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1日,記者從國家測繪局紀念改革開放30週年座談會上獲悉,改革開放30年來我國基礎測繪建設取得纍纍碩果,基本建立了較為完整的測繪基準體系,測制更新了系列基本地形圖,目前1:5萬地形圖陸地國土覆蓋率達84%。
基礎測繪作為基礎性、公益性事業,為經濟建設、國防建設和社會發展提供基礎地理信息資源,也為測繪事業開展社會化服務奠定重要基礎。1997年,我國將基礎測繪列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年度計劃,基礎測繪事業獲得長足發展。
不斷改造傳統基準測繪體系。1982年建成1980國家大地坐標係,1985年建成1985國家高程基準和1985國家重力基準。20世紀90年代以來,建立了2000國家大地測量基準和2000國家重力基準。基於地心坐標係的新一代測繪基準體系取代了傳統的測繪基準體系。
測制和更新了國家系列基本比例尺地形圖。中國施測地形圖的比例尺系列為1:5000、1:1萬、1:2.5萬、1:5萬、1:10萬,這五種地形圖通稱為國家基本地形圖。改革開放前的1977年,1:5萬地形圖陸地國土覆蓋率為46%,2007年達到84%;1:1萬地形圖陸地國土覆蓋率從1977年的10%提高到2007年的47%;1:2000及更大比例尺地形圖基本覆蓋了全國城鎮地區。2006年,啟動我國西部1:5萬地形圖空白區測圖工程,計劃用5年時間完成我國西部約200萬平方公里1:5萬地形圖測繪任務,徹底改變我國西部部分地區長期以來沒有實測地形圖的狀況。
大力開展基礎地理信息數據庫建設,建成了全國1:400萬、1:100萬、1:25萬、1:5萬基礎地理信息數據庫和國家大地測量數據庫,全國30個省(區、市)開展了1:1萬基礎地理信息數據庫建設等。
精確測定了珠穆朗瑪峰新高程8844.43米;為我國歷次南北極科學考察提供了測繪保障;完成了10條陸地邊界的勘界測繪,首次全面完成了省級、縣級共約48萬公里行政區域界線的勘界測繪等。(記者 丁全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