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商務部在北京召開專題新聞發佈會,商務部産業司司長張驥、商務部外資司副司長孫鵬介紹我國機電産品出口、當前吸收利用外資等情況。新華社記者 邢廣利 攝
7月30日,商務部召開專題新聞發佈會,機電和科技産業司司長張驥、外國投資管理司副司長孫鵬出席發佈會,重點介紹當前我國機電和科技産品出口、加工貿易情況以及吸收利用外資情況,辦公廳副主任沈丹陽主持。實錄如下:
沈丹陽:各位記者朋友,大家上午好。最近一段時間以來,大家普遍關注我國經濟形勢的發展變化,包括商務部所主管的外貿、外資、對外投資等各方面工作。7月15日,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姚堅在例行發佈會上曾簡要向大家介紹了今年上半年商務工作的總體情況。應媒體朋友的要求,今天特別邀請商務部機電和科技産業司張驥司長以及外資司孫鵬副司長兩位同志,向大家詳細介紹有關機電和科技産品出口、加工貿易以及利用外資情況,並回答大家提問。
首先請張驥司長發言。
張驥:謝謝各位媒體朋友長期以來對機電和科技産業司工作的支持和幫助。今天非常高興有機會簡要地和大家做一個交流。機電産品是佔我國份額最大的一類商品,無論是存量,還是增量的佔比都在一半以上,今年1-6月份機電産品出口占外貿出口的比重達到58.8%,機電産品進出口的走勢變化基本上是我國對外貿易的晴雨錶。加工貿易是涉及沿海,還包括部分內地的重要的貿易方式,這也是我們司的業務。下面,我就機電産品和加工貿易這兩類,一種是産品、一種是貿易方式的情況給大家作一個介紹。
總體上講,受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我國機電産品和加工貿易受到了嚴重衝擊。在經歷了前期自由落體式的下降以後,目前跌勢有所緩解,處於低位振蕩的態勢。按照海關的統計,1-6月份,全國機電産品的進出口是5149.1億美元,同比下降21.3%,跌幅小于全國外貿速度的2.2個百分點。其中機電産品的出口是3066.8億美元,同比下降21.2%,降幅比全國外貿出口的平均水平要少降0.7個百分點;機電産品的進口是2082.3億美元,同比下降21.5%。現在機電産品出口在外貿産品當中的佔比上升到58.8%,加工貿易的出口占全國出口的比重是48%。加工貿易進出口額,1-6月份的統計是3818.3億美元,同比下降25.1%,其中加工貿易的出口是2501.8億美元,同比下降22.3%,進口是1316.6億美元,同比下降29.9%。
高新技術産品出口以加工貿易為主要方式(85%左右以加工貿易方式出口)、以外商投資企業為主體、以IT産品為主要産品。1-6月份進出口2842.7億美元,下降22%,出口1543.2億美元,同比下降21.3%,進口1299.5億美元,同比下降22.9%。
通過對1-6月份出口情況的分析和初步得出的結論,我們概括有五個方面的看法:
第一,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機對機電産品和加工貿易的出口造成了嚴重的衝擊。從1985年到2008年,我們的機電産品的出口年均速度是30%,一直處於高增長的階段。今年以來,包括去年四季度開始,速度開始明顯的減緩,出現了垂直下落的情況。這個嚴重的衝擊主要體現在下面幾個方面:一是出口增速方面,出現了二十多年來首次負增長,而且跌幅比較大。1985年-2008年,我國機電産品出口的平均速度是30.9%,高新技術産品出口的平均速度是33.5%,加工貿易的平均速度是25.9%,從去年年底開始出現負增長,今年1-6月份都是負的,分別為-21.1%、-21.3%、-22.3%。二是從出口市場看,主要的出口國家和地區是全面下跌的態勢。三是從大類商品看,基本上覆蓋主要的商品,1-6月份家電及消費類電子、航空及零部件、金屬加工機床、汽車及零附件、自動數據處理設備、通信設備、集成電路、工程機械、農用機械等九大類商品出口都是下降,分別下降22.4%、35.8%、31.3%、38.5%、21.9%、14.4%、17.7%、21.5%和18.3%。這樣的情況過去從來沒有遇到過。四是從貿易方式看,一般貿易和加工貿易同時出現大幅度的下降。1-6月份我國機電産品一般貿易的出口是902.4億美元,這主要是以民營國有企業為主體,到第三世界國家居多,下降23.7%,加工貿易出口1966.5億美元,同比下降22.3%。
第二,國際金融危機對出口的影響仍在持續,但是從6月份開始出現一些積極變化的跡象。一是按照海關的統計看,機電産品出口已經連續8個月負增長,跌幅在20%上下,收窄的趨勢不是特別明顯。從加工貿易角度看,從6月份進口的增長情況看,降幅有所收窄。大家都知道,這次經濟危機的影響首先是虛擬經濟逐步向實體經濟擴散,對我們國家來説,首先是對加工貿易方式的影響,從沿海往中西部逐步傳遞,從車間型的企業受影響最大,然後向工廠型、營銷型的企業傳遞。現在回穩或者收窄的情況也是這樣倒過來的,也有一個傳遞過程,原來受影響最早、最大的,目前收窄的情況比較明顯。加工貿易當月的進口與後兩三個月的出口有非常顯著的正相關的關係。1-6月加工貿易的進口降幅是逐步收窄的,1月份是-48.3%、2月份 -29.7%、3月份-28.9%、4月份-27.4%、5月份-27%,6月份是-19.7%,預示下一步加工貿易出口跌幅會有所趨緩,但是一般貿易還不是太明顯,但這也是一個信號,還有待觀察。二是從企業訂單情況看,據汽車、家電、機床、機械等14個行業協會反映,現在企業的困難還是外需萎縮的問題,訂單全年會降幅在20%甚至更多。三是從目前參加國際展會的情況看,採購商大多是持觀望的態度,我們對國際和國內展會情況進行了跟蹤了解,現在成交的情況和往年比也是下降20%左右。
第三,目前外貿遭遇的這些困難是內外因綜合作用的結果。很多問題即使沒有這場危機也遲早會到來,是外因通過內因放大了它的衝擊力,這是我們對機電産品和加工貿易的一個基本看法。雖然有國際需求萎縮的情況,但是也與我們粗放的增長方式、結構性的長期積累的問題相關的。從主體上看,明顯的對車間型的企業、兩頭在外的,對工廠型的衝擊相當大,對於真正營銷型的企業兩頭都能延伸出去,研發甚至自己有品牌,對於這樣的影響相對比較小,應對的主動性比較強。我們感覺到沒有核心競爭力,沒有自己的營銷網絡做支撐,沒有自己的自助品牌影響力,靠數量、靠低成本擴張起來的龐大製造能力支撐的出口能力的基礎是不牢的。
第四,機電産品出口的比較優勢仍然存在,如果應對得當,前景十分廣闊。可以從幾個方面都印證了這一點:
一是機電産品需求比較大,現在談出口首先要有需求,沒有需求既談不上增長,也談不上結構。我們認為機電産品依然是世界貿易當中最主要的組成部分和推動力量。現在機電産品佔世界貨物貿易的比重已經從1989年的30%上升到42%,而且層次非常多,適應不同類型的企業開拓。所以我們在這個方面覺得是有空間的。
二是從國際産業轉移方面來講,目前國際産業轉移的總體趨勢不會發生根本的改變,中國承接轉移的綜合優勢不是一般國家能夠比擬的。現在到越南去的、到緬甸去的都有一些回歸,因為還是要靠綜合的優勢。
三是從市場份額看,雖然對歐美我們出口市場的增速是在下降的,但是市場份額是穩中有升的,按照美國海關統計,1-4月份美國從我國進口機電産品佔它的進口機電産品的比重是25.1%,比去年同期上升了4.1個百分點。歐盟1-3月份的數據,我們機電産品佔它進口機電産品比重的28%,上升了1.7個百分點。
四是從自身的動力來看,中國機電産品的競爭優勢依託的是産業,我國的機電工業具有比較強的優勢,配套體系很完整,而且在原材料、物流、基礎設施各方面都比較完備,從低端到高端的産業集群也比較完整。尤其是我們的成套設備,大型單機都具有資金密集、勞動密集、技術密集的複合密集型的特點。在應對這場危機當中,訂單不降反升,我們現在了解到已經簽完合同的,只要中國帶資出去,就有1000億美金,還有1000億美金的項目正在跟蹤洽談。
五是從政策環境來説,現在國家採取了支持出口的政策,效果也是明顯的。
第五,支持機電産品和加工貿易增長的政策效果正在逐步顯現,發揮重要作用。機電産品出口退稅率五次提高,現在恢復到17%的機電産品已經佔到所有機電産品的70%;國務院批准了“421”專項,支持成套設備出口。目前我們在手的71家企業1028億美元,都已經簽訂了正式合同,項目數是391個,國別85個,電力設備佔29.8%、通信設備佔25.5%、石化設備佔23.1%、鐵路裝備佔8.3%、冶金裝備佔4.6%、建材裝備佔2.4%,其他的4.8%,這些都具有非常強的優勢,都在國際公開競標當中我們中標的,而且是直接和發達國家的公司競爭得來的。這個産品還有一個特點,不會有任何貿易摩擦,而且帶來的還是感謝。一個月前,在人民大會堂,巴西裏約熱內盧的州長感謝中國人民,把動車組出口給他們,質量非常好,價格合理。
加工貿易方面的政策,現在也是按照國務院的“保增長、調結構”的總體部署,和有關部門及時出臺了加工貿易的政策調整的措施,極大地緩解了企業的壓力、改善了環境。去年底暫停了加工貿易限制類商品保證金臺帳“實轉”,並將1730個輕紡類商品從加工貿易限制類目錄剔出,涉及加工貿易出口300多億美元,減少加工貿易企業的資金佔壓200多億人民幣,而且穩定了企業的預期。此後,我們又兩次發佈公告,將106個不屬於“兩高一資”的10位海關編碼,從加工貿易禁止類目錄剔出。另外,對加工貿易企業內銷提供便利化,降低了內銷的緩稅利息率,由原來的6.12%,降到現在的3.6‰,對企業來説也減輕了很大的資金壓力。再有就是對出口加工區保稅物流的功能進行了拓展,現在對企業來説,在出口加工區裏不僅能夠搞加工,而且可以實現保稅物流、配送等諸多方面的功能,對企業來説是非常的利好消息。
我們和美國順利簽訂了《中美關於經驗證最終用戶現場訪問問題的換函》,就是VEU的問題,為雙邊的高技術交流奠、了一個很好的基礎。總之,現在在政策方面,從保險上、從融資上、從出口退稅率、從貿易便利化上、從開拓市場,以及應對貿易摩擦方面,我部和有關部委一起共同努力,使企業的經營環境明顯改善,並取得了積極成效。
沈丹陽:下面請孫鵬副司長介紹外資方面的情況。
孫鵬:大家早上好。我先簡要介紹一下今年以來我國吸收外資的情況。今年上半年中國吸收外資繼續呈現下降的走勢。1-6月,全國非金融領域吸收外商直接投資設立企業1.04萬家,實際使用外資430.1億美元,同比分別下降28.4%和17.9%。同期,全國金融領域實際使用外資15.01億美元,同比下降48.3%。
從外資的産業分佈來看,服務業領域下降幅度比較大,製造業下降的幅度要低於全國平均水平。1-6月份服務業實際使用外資同比下降27.7%。房地産領域實際使用外資的下降,是服務業外資的大幅度下滑的主要原因。1-6月份製造業實際使用外資同比下降10.1%,下降幅度小于全國平均水平7.8個百分點。但是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專用設備、通用設備、交通運輸設備製造這些資金技術密集型的産業實際使用外資的降幅受到的影響更大一些。它們的降幅分別是13.9%、16.1%和28.3%,高於製造業的平均降幅4個、6個和18個百分點。
從外資的區域分佈來看,中部地區下降最多,西部地區次之,東部地區情況要比中部和西部好一些,下降幅度低於中西部。1-6月,中部地區實際使用外資下降31%,降幅比全國高16.2個百分點,佔全國總量的比重為6.4%,同比下降1.6個百分點。西部地區實際使用外資下降26.5%,降幅比全國高8.6個百分點,佔全國比重為6.6%,同比下降約1個百分點。
從外資的來源地來看,主要投資來源國和地區對華投資普遍下降,按累計對華投入金額計算的前十位國家和地區中,有七個國家和地區對華投資出現下降,其中香港、台灣、新加坡、美國、韓國、英國等六個國家和地區降幅超過兩位數,日本對華投資下降7%,荷蘭、法國、德國分別增長34%、8.8%和1.3%。
從外資的進入方式來看,外資並購所佔比重略有所上升。1-6月,我國共批准外資並購項目329個,下降25.9%;實際使用外資金額10.3億美元,下降1.4%,但佔全國總量的比重,為2.4%,相對提升了0.7個百分點。
從銀行業吸收外資的情況來看,剛才已經介紹了,銀行業吸收外資下降幅度比較大,上半年實際使用外資14.1億美元,同比下降45.7%。
儘管我剛才介紹的上半年的外資情況數據都不是太好。但是從6月份的情況看,出現了一些比較積極的跡象。6月當月,我國實際使用外資下降6.76%,下降幅度已經明顯收窄,而且當月合同外資自今年以來首度出現正增長,這是一個比較積極的現象。
具體來看,6月當月,外商投資的主要領域,如製造業實際使用外資和合同外資都出現了同比正增長,我國吸收外資的主要地區--東部地區實際使用外資下降僅4%。一些重點的對華投資的國家和地區投資大幅度回升,如美國、日本、韓國、德國和台灣省都出現了同比增長。
從外商投資企業的運營情況來看,上半年受金融危機的影響,外商投資企業經營遇到了比較大的困難,今年以來企業的利潤水平、進出口下降比較明顯,工業産值有所下降,但是外商投資企業出口占工業産值的比重仍大大高於全國的平均水平。此外,外商投資企業繳納的稅收實現了增長,佔全國稅收比重也有所提高。
從國家級的經濟技術開發區的發展情況來看,全國54個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上半年實際使用外資金額96.7億美元,同比下降1.92%,下降幅度低於全國平均水平。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在吸引外資方面情況要好于全國,國家級開發區外商投資集聚地的作用進一步得到體現。同期,國家級開發區區內外商投資企業的工業産值、繳納的稅收和進出口各項經濟指標也都好于全國水平。
我再簡單介紹一下上半年我國服務外包産業的發展情況。上半年服務外包産業的發展和整個外資走勢完全是相反的,一直呈現比較良好的發展勢頭。上半年,全國新增服務外包企業1406家,新增從業人員29.7萬人,其中新增的大學畢業生從業人員23.9萬人,新增加的經過培訓後從業的人員10.1萬人。上半年服務外包企業承接國際服務外包合同執行金額25.6億美元,同比增長32.5%。截至今年6月,全國共有6673家服務外包企業,從業人員121.5萬人,其中大學畢業生從業人員98.9萬人,經培訓後的從業人員29.6萬人。從2005年以來,累計承接國際服務外包合同執行金額135.1億美元。
沈丹陽:下面兩位司長將回答大家的提問。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第一個問題請問張司長,關於大型成套機電産品出口的支持政策,您剛才提到的“421”專項1028億資金,請問後續是否還有財政資金的支持?以及71家企業的所有製成份能否介紹一下?比如有哪些具體的企業,國有企業佔多少?民營企業佔多少?第二個問題請問孫司長,6月份FDI已經是降幅收緩,據你長期從事外資管理的經驗,請預測一下今年下半年什麼時候會出現同比再增長的趨勢?
張驥:首先我要説明一點,這個資金不能叫做財政資金,“421”是一個出口信用保險額421億美元。出口信用保險公司作為政策性的保險機構,按照國際規則評定項目的風險,在風險可控或基本可控的前提下,願意給大型成套設備出口提供出口信用保險。之後再與各類銀行協商融資。目前這個資金即使超過的話,國家也明確比照這個方式執行。這個模式,我個人理解是“帶資創造外需拉動內需的模式”,這是符合保增長的,也是雙贏的模式。國外很多國家有這種需求,但是目前流動性的短缺沒有資金,短期有困難,中國提供幫助,給予一個遠期付匯的方式,讓他10年甚至12年以上付款方式,就變成了很現實的有效需求,我們企業是“帶資”參與競爭,中標以後,機構保險,各類銀行按照商業運作來提供融資,然後企業按照這個方式去履約,因此不是財政資金的問題。
第二個關於企業性質的問題,從我們司的角度,已經不太注重是國有、民營、外資或者是股份制,各類企業都是國民待遇,所以沒有太細分企業性質。這71家都是具有相當競爭能力、擁有核心技術的大中型企業,裏面很多也是上市公司,這裡面獨資的成份比較少。
大型成套設備出口是下一步的發展趨勢,金融危機造成歐美需求萎縮同時,實際上第三世界新興經濟體的需求仍然是旺盛的,雖然目前缺乏資金,但是長期來看這都是有效的需求,是很可貴的終極需求。我們這時候採取這種模式,能夠使我們的企業發揮優勢,同時也滿足了對方的需要。
孫鵬:坦率地説,對下半年吸收外資做出預測是很困難的事情。因為從去年10月份到目前為止,中國吸收外資已經持續很長時間下滑。下滑的主要原因還是外部環境的變化,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導致了中國吸收外資的下滑。下半年如果國際的金融環境沒有一個比較大的變化甚至持續低迷,中國吸收外資肯定會面臨更大的困難。因此,下半年我國吸收外資的趨勢首先取決於外部環境,取決於主要投資國和地區的經濟狀況,另一方面,主觀上也取決於各級政府所做的工作、採取的應對措施。如果下半年國際經濟環境好轉,在各級政府有效應對和努力工作的情況下,吸收外資下降的趨勢、下降的幅度會有所減緩。
新華社記者:第一目前製造業相關的貨物貿易出現連續下滑,但我們發現我國服務外包産業卻具有一定潛力,出現較好的增長勢頭。請問商務部認為背後的原因是什麼?目前,國家及商務部等有關部門出臺了哪些政策扶持這個産業發展?第二個問題,歐盟昨天對我國的鋼管採取徵收懲罰性關稅的措施,請問張司長這個決定會對我們行業産生什麼樣的影響?
孫鵬:我先回答關於外包的問題。服務外包産業目前是快速增長的新興的産業,也是國際服務領域産業轉移的非常重要的內容,在經濟發展過程中也是很重要的産業引擎,中國非常重視服務外包産業,上半年我國服務外包合同執行金額增長30%多,而且一直以來增幅都持續在25%以上。服務外包産業增長的原因,我想主要有三個方面:第一,我們國傢具有承接服務外包、發展服務外包産業的一些要素條件和優勢,比如説我們有很好的基礎設施、有良好的投資環境、有一定的國內市場的需求、有一定的人才的基礎;第二,從中央到地方各級政府都對外包産業發展高度重視,都認為這是調整産業結構、擴大就業特別是高素質人員就業的重要方面,因此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極大地支持了服務外包産業發展;第三,在金融危機的背景下,跨國公司為應對危機、降低成本、提高競爭力,客觀上也把非核心的業務向外轉移,這為服務外包産業的發展提供了客觀的條件。基於這樣一些因素,我們希望中國能夠抓住機會,把我們的服務外包産業儘快發展起來。
關於服務外包産業的支持政策,今年商務部會同國家有關部門制訂了一些具體的政策措施。我簡單向大家介紹一下,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稅收政策方面,在全國20個服務外包示範城市,對符合條件的外包企業適用15%的企業所得稅稅率,對離岸服務外包業務收入免徵營業稅,對職工教育經費按不超過企業工資總額8%的比例,在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這樣一些稅收的政策對服務外包産業發展有很大的支持作用。
第二,勞動工時政策方面,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下發通知,允許20個示範城市的服務外包企業實行特殊的勞動工時。
第三,人才培訓方面,對符合條件的服務外包企業或者培訓機構,每新錄用或者培訓一名大學生,而且簽訂一年以上勞動合同的,中央財政分別給企業不超過每人4500元、培訓機構每人不超過500元的具體財政支持。
第四,在電信便利化方面,工信部出臺了具體辦法,完善電信基礎設施建設,提高電信服務效率。
第五,在通關便利化方面,海關總署出臺了相關政策,給予服務外包企業相應的通關便利。
這樣一些政策對我國的服務外包産業發展都會起到比較大的促進作用。
張驥:我們注意到金融危機爆發後,各國的保護主義措施在增加,保護主義正在抬頭,目的就是自救自保。中國政府是明確地反對貿易保護主義,嚴格按照WTO規則在開放的情況下共同競爭,這樣經濟復蘇才能更快。歐盟採取反傾銷措施將使我們企業增加成本,難以進入,帶來了很多損失,尤其是簽了合同,有長期關係的,影響更直接。關於這個問題,我部公平貿易局他們具體參與應對。作為政府部門,我們一是表示反對,對任何形式的保護主義我們都是反對的;二是我們將會積極按照WTO有關爭端解決機制、有關規則來積極應對。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張司長剛才提到機電産品現在主要問題還是外需萎縮,您相信還有很大的增長潛力,那麼您是否認為國際金融危機結束之後我國機電産品的出口還有望回到之前30%的平均增長速度,還是説這樣的調整會是更長期的過程?我們怎麼樣來做結構調整的工作?孫司長剛才您提到服務業的外資下降比製造業的幅度更大,這是不是主要由於房地産這樣一些主要服務行業外資下降比較大的原因,商務部是否建議在類似房地産這樣的行業採取一些特殊的鼓勵外商的措施或者放寬之前的一些限制?
張驥:機電産品在過去近25年來實現了30.9%的高速增長,但如此速度是難以為繼的。因為我們感覺到這個速度主要是兩個力量推動的,一個是內生的力量,這個反映在2000年之前。二是外來的力量,2002年我們出口超過2000億美元後,在高基礎上,增量是一年一千億美元,這是國際轉移的結果,轉移帶來了突飛猛進,突飛猛進帶來了很多後果,包括環境問題、土地問題,同時也有貿易摩擦的問題、外匯順差問題。今後,內生質量不足以支撐這樣高的速度,後面的轉移也不足以支撐這樣高的速度。
第一,我認為國際需求不會像過去那麼大了。最近五年,歐美金融擴張帶來的需求,我認為會回落到正常水平,需求的回落會傳遞給第三世界和新興經濟體,石油、礦産資源的價格回落到正常。第二,國際産業轉移方面也不會繼續保持那麼迅猛的勢頭。第三,今後的增長是靠生産方式的升級,生産結構的轉變。我國52類機電産品出口量已經世界第一了,佔比大多在15%-30%。另外,我們更需要質量,目前要依靠轉變增長方式為國民福利多做貢獻,不管是出去多了還是少了,主要是換來了什麼?我們覺得應該換來更多的利潤,而不僅僅是一個總量。
同時我們也應看到我們的比較優勢仍然明顯,前景廣闊,仍然會保持一個比較高的速度,不會是30%,但是我個人認為肯定高於GDP、高於世界貿易的平均水平,也要高於外貿出口的平均水平。總之,我認為會回落,但是仍然處於較高的水平。
孫鵬:外商投資的房地産企業是我們國家房地産行業的組成部分,它的發展和整個行業發展是密切相關的。對於房地産領域外資下降問題,商務部和其他有關部門對這個情況一直密切關注,也在進行調研。目前商務部對房地産並沒有什麼特殊的限制措施,我們會按照現有的産業政策引導外資在房地産領域的投資,同時也會規範房地産領域的投資和外商投資房地産企業的發展。
國際商報記者:在採訪中有專家説對於發展中國家和欠發達國家,我們的機電産品尤其是成套設備是佔有優勢,但是在下半年隨著經濟復蘇,這些國家會覺得我們的機電産品佔了他們的市場份額,因此有專家預測在下半年我們機電産品出口在發展中國家會遇到大量的貿易摩擦,請問您對此怎麼看?另外有一個問題想問孫司長,你剛才説6月份當月外資降幅收窄,製造業實際利用外資情況和合同資金情況環比都出現增長,您介紹了東部地區增長4%,可不可以介紹一下中西部地區的情況是怎麼樣的?另外,重點國家美、日、韓、德、台灣同比也出現了增長,他們的投資是增加的嗎,或者説他們是新增的投資還是後續追加的投資?
張驥:我認為和發展中國家也好、新興經濟體也好,我們大型成套産品會不會産生摩擦?會不會産生利益衝突?當産品是互補性的,給它帶來好處的時候,更多是歡迎。我們的機電工業與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相比較,具有一定競爭優勢,決定我們與發展中國家産生衝突的可能性較小。我們在發展中國家主要是和發達國家的大企業在競爭,在質量、售後服務各個方面能夠保證的前提下,對他們來説價格就是對他們最大的好處,而中國這方面剛好具有優勢。我個人認為,凡是技術密集、勞動密集、資金密集這種複合密集型的産品,中國在相當長的時間段裏面都是具有不可扼制的競爭力,而且衝突是相對小的。
孫鵬:6月當月東部地區情況好一些,實際使用外資只下降了4%,中部地區實際使用外資下降27.3%、西部地區下降12.9%,所以中部、西部降的幅度比東部要大。由於外資在中國的地區分佈是不均衡的,80%以上的外資都聚集在中國的東部地區,所以東部地區下降幅度減緩,對整個外資影響比較大。
關於主要國別新增的投資,這些投資都是外商直接投資(FDI),其中既有對新設立的企業的投資,也有對原有企業增資。我們公佈的所有數據都包括這兩部分,隨著外資不斷擴大,老企業增資的比重也越來越大了。
中國國際廣播電臺記者:之前商務部的新聞發佈會上曾經透露過為了擴大外資規模,商務部會同有關政府部門正在研究一些支持政策,請問這個政策具體會在什麼時候出臺?涉及的內容和方向能否透露一下?
孫鵬:正如您所説,我們部新聞發言人在此前新聞發佈會上已經介紹過,為了穩定和擴大吸收外資,商務部會同有關政府部門要研究一些支持政策,但是目前為止這項工作還在進行之中,所以具體內容還不太方便對外公佈,時間也還沒有明確,但是這個工作一直在積極的推進當中。
人民網記者:請問張司長,機電産品的出口已經佔到外貿進出口的半壁江山,您認為這種情況今後還會持續嗎?剛才你提到70%的退稅,有可能實現100%的全額退稅嗎?你剛才提到如何應對外部,那麼內部調結構會有什麼樣的措施?第二個關於外資的問題,請問孫司長,機電産品、加工貿易、出口這幾個方面,國家都出臺了很多鼓勵的政策,無論是全部的出口還是機電産品的出口,還是加工貿易,外資都是佔大部分的,所以我們出臺的這些促增長政策,是不是説外資從這些政策中受益更多呢?中國曾經一再表示將進一步放開外資的審批,但是也有一些擔憂,如果我們放開,是不是會導致一些熱錢的流入更容易。因為現在我們需要保證外資規模,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吸收外資的質和量的矛盾可能會比以往更加突出,在穩定規模的同時,如何保證外資流入的質量呢?
張驥:機電産品佔半壁江山持續十多年了,而且現在穩中有升,這反映我們國力在提高、機電産品水平實力也在提升,應該説是一個方向。和其他發達國家相比,其機電産品的佔比在55%或者更高,日本出口結構當中機電産品佔70%以上,而且已經持續了20多年了,最高年份達到85%。所以,我們向城鎮化、工業化邁進,在大量農村富餘勞動力轉化過程當中,很重要的指標就是外貿結構的調整,機電産品佔比的提升。所以,無論是內在動力還是國際經驗都表明,這個比例還有很大的空間,還會繼續向好的方向發展。而且從目前的産業實力、規模甚至包括産能過剩的情況看也有這種必要性。
如何應對是我們目前最應該思考的一個問題。現在外貿要轉變增長方式,要結構性調整,轉型升級,非常重要的是夯實我們的微觀基礎。在企業資質方面,應該適當做一些調整。我們現在正在對一些技術含量高、與生命財産安全有關聯的特殊産品的經營主體做適當調整,包括汽車、摩托車、鐵路機車等。我們還要支持企業大力培育營銷網絡。另外,要大幅度地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能力,我們覺得惟有核心競爭力,才能使我們的産品結構、産業結構升級,能夠持續發展。
孫鵬:剛才你提到在加工貿易和機電産品進出口中,外資的確佔了較大比重,看來你對外資的情況比較熟悉。中國加入世貿組織之後,按照世貿組織的要求,同時也按照中國建設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目標的要求,對在中國境內設立的各類企業,越來越多采取同樣的政策,不會再按照所有制不同,制定不同的政策。外商投資企業是在中國註冊的企業,對其頒發的是中國的營業執照,它是中國企業的一部分,都有公平平等的發展機會,這是未來政策的趨勢,只要是中國企業,只要對當地經濟發展起到促進作用,國家相應的政策都會享受。
第二個問題談到外資審批的放開,實際上放開並不一定很準確,最近商務部對審批權進行了一些調整,但主要是把審批權下放給了地方,由地方負責更多的審核工作,但是審核標準並沒有改變,只是執行部門發生了變化,因此這樣一個變化在市場準入上並沒有大的變化。在穩定擴大吸收外資的過程中,我們一直都要處理好幾個關係,剛才你提到了質和量的關係,我提到的穩定和擴大吸收外資,並不是一個單純的量,而應該是有質的量,能夠對中國經濟發展起到促進作用的有質的外資的量,在這個基礎上我們希望中國吸收外資規模應該穩定和擴大。但是光有質沒有量也不會對經濟有很大的促進作用。所以,穩定擴大吸收外資,既包括量的內容,也包括質的內容。從管理上來説,政府行政也是兩方面,一方面按照法律法規對企業進行管理,另一方面從要從促進企業發展、提供便利化的角度為企業提供服務,要處理管理和服務的關係,如果把這兩個方面的關係都處理好的話,你所擔心的一些問題會得到有效的管理和控制。
沈丹陽:非常感謝兩位司長,感謝各位記者朋友,發佈會到此結束。
商務部通報2009年上半年商務工作情況並答記者問
2009年7月15日,商務部召開例行新聞發佈會,新聞發言人姚堅發佈新聞並回答記者提問。實錄如下:
姚堅:歡迎大家出席今天的新聞發佈會。首先,向各位通報今年上半年商務工作有關情況。今年以來,為克服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黨中央、國務院採取了一系列宏觀調控政策,保持了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在擴內需、穩外需政策作用下,儘管進出口還在下降,但我在主要出口市場份額有所上升,利用外資和對外投資合作出現向好跡象,國內市場銷售保持較快增長。詳細>>>
當前商務形勢系列述評之六
充分發揮吸收外資對保增長的積極作用
商務部外國投資管理司
一、我國吸收外商投資面臨嚴峻的形勢
自2008年10月以來,隨著美國次貸危機發展為國際金融危機,我國吸收外商直接投資已連續7個月下降,這是自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以來吸收外資首次全面下降。今年1-4月,全國新設立外商投資企業6241家,實際使用外資276.7億美元,同別分別下降34.2%和21%。儘管今年前3個月實際使用外資金額一度出現降幅逐月收窄現象,但到4月份,月度實際使用外資降幅再度回到22.5%。當前,我們面臨的內外部環境存在較大不確定性,吸收外資情況短期內實現恢復性增長有一定難度。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