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2008年進一步加大了推進文化惠民工作的力度,到明年將實現街道(鄉鎮)和行政村文化共享工程基層服務點的全覆蓋,這是記者昨天從上海有關方面獲得的消息。正在深入推進的上海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以各類便利的服務方式,為滬上從基層街道到偏遠鄉村廣大區域的百姓構建家門口的數字文化家園。
截止到2007年底,上海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已建成各級中心和服務點1050個,初步形成了覆蓋城鄉的四級服務網絡。其中市級分中心1個,區縣支中心19個,建在街道(鄉鎮)圖書館的基層服務點102個,行政村基層服務點641個,社區信息苑251個,建在市和區少年兒童圖書館、大學、高級中學、部隊、企業等的服務點共36個。目前申城的街道、行政村一級的服務點每年分別以50個、600個的速度在增長,全市計劃提前一年(即到2009年),實現街道(鄉鎮)和行政村文化共享工程基層服務點的全覆蓋。
“一站式”服務搭建共享平臺
2005年,上海提出的“一站式”服務資源共享模式正式實施後,許多信息苑(即基層服務點)每天上座率在75%以上,高峰時段還出現不同程度的排隊現象,深得青少年、中老年人等不同年齡層次社區百姓的廣泛歡迎。在此基礎上,去年8月,滬上再推農村文化共享工程基層服務點、農村數字電影播放點和農村信息苑“三位一體”的服務方式。上海圖書館作為全國文化共享工程省級分中心,負責提供文化共享工程數字化資源的配送和更新;市東方永樂數字電影院線公司按照國家“農村電影放映工程”要求,負責向行政村各基層服務點提供公益版權數字影片。同時,明確了村級文化共享工程基層服務點建設的設施設備要求,即每個基層服務點的場地使用面積達到60平方米以上,設置50個以上座位,設備配置為2台電腦終端、1台投影機、1台數字電影播放器、1套音響、1塊投影幕布、1台80G以上移動硬盤、1套計算機管理軟體及相關輔助設備等,確保了基本硬體的到位。
自建數字化資源形成特色
與此同時,資源配送也在有條不紊的落實中,並注重本地區資源的自建。市分中心上海圖書館採取了自建、協議授權和購買等方式對上海文化信息資源進行整合,目前已擁有國家中心下撥的千里馬視頻資源,上圖講座、上圖展覽、上海年華、數字美術館、數字音樂館等數字化資源,形成具有上海地方特色的數字化資源信息系統。其中已開放的千里馬視頻資源量已達597個,共有186.4GB的容量,並將視頻、音頻壓縮後形成適合於互聯網傳輸的格式,方便群眾瀏覽和獲取。市分中心還製作完成“千里馬”資源光盤136個品種,近7.5萬張DVD光盤,容量達到300TB,及時下發到各區縣支中心和街道(鄉鎮)基層服務點。
專業技術隊伍助推高水平服務
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的長足發展,自然也離不開優質的服務。在堅持服務內容公益、優質、多樣的前提下,各服務點的工作人員還針對不同年齡、不同群體,設計了許多特殊的服務項目與産品。例如,為未成年人制定“上海百萬青少年綠色網上行動計劃”,建立中小學生“校外數字課堂”;配合市政府實事工程開展“百萬家庭網上行”活動;為上海百萬70周歲以上老年人提供網上學習、醫療保健諮詢、健康講座等信息服務;開展失業困難人員勞動技能培訓,組織現場就業諮詢服務;提供文化、旅遊票務及公用事業“付費通”等便民服務。有的區縣還將服務送上門,如青浦區推進農村基層服務點建設,以“書香飄農家——新農村、新文化、新農民”讀書活動為載體,將文化共享工程的內容資源送到學校、社區、農村、部隊。
為使各級基層服務點工作人員熟練掌握技術,適應事業發展的需要,滬上每年都在加強專兼職人員的技術培訓工作。上海還要求各級文化主管部門要實行有效監管,建立工作績效評估體系,確保各項工作的鞏固、提高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