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閉幕的2007中國・大同國際投資合作項目洽談會熱浪持續,延續至4月3日,共有21個項目簽訂合作協議,總投資額達30.28億元人民幣。這是山西省大同市把今年確定為“項目攻堅年”的一項大的舉措,也是落實山西省委、省政府“作風建設年,狠抓落實年”的大舉措。
為什麼要進行項目攻堅?看4月18日《山西日報》刊登的全省11個地市排名中的其中一項:2006年大同市的經濟增長指數是第11位。去年,一個“5・18”煤礦事故就有深刻的經驗教訓。輝煌的“煤都”之下掩蓋著經濟發展的嚴重缺陷,煤炭産業佔全市工業增加值一半的畸重結構脆弱之極。
毫無疑問,資源型城市發展必須以經濟的轉型為途徑,轉型的“牛鼻子”就是項目建設。
項目建設的難點───破除“煤幹部”的“煤情結”
“煤炭幹部”長期養成的“惟煤意識”缺少抓項目的眼光,“煤老大”的位子讓一些幹部失去了抓項目的能力,“煤情結”致使抓項目的水平欠缺。這些恰恰是發展中的最大難題。
如何破解?大同市委、市政府為此以目標考核為抓手,推動全市項目建設。全市實行縣處級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年度目標考核以來,項目建設始終作為一項重點內容,權重佔縣區、開發區的25%-35%。此項內容的列入,改變了以往單純靠審批來管項目的做法,將幹部推向項目建設第一線,綜合檢驗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駕馭經濟工作的思路、知識、能力和水平。2006年市縣鄉三級黨委換屆中,“十五”項目建設發展較好的靈丘縣、南郊區等幹部多人得到提拔和重用。科學合理、獎懲分明的考核評價制度,在全市幹部,特別是縣區領導幹部思想上引起強烈震動。2002-2006年度,全市共考核生産建設項目526項,簽約項目29項;“兩區”開發項目44項,市縣區為民辦實事項目56項。
他們還對重點項目建設進行實時監控,全程管理。市考核辦牽頭,依託各責任部門逐步加大監控力度,加強督促檢查和協調服務,促進項目建設的制度化、規範化。首先責任部門監控。建立項目月自查、季分析、半年觀摩、年終總結的推進制度,隨時了解動態,及時溝通信息,掌握項目進度和投資完成份額及其他考核指標。其次重點監控。對列入“6656”工程和市政府為民辦實事項目進行重點監控。對投資完成、資金到位和工程形象進度以及新開工重點項目前期準備工作等情況,進行深入的督導檢查。
重點項目的發展,實現了投資規模擴張,保證了固定資産投資的持續快速增長。從2002年到2006年,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累計完成555.69億元,相當於“九五”期間投資總和的3.1倍,年平均增長28.26%。在投資拉動下,全市地區生産總值由2001年的196.18億元增加到2006年的405.95億元,年均增長13.58%;財政收入由2001年的16.77億元增加到2006年的75.15億元,年平均增長34.98%。
項目發展的方向───破“一煤獨大”之弊
因為煤炭,到大同談項目多與煤有關;因為煤炭,過去許多發展的項目以高能耗為主;因為煤炭,掩蓋著大同貧困縣,還有那些處於貧困線以下的人口,因為只看重煤炭,上規模的起到龍頭拉動作用的農業項目在這些縣裏少之又少……
項目攻堅,就是要攻過去那種靠煤“鉚合”的結構。按照調整結構的方向,初級煤産品的項目一步步地被剔除。當年産1500萬噸的塔山煤礦在建成之後才開始一步步走向循環經濟,今年4月6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簽署的位於左雲縣的馬道頭煤礦就不能不讓人刮目相看了。這一次,是北京、廣東、山西三家強勢煤電集團共建這一循環經濟園區,這不能不説是大同人思想觀念的一次大飛躍。
抓項目建設,嚴把考核關。嚴禁不符合國家産業政策的項目出臺,嚴格控制高投入、高耗能、高污染項目,杜絕縣區把已完成的項目列入當年計劃,從項目一開始就確保項目的高質量、高標準。對沒有取得環評許可、違法佔用土地的項目實行“一票否決”。因為這樣的決心下得早,其效果慢慢顯現出來:經過前幾年的硬性堅持,2007中國・大同國際投資合作項目洽談會上涉農項目較多,主要有肉牛養殖及深加工、珍稀野生食用菌栽培及加工、小雜糧加工、黃花貿易等。此外,簽約項目還包括大型倉儲物流基地、商務休閒會館建設、花崗岩板材加工、兒童服裝加工及新型幹法水泥生産等項目。翻開《大同市2007年重點續建、新建、前期項目表》,292個項目中,電力、工業、煤炭項目共161項(其中有13項是煤礦建設和技改項目),農、林、水、氣象共33項,城建環保項目共54項……由此看出,大同總體發展方向上,靠煤但不唯煤,穩煤但不單純靠煤,正在一點一點地融化“一煤獨大”的結構堅冰。
項目發展的終極目標──為民療“煤傷”
煤炭的重量太重了,普通百姓多年來享受不到煤炭帶來的利益。所見的是煤炭給大同帶來的災害:本就風大之地,還要吸食煤塵,本就位於盆地,電廠住在城區,二氧化硫的味道瀰漫其間……所看到的是一年年落後於其它城市的生存條件……百姓身心兩創傷。
能為百姓做的事有許多,但是大變化靠的是大項目的啟動。像去年啟動的趙家小村污水處理工程、山西合成橡膠集團污水處理及回收利用工程、大同市採煤沉陷區綜合治理工程、今年啟動的城市棚戶區改造工程、經濟適用住房及廉租房建設工程等……無不牽動著百姓的心。這些直接服務於百姓的項目,儘管沒有大額的財政收入,但這恰恰符合科學發展觀的要求。項目中的交通、水利、市政、旅遊、文教、房地産、賓館酒店全面開花。一批高危路段的路況得到較好治理,公路等級和通達能力得到提高;通信設施建設取得巨大成就,信息化水平不斷提高;水利工程進展順利,農業抗災能力明顯提高;人畜飲水解困工程,解決了58.4萬人、11.6萬頭牲畜的飲水困難。
抓好重大産業化項目和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建設,促進經濟結構的優化升級和經濟增長方式的根本轉變,是統籌城鄉協調發展、促進和諧社會建設的主要手段。各縣區依託企業,在項目上進行多元化投資和建設。列入國家級鎂業生産基地的廣靈精華化工集團,2004年銷售收入突破4億元,實現利稅收入4100萬元,對財政的貢獻佔到全縣財政收入的50%;2005年投資新科農牧肉羊基地建設,針對農業縣區特色,採用“基地+農戶”的方式,創造了“農民增收、企業增效、政府增稅”共同發展的新模式。南郊區引進的夏進乳業,帶動全區農民養牛1.6萬頭,每年養牛戶增收一萬多元。“為民辦實事項目”側重生態、文化、民生等領域,與人民群眾利益密切相關,在突出加快發展的同時,加大對社會事業項目、公用服務項目的投入。因為看得見、摸得著、當年見效,贏得人民群眾的普遍好評。(高劍艾 李登明 張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