推動這項工作,實實在在地拿出一些舉措來,落實到工程建設上,而不是只靠大家去做。這就是政府研究産業、行業,通過産學研實現中國數字出版和出版業的信息化。
出版業的發展和科學技術的進步密切聯絡。中國歷史上造紙術、印刷術的發明使我國的出版長期領先於世界水平,為我國文化積累做出了歷史性的貢獻。當今的信息技術正在飛速發展,也為整個新聞出版業帶來了深刻的變化,技術革命突飛猛進。可以想見,隨著數字技術、互聯網技術的進一步推動、第二代互聯網技術的應用、3G手機的上市、數字廣播、電視電影的推廣、寬帶進入百姓家庭、新聞媒體和傳統傳播媒體不斷涌現,數字化多面性融合的出版,將會造就中國出版業再度輝煌的時代。我們希望通過大家的共同努力,五年後使我國的數字出版産業真正有所突破,有所進展。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