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大家濟濟一堂,匯聚在重慶這個充滿了歷史文化傳統和創作氣息的新興城市,共同探討藝術創作和藝術精品涌現的規律,共商文藝發展大計,意義深遠。首先,我代表文化部黨組,向出席此次會議的作家藝術家和文化戰線的領導同志們致以親切的問候和真摯的謝忱,衷心感謝重慶市委、市政府,重慶市文化廣播電視局為我們這次會議所做的精心的籌備工作,預祝這次會議開得成功,開得圓滿。
今年是新中國六十華誕。對文藝發展史而言,新中國成立後的60年,我們經歷過不懈的探索,艱難的跋涉,取得過輝煌的成績,也經受過嚴重的磨難,既有成功的經驗,也有沉痛的教訓。在慶祝新中國成立60週年之際,我們認真、深入、細緻地回顧和總結了60年來我國文化發展所走過的歷程。從成就方面來講,新中國建立之後,在繼承自五四運動以來革命文藝逐步形成的光榮傳統的基礎上,在向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國家學習借鑒的條件下,新中國文藝發展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階段。黨和政府確立了“二為”方向和“雙百”方針,建立了嶄新的文藝管理體制,組建了黨領導的文藝隊伍,團結了新老文藝工作者一起耕耘。新中國文藝事業的初建時期,是一個前所未有的、欣欣向榮的、充滿了革命主義理想的、朝氣蓬勃的時期,那個時期也是新中國文藝創作的繁榮時期。僅就文藝創作而言,在“文革”前的17年,就創作出了一大批膾炙人口、堪稱傳世的精品力作。諸如郭沫若、老舍、田漢、茅盾、巴金、艾青、曹禺……那些偉大的名字,人民不會忘記,共和國不會忘記,歷史不會忘記。儘管他們的成就各異,藝術門類不同,但他們擁有一個共同的隱形墓誌銘,那就是“人民的文藝功臣”。只要我們回味一下《紅旗譜》、《青春之歌》、《紅岩》、《林海雪原》、《創業史》、《艷陽天》,等等;只要我們再吟誦一次艾青的詩、臧克家的詩、郭小川的詩、賀敬之的詩、聞捷的詩……只要我們再觀看一遍《茶館》、《蔡文姬》、《雷雨》、《霓虹燈下的哨兵》、《十五貫》、《龍須溝》……每當我們讀到這些,我們就會感動,就會陶醉,就會不僅為這些精品驕傲而且為這些力作拍案叫絕。新中國建立後的前30年,為我們後來改革開放30年文藝事業的大發展打下了重要的基礎。
從經歷的曲折來講,自1957年之後,由於黨和政府指導思想上“左”的傾向的發展,“不能不影響到藝術的發展”,在藝術創作的指導思想上,“以階級鬥爭為綱”“為無産階級政治服務”成為主旋律,逐漸被強調到絕對的地步;對文藝工作者這一知識分子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不是作為無産階級隊伍的一部分,而是作為教育、改造甚至批判的對象;在文藝創作的風格上,政治標準第一,多樣化被取消,被禁止;正常的文藝批評基本上被大批判所替代,動輒“上綱上線”。即便如此,到“文化大革命”前夕,整個文藝戰線仍被認為是一條又粗又黑的“黑線”“專了無産階級的政”,導致在“文化大革命”中文藝界在劫難逃,受害最深、損失最重。
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實現了黨和國家工作重心的轉移,拋棄了以階級鬥爭為綱的錯誤路線,確立了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實行改革開放,實現了偉大的歷史性轉折。這一轉折也開啟了我國文藝發展的歷史新紀元。以鄧小平同志1979年在第四次文代會上講話為標誌,文藝發展真正迎來春天,進入了一個全新的歷史階段。第四次文代會最重要的意義就是撥亂反正,結束了過去在文藝指導思想上的錯誤,文藝發展真正回到了馬克思主義的發展道路上。改革開放30年來,文藝發展最大的變化,是不是有這樣幾個方面:一是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撥亂反正,把思想觀念從過去長期“左”的束縛和禁錮中解放出來,把思想統一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上,把思想統一到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理論、基本綱領、基本路線、基本政策上,把思想統一到科學發展觀上;二是在堅持“二為”方向、“雙百”方針的前提下,改革開放新時期給作家藝術家以充分的創作自由,文學藝術真正出現了弘揚主旋律與提倡多樣化相統一的嶄新局面,最近雲山同志在文學創作座談會上的講話中深刻地講述了這樣一個道理——弘揚主旋律與提倡多樣化;三是文學藝術走出象牙塔,真正走進生活、走進百姓,在記錄時代發展、見證歷史巨變、弘揚民族精神方面發揮了獨特作用,現在,我們的文藝生活已經成為廣大人民群眾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而我們的供給遠遠不能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這種需求像火山迸發一樣具有巨大的能量;四是創作活力更加旺盛,不斷進行藝術創新、文化創新,到現在無論是新的藝術門類、新的藝術流派、新的藝術風格、新的藝術形式,層出不窮。這30年,才真正出現了“百花齊放”的宏大景觀!
60年來的文藝創作,始終與民族振興聯絡在一起,始終與祖國的進步息息相關。藝術創作發展的歷程,無論是經驗,還是教訓,都給我們以深刻的啟示:(一)只有全面貫徹黨的文藝方針政策,“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樹立馬克思主義文藝觀,始終自覺地站在民族和人民的根本利益立場,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匯到全部文藝創作實踐中去,謳歌真善美,鞭撻假惡醜,傳播先進文化,抵制腐朽文化,才能開創文藝創作工作的新局面。(二)只有真正堅持“以人為本”,深刻理解“以人為本”的豐富內涵,牢固樹立文藝創作源自人民、為了人民、屬於人民、服務人民的觀念,始終自覺地把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審美要求放在首位,以人民群眾滿意不滿意,觀眾和讀者歡迎不歡迎作為衡量藝術成敗的重要尺度,才能真正創作出為人民群眾所喜愛的藝術作品。(三)只有深入生活,投身火熱的當代生活實踐,和人民同呼吸,共命運,懷百姓情感,寫百姓生活,吶喊時代的強音,把高尚的思想境界、健康的人生追求、美好的藝術情趣傳遞給人民,才能真正塑造出感人至深的鮮活藝術形象。(四)只有尊重藝術規律,真正把作家藝術家作為創作的主體,尊重作家藝術家的創造性和想象力,用小平同志的話講,在堅持“二為”方向的前提下,給作家藝術家以充分的創作自由,讓他們的想象力自由地馳騁,始終自覺地對他們政治上坦誠信任,經濟上優惠保障,生活上溫暖關懷,極大地煥發廣大作家藝術家的旺盛創造熱情,極大地解放文藝生産力,才能迎來人才輩出、精品紛呈的文藝春天。
經過30年波瀾壯闊的改革開放,中國社會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我們經常講四個深刻變革——經濟體制深刻變革,社會結構深刻變動,利益格局深刻調整,思想觀念深刻變化。這裡我想提出一個問題,這四個方面的深刻變革究竟是歷史的倒退還是歷史的進步?現在,在宣傳思想戰線,在文藝創作領域,常常困惑我們的一些問題、一些爭論,都和我們對這樣一個深刻的變化的判斷有關係,如何做出判斷,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我認為,這四個深刻的變革當然是歷史的進步。這是時代的潮流,是社會發展的大趨勢,是不可阻擋的,它不以我們的主觀意志為轉移,改革開放走到今天,必然會出現這樣的情況,這是一種潮流,也是中國社會走向進步、走向現代化的必然過程,既然是歷史的潮流,正如孫中山先生所説:“歷史潮流,浩浩湯湯,順之者昌,逆之者亡。”我們今天所處的時代,是一個以變革、調整、創新為顯著特徵的時代。作為文化工作者、文藝工作者,我們要適應、順應這種歷史的潮流,而相應地進行文化的改革與創新,以適應和推動這種歷史的進步,推動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化,而不是相反。覺得天下大亂,無所適從,那是一種錯誤的狀態。改革開放30年來,我們不斷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規律、共産黨執政的規律、人類社會發展的規律,我們在認識規律性上下的功夫是最大的,取得的成就也是最大的。正是在這種探索中,不斷地解放思想、不斷創新,才形成了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形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發展道路和發展模式,這種探索順應了歷史發展的規律,從實際出發,找到了符合中國實際的獨特的發展道路。作為文藝工作者,我們要把思想統一到黨在艱難探索中、在改革開放實踐中形成的馬克思主義的最新理論成果,以科學發展觀統領我們的思想,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鞏固新的文化發展理念,指導我們的工作。在這樣的大背景下,社會生活在深刻的變革中盡現文化多樣性的新型風貌,這是中國歷史上從來沒有過的文化新風貌,鮮活生動的偉大實踐為文藝創作提供了新的題材、新的人物、新的情感和新的精神,人民群眾的日常文化訴求,也是空前的多樣化,多層次、多方面、多角度,這種需求也是從來沒有過的。在計劃經濟條件下,人民群眾的生活是配給制的,人民群眾沒有選擇的餘地。而現在,人民群眾的文化需求可謂千姿百態、多種多樣,這樣一種狀況向我們的文藝創作提出了富有時代特徵的挑戰。全球化進程加快,後現代文化思潮推波助瀾,世界各種思潮、觀念在激蕩,交流、交融、交鋒,世界文化市場整體性增強,我們也在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去”,參與世界文化市場競爭,文化消費在文化生活方式和文化生産結構中的地位進一步得到鞏固,在當下的金融危機中,我們深刻意識到了這一點,我國應對本次金融危機最有利的條件是我們巨大的國內市場、巨大的內需,在啟動內需時我們發現,文化需求、文化消費更是一個無限廣闊的空間,正是這樣一種判斷,我們才抓住了這次歷史機遇,使我們整個文化産業的發展逆勢上揚。國際文化産業的競爭格局基本形成,新的文藝形態與新的文化生態呈現出方興未艾之勢,特別是數字技術、互聯網的發展,對我們的文化發展、文藝創作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歷史機遇。作為文學藝術創作的原動力的創作動機出現了多元發展的態勢,作為文學藝術創作的受眾的人民大眾對文學藝術的期待和欣賞,出現多元發展的態勢,文學藝術創作發展的機制和管理辦法,也要適應市場經濟體制的客觀要求,正在衝破過去單一的樊籬,不可避免地出現多樣化的發展趨勢。這是無法回避的現實,也是不可阻擋的潮流。面對新情況、新問題、新格局,我們究竟應該怎麼辦?我們的態度是,積極應對,乘勢而上。我們選擇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在經濟體制上,就是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的格局,就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為適應這樣一种經濟體制,文化體制相應地必須進行改革,在新舊體制的轉換過程中,在新舊觀念的撞擊和交融中,發展方向、政策方針、管理機制等許多尖銳的問題擺在我們面前。從文藝創作的角度來講,我們在大力提升以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權益為核心的公共文化服務水平的同時,我們要努力把文化産業做大做強;在確保公共文化利益均等的同時,我們也要努力實現文化市場的健康發展與法制秩序;在拓展文化消費空間和文化消費方式的同時,努力開掘當代中華民族文化的精神深度與審美高度,從當代中國人民的偉大實踐中尋找和發現文藝創作的新的主題、情節、語言、詩情和畫意,為時代寫史、為時代畫像、為時代立言。總而言之,我們要在挑戰面前處變不驚,在做出我們的文化政策選擇時要有全局意識、大局意識,要有統籌協調、整體發展的意識,辯證發展的意識,也就是説,在文化領域中要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用在科學發展觀指導下形成的新的文化發展理念來引領我們的文藝創作和文藝實踐,緊跟時代步伐,準確把握時代主題,創作出更多反映時代主旋律的精品力作。
談到文藝辯證法,談到文藝創作和文藝實踐中統籌協調、辯證發展問題,我想深入一層地談一談。世間萬事萬物,從來都是辯證地生存與發展。列寧在《唯物主義與經驗批判主義》中告誡我們,凡事不懂得運用辯證法去思考問題,就容易犯經驗主義、教條主義或者形而上學的錯誤。改革開放前,我們之所以在文藝指導方面屢受挫折,從認識論和思想方法角度看,很重要的一點就是片面性、絕對化,是教條主義、形而上學作怪。對我們當前所處的文藝生存境遇,我們必須堅持唯物辯證法,堅持全面而不是片面的、動態而不是靜態的,相互聯絡的而不是孤立地去看待、去研究、去判斷,我們要善於抓住本質,反映主流。一方面,我們要在公共生活領域大力拓展文化消費、文化娛樂和文化休閒,大力提升藝術市場營銷水平、藝術策劃推介水平和藝術産業創意水平;另一方面,更要在民族文化精神層面大聲呼喚屬於我們這個時代的藝術精品、藝術大師,不能只從文化消費、文化休閒的角度來提出文藝創作任務,要從有利於國家富強、民族團結、社會和諧,有利於改革發展穩定,有利於人民幸福出發,以文藝的形式更好地體現時代潮流,留下我們這個時代的“精神圖譜”。我們要把兩者有機地統一起來,這是一個很不容易的任務。過去我們在極“左”思潮的背景下,犯過錯誤,甚至犯過像“文化大革命”那樣嚴重的錯誤,錯誤之一就是形而上意識形態文化價值的無限膨脹,並且形成對形而下日常文化空間和日常文化生活方式的極端擠壓,所謂創作方法上的“高、大、全”,創作語言上的“假、大、空”,創作風格上的“一刀切”,完全脫離了現實生活,脫離了人民群眾的現實需求,使藝術創造走入了死衚同,喪失了生命活力,“文革”時期,“八億人民八部戲”,那是一片文化的荒漠。但是,現在我們在市場大潮的衝擊面前,是否要警惕出現另外一種情況,就是形而下消費文化價值無限膨脹,並且形成對形而上文化精神和藝術審美理想的擠壓。誠然,我們當代社會並不是到處鋪滿鮮花,到處充滿高尚,還存在許多不盡如人意的地方,深層次社會矛盾不斷凸現,存在著一些醜惡現象。對這些醜惡現象不是不要在文藝作品中反映,而是應該如何去反映。一段時間以來,對崇高精神價值的消解,對嚴肅藝術的“玩世不恭”,對外來藝術的良莠不分,在文藝領域出現的低俗、媚俗之風,新興媒體中片面追求收視率、點擊率,“吸引眼球”,而不惜糟踐藝術的尊嚴,文化市場中為追逐利潤而放任“黃、賭、毒”等怪現象層出不窮,引起文藝界有識之士的憂慮,引起全社會的廣泛關注,這是我們值得重視的現象。從文藝辯證法的角度看,任何一種擠壓都會造成對文化和藝術的傷害,任何一個極端都會影響我們的文藝生活和文藝創作走上健康、正規的發展道路。毫無疑問,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我們只能走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道路,我們要把社會主義的基本制度和市場經濟體制結合起來。我們這樣一個地域遼闊、人口眾多的泱泱大國,我們這樣一個有五千年文化輝煌的古老民族,我們生活在這樣一個急劇轉型、國家崛起的火熱時代,我們在熱情呼籲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多樣化的精神文化需求,在熱情鼓勵尊重差異,包容多樣的同時,也必須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旗幟,也必須高唱時代的主旋律,要給人以積極向上的力量,也必須有這個時代振聾發聵的歷史強音和響徹寰宇的時代精神,要有中國精神、中國風格、中國氣派,應該有這個時代輝煌的文藝抒寫和偉大的文藝靈魂。
一個民族的挺立,是因為民族擁有不竭的智慧和不屈的靈魂;一個時代的文化輝煌,是因為時代的文化精神激勵著民族的抗爭和奮起;在民族和時代的旗幟下,文藝精神追求和審美理想是任何時候文藝必須擔當的歷史宿命。我們的作家藝術家適逢中華民族復興的偉大時代,必須勇當時代進步的弄潮兒,想象更加豐富,思想更加深邃,眼界更加開闊,理想更加遠大;必須善於抵禦各種誘惑,坐得了冷板凳,在不懈的文藝創作追求中重塑自己的精神個性和審美表現力;必須以中華民族復興為己任、以表達人民的願望為己任、以創作代表這個偉大時代的精神作品為己任、這是當代作家藝術家神聖的歷史使命。
要擔當起這個歷史的重任,我們的文學藝術家必須把握好以下三點:一是深刻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提高中國化馬克思主義思想水平,尤其是要提高在科學發展觀指導下的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思想成果的學習,融會和貫通,完整理解人類普遍精神、社會主義基本價值取向以及中華民族當下訴求的有機統一,自覺站穩“文藝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創作立場,謳歌真善美,鞭撻假惡醜,努力使我們的文藝創作成為社會主義現代化道路上統一思想的號角、指引行動的旗幟、催人奮進的鼓點。要在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上開動腦筋,尤其是要把“以人為本”的思想貫徹落實到文藝創作實踐的各個環節,努力解決好文藝與人民的關係,懷百姓情感,寫百姓生活,把人民作為文藝創作的表現主體和服務主體,通過真實的悲歡離合與健康的喜怒哀樂,使我們的文藝致力於人間真情的呼喚,人心悲憫的撫慰,人世至愛的頌吟。二是認真反思中國現代化運動過程中的成功與失敗,經驗與教訓。對於共和國六十年風雨歷程,尤其是對於改革開放三十年的時代巨變,對於其中的社會矛盾衝突、歷史發展規律和深刻的時代內容,要有作家藝術家獨特的觀察視角和獨到的審美把握。在這裡,要特別注意防止文化人最容易犯的片面性、絕對化、情緒化的毛病;從思想方法角度,要防止思想僵化,“九斤老太”式的“今不如昔”的保守觀念,現在有些同志思想還停留在過去,對今天改革開放的實踐情況有各種不滿,總覺得不如過去好,這種認識是片面的。我們要看到改革開放三十年後的今天,是我們文藝創作、文藝事業發展最好的時期,社會發展也進入了最好的時期,今天我們的國家充滿了勃勃生機。從文藝創作角度而言,也擁有了前所未有的自由和寬鬆環境,以及能夠充分施展才能的天地,這是歷史發展的巨大進步和深刻變化。中國在今天能夠在世界上不再受人欺侮,成為世界矚目的焦點,我們感到從未有過的驕傲和自豪。必須堅定不移地把思想統一到黨的十七大精神上,改革開放是唯一正確的選擇。在文藝創作領域,也要防止民族虛無主義、食洋不化、甚至全盤西化的自由化傾向。一段時間以來,在當代藝術的問題上,我們有過深入的討論。作家藝術家們要把反思的成果轉化為凝聚性的厚重文藝作品,轉化為富有審美感召力的鮮活藝術形象,轉化為“興、觀、群、怨”的強烈藝術激情,轉化為人民群眾共同的精神坐標。當代文藝如果沒有這樣的反思和轉化,就不可能産生真正意義上的藝術經典,就不可能塑造文藝在廣大人民群眾心目中的神聖地位,就不可能像巴爾扎克那樣洞穿19世紀法國上流社會或者像魯迅那樣直指國民的靈魂。三是真切體驗人民群眾的現實社會生活,到生活中去,到中國社會的每一個階層中去,到具有不同利益訴求的人群中去,與他們同甘苦、共命運。只有了解廣大人民群眾所思所想,觀察其所累所困,體會其所愛所恨,共同其所憂所樂,使作家藝術家成為生活經驗的集大成者,成為社會閱歷豐富的參與者,成為人生感受的切膚之痛或得意盡歡者,才有可能産生文藝作品中藝術符號的感人肺腑、藝術意境的斷人魂魄、藝術精神的振聾發聵。真正富有生活底蘊的作品,才有可能産生強烈的社會共鳴。處在我們這樣一個飛速發展的歷史時期,個人、社會乃至整個民族都在經歷著史無前例的創建和重塑,情緒的衝動,靈魂的撞擊,英雄與懦夫同行,美好與邪惡博弈,社會生活的複雜性和人的內在複雜性,都要求我們的作家藝術家必須深入生活,經風沐雨,有真切的體味才能産生有血有肉的文字,才能産生精神灌注的文藝作品,才能讓中國和世界為之一震,才能留給文藝史永遠不滅的感動。
當然,繁榮文藝創作,提高文藝創作的精神高度和審美力度,涉及的問題很多,要講的道理也很多,在座的作家藝術家朋友比我理解得更全面、更準確、更深入。我之所以從文藝辯證法出發,在這次全國藝術創作會議上特別強調地講這一個方面的問題,是因為文藝創作乃一切後續文化生活的基礎,創作是文化建設的源頭,人類文化符號積累下來的、最重要的載體就是作品。一個時期以來,我們的文藝創作出現一些現象,值得我們研究。我們的文藝創作呈現的原創性品質比較薄弱,不少文藝作品趨時、摹倣、跟風,題材、樣式、風格甚至藝術表現雷同,看不到藝術家獨創性的藝術個性,看不到藝術家思想的再提煉,感情的熾熱燃燒,心態浮躁,思想浮淺,作品浮腫。如果我們對藝術創作的獨創性重視得不夠或者解決得不好,如果我們對藝術創作的思想厚重和感情深邃沒有要求,如果我們不是旗幟鮮明地號召在尊重差異中要確立主導、在包容多樣中要把握主流,將會給我們的文藝發展、給我們民族的文化建設帶來無法估量的後遺症。黨的十七大以來,中央對文化建設十分重視,做出了“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和“興起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新高潮”的戰略部署,這對我們既是機遇,同時也是挑戰。大家想一想,如果我們的文藝創作蒼白無力、平庸複製、扎堆克隆或者在低俗之風中熱衷於炒作,如果我們不能站在時代高度奉獻出富有厚重精神氣象的文藝精品,如果我們不能在創作源頭上呈現勃勃生機,文化大發展大繁榮便無從談起,我們也沒有辦法向億萬人民交代、向共和國交代、向歷史和未來交代。
除了這個根本問題之外,我在這裡還想強調一下,用科學發展觀統領文化建設,統領藝術事業,我們一定要學會統籌協調,一定要堅持辯證唯物主義,處理好我們會時時面對的無法回避的,而又時時會困惑我們的若干重大關係問題。也許聽起來是老生常談,但是如果你仔細思考,你會發現,如果能在藝術實踐中真正把握好這些尺度,處理好這些關係,在我們面前將會呈現出一個全新的充滿活力的無限廣闊的藝術創作天地和空間。天高任鳥飛,海闊憑魚躍。這些重大關係是:
(一)傳統與現代的關係
任何一個國家和民族文化的傳承與發展都是在既有文化傳統基礎上進行的。文化是一個包含了傳統基因和現代成分的連續實體。文化是動態的,總是處於連續嬗變、不斷發展的進程之中。不同的時代,傳統與現代的內涵和外延差異很大。今天的傳統文化,可以被看作是古人對於更傳統文化的“現代”闡釋,而今天的現代文化有可能成為明天的傳統文化。
中國文化傳統包括中華民族五千年來形成的優秀歷史文化傳統,以及五四運動以來包括我們黨領導的爭取民族自由和解放鬥爭中形成的革命文化傳統,蘊含著深厚寬廣的思想、感情、語言和藝術資源。這些優秀文化傳統深深熔鑄在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之中,是我們寶貴的精神文化財富,是維繫中華民族的精神紐帶,需要我們百倍珍惜和精心呵護。傳統文化是現代文化的深厚根基,是我們的精神家園。我們要充分認識中華傳統文化的歷史意義和現實價值,要對傳統文化有一種敬畏,千萬不可輕薄對待。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建設飛速發展,在物質富足的同時,人們在精神層面的追求也越來越高,回歸優秀傳統的呼聲越來越高漲。比如,近年來國學不斷升溫,一些中小學也開設了古代文化經典課程。國學熱的出現説明,雖然經過革命和政治運動,經過西方社會思潮的衝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依然具有強大的生命力,人們自覺地在向先人致敬,向傳統尋根。前不久,漢字整形成為一個熱點話題,消息一齣,街頭巷尾,議論紛紛。這也從另外一個角度告訴我們,傳統文化涉及到每個人,涉及到當代文化建設的大局,千萬不能馬虎大意。
我們學習傳統文化、傳承傳統文化、敬畏傳統文化,並不意味著我們因循守舊、抱殘守缺、固步自封。相反,我們堅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推陳出新,古為今用,更好地傳承民族精神,同時勇於創新、善於創新。傳統文化是歷代先人創新的結晶,現代文化是優良傳統在新時代的發展。任何一種優秀的文化傳統,只有與時俱進,不斷創新,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在許多藝術品種中間,我們還是習慣地表現傳統文化,像傳統戲劇最精彩的摺子戲是以傳統戲居多,這就有一個創新問題,京劇崑曲都有創新的問題,很多的藝術品種,如果不堅持在繼承基礎上的創新都會失去生命力。
(二)繼承與創新的關係
繼承優秀文化傳統是我們前進的根基,在繼承的基礎上創新是時代發展的要求。胡錦濤同志在中國文聯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中國作協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講話指出,推進文化發展,基礎在繼承,關鍵在創新。繼承和創新,是一個民族文化生生不息的兩個重要輪子。不善於繼承,沒有創新的基礎;不善於創新,缺乏繼承的活力。五千年的中華文化之所以從未中斷過,是因為我們的先人從沒有間斷對文化的傳承,也從沒有間斷閃耀人類智慧的文化創新。正是在傳承和創新中,造就了豐富多彩、博大精深、綿延不斷的中華文化。
關於處理繼承與創新的關係,一方面,應當繼續堅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方法,不斷汲取優秀的傳統文化來豐富中國現代文化體系。既不能全盤否定傳統文化,也不能全盤西化。另一方面,我們也應當認識到,任何一種文化體系都是一個生命整體,都是一種歷史的産物,其糟粕與精華往往是共生的,就是一個硬幣的兩面。企圖將其一分為二,將“優”的一面拿到現代文化中來,將“劣”的一面去掉,是很困難的。這就必須尋找正確的方法和途徑,我認為這是在思想方法上非常重要的一個方面。有一種説法叫做“劃界説”,即劃清傳統文化在現代文化體系中起作用的界限和範圍。傳統文化在處理人倫關係、誠信守信、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等方面,特別是中華文化中的“和合文化”這個觀念,天人合一、和諧萬方,這在處理人際關係、人與社會的關係、人與自然的關係方面是具有優勢的,中華文化在這方面是非常地博大精深的,要讓它在這裡充分發揮作用。而樹立現代意義上的人文精神、主體意識、民主法制意識、現代化意識、文化多元化意識等,則要借鑒西方自啟蒙運動、文藝復興以來形成的人文主義的思想。其中某些方面是我們傳統文化中所欠缺的,比如我們常講到“公僕意識”、 “民本意識”。在研究中國古代政治史的時候,我關注到中國古代民主意識的發展,發現我國古代最先進的民主思想,是要為民做主,這與西方的民主意識不同,沒有把人民作為主體,而是高居於人民之上的。這種古代最先進的民本思想,與現代意義上的民主不完全相同。我們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現代文化過程中,必須以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就是我們平常所説的堅持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要借鑒西方現代文化的其他成果,並結合中國現代化建設中形成的新思想、新話語、新理論等,構建新的話語體系,構建並不斷完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黨的十六大以來提出要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目前我們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有粗略的表述:“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社會主義榮辱觀,構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基本內容。”這個命題提出來了,但是我認為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這個任務,從理論上、學術上、實踐上都需要我們不斷探索、完善。
創新是文化的本質屬性和顯著特徵。創新意味著超越,需要有超越前人、超越自我的勇氣,需要不斷煥發創作激情、增強原創能力;需要勇於追趕時代潮流,去接近、研究、借鑒新的文化現象、文藝現象;需要進一步解放思想,大力推進文藝觀念、內容、風格、流派的創新,推進文藝體裁、題材、形式、手段的發展;需要大力推動文化創新體系建設,在推動文藝與科技的融合中搶佔文藝發展的制高點,提高文藝産品的感染力和傳播力。
(三)高雅與低俗的關係
高雅與低俗是非常難以定義的、難以判定的一對概念。自從有文明以來,雅和俗逐漸成為人類行為的定義域,每個人的行為好像就在雅俗之間往返遊弋。大雅大俗、脫雅近俗、雅致粗俗、高雅低俗,此類詞彙總穿梭在一定階層的人們中間。在文化上、藝術上,談論高雅與低俗的關係,我想有特定的指向,那就是在藝術創作上要遵循藝術規律,要源於生活,又要高於生活,既保持生活的鮮活又不拘泥于生活,作品不能僅訴諸於人的感官,而是要給受眾以更持久的影響,把高尚的思想境界、健康的人生追求、美好的藝術情趣傳遞給人們,昇華他們的思想和境界。説到高雅與低俗的關係,就不能不説如何判定,這也是個非常棘手的問題。從個人偏好來看,雅是人的體驗,雅的標準在人這兒。可以説,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從發展變化的角度來看,雅與俗是在不停地轉化的。比如京劇、崑曲是高雅藝術,但並不意味著從它們誕生的那天起,就是高雅的,也有一個不斷提煉、昇華的過程。同一種藝術樣式,創作出的作品也不一定都是高雅的,比如話劇是大家公認的高雅藝術,但近幾年比較火爆的小劇場話劇,有些劇目也出現了某些低俗化的傾向,比如沒有突出的思想主題和人物特徵,完全是一個個“段子”的串燒,目的是逗大家樂呵一下。近年來,我們宣傳文化部門在如何評判雅與俗的問題上,一直在試圖確立一個標準,或者説導向,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社會上仍然存在一些不同的觀點,要注意把握好“度”。高雅與低俗,説到底是精英文化與大眾文化的關係問題,是由誰來主導話語權的問題。主張“高雅説”的精英文化試圖確立自己的主導權,規定什麼是好的,什麼是不好的,什麼是雅的,什麼是俗的。隨著個體意識的崛起,人們對權威的崇拜越來越淡化,精英的標準已經很難被大眾接受。山寨春晚、山寨百家講壇的出現,各種形式的“惡搞”,就是大眾文化對精英文化的解構。這是非常獨特的文藝現象,值得我們高度關注,尋找破解它的正確途徑。
我個人認為,高雅與低俗並存將會是一個長期存在的客觀現實。文化的多元性賦予人民選擇的空間,而自主選擇恰恰是權利賴以生存的前提。我們不能強迫老百姓必須接受什麼,不能接受什麼,這是不現實的。作為文化管理部門,我們要提倡高雅藝術,但我們也不隨意干涉。我們的目標是,努力形成尊重差異、包容多樣,既有統一意志又有個人心情舒暢、既包容多樣又有力抵制各種錯誤和腐朽思想的生動局面。在實際工作中,我們鼓勵文藝創作和演出既要尊重市場規律,更要尊重藝術規律;既要注重文藝産品的商品屬性,更要注重其意識形態屬性,不能一味地追隨市場而忽略文藝自身審美規律的要求。盡最大努力尋求藝術規律與市場規律辯證統一的藝術創作與生産道路,使得文藝創作和文藝市場互相促進,共同繁榮。
努力提高文藝作品的質量,不向金錢低頭,不搞低俗、媚俗,是堅持藝術規律和市場規律的契合點。堅持文藝作品思想性、藝術性和觀賞性的統一,既是黨和人民對文藝作品的要求,也是文藝創作的規律性總結。只有通過優秀作品,我們的文藝創作才能真正建立起與人民群眾的聯絡,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多層次的審美需求;才能真正服務於人民群眾,在潛移默化中提高人民群眾的審美情趣和文化素養;才能真正團結和鼓舞人民,促進全社會形成積極向上的思想基礎和價值取向,創造良好的道德風尚和民族精神。
(四)普及與提高的關係
藝術普及與提高的關係,與如何實現藝術的功能、與如何滿足人們的精神文化需求息息相關。藝術既有教育、引導人民的功能,又有娛樂、審美功能。過去我們過度重視藝術的教育功能,也就是如何“提高”的問題,而忽視了藝術的娛樂、審美功能,即藝術對人民群眾“普及”的重要性。人們的精神文化需求既受到歷史、社會、個人因素的制約又具有可塑性。我經常在週末到公園鍛鍊,每每最感動的就是看到許多退休職工聚在一起唱歌、跳舞,非常開心,這樣的文化活動已經成為他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我們作為文化工作者,有責任為了滿足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為保障人民群眾最基本的文化權益而提供更好的條件。我們對於群眾精神文化生活的引導是必要的,不可或缺的,但是我們更要考慮如何創造條件去滿足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我們對於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的引導與滿足群眾精神文化需求不僅不矛盾,而且是“滿足”的題中應有之義。著眼“提高”,才能真正地“普及”,而擯棄“提高”的“普及”,勢必流於迎合與媚俗,抑或熱鬧一時,但終歸“媚久生厭”。同時,提高不是靠空洞的説教,而是通過文化藝術的認識功能和審美功能來實現的。寓教于樂,寓“提高”于滿足人民群眾的需求之中,文藝才能在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方面發揮其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文化藝術生産的根本目的是為了滿足人民群眾不斷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群眾對文化的需求具有多樣性、發展性、自主選擇性的特點,只有滿足這種需求特點,我們的文化藝術才能讓人民群眾自覺地接受,也才能實現文化藝術作品的功能。特別是隨著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我國進入了文化消費的快速增長期。我們要利用這個契機,發揮文化滿足人民群眾精神需求的重要作用,創作生産更多體現時代精神、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文化精品,為社會提供良好的文化服務。
(五)引領與包容的關係
文化建設具有意識形態屬性,確立什麼樣的指導思想關係到我國文化事業的性質與方向,關係到我們黨是否代表先進文化的發展方向。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文化領域的指導地位,引領多樣化文化的發展,是我們黨關於文化建設的一貫思想,有其貫徹始終的連續性。
當前,指導思想一元化與文化多樣化共存,是我國社會發展的客觀事實。用一元化指導思想引領多樣化文化,也是我國社會發展的客觀要求。有人擔心強調指導思想的一元化,會造成文化專制主義,會影響藝術繁榮,會影響我們吸收和借鑒世界各國人民創造的有益文化成果。我想這種顧慮是多餘的。我們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不是照搬照抄馬列的教條,更不是要回到過去,那是對馬克思主義錯誤理解基礎上形成的所謂“指導思想”,而是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指導各種藝術實踐,要用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也就是結合中國實際、不斷解放思想、開拓創新的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來指導藝術實踐。馬克思主義本身也要求思想解放,觀念更新,堅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馬克思主義是與時俱進的科學理論,中國共産黨人也在不斷地解放思想,更新觀念,反對僵化保守。因此,我們提出在文藝創作方面堅持指導思想一元化,只會有利於我們以更加積極的態度、更加廣闊的視野、更加包容的胸懷,去學習、去吸收、去借鑒。
用一元化的指導思想提升多樣化社會思潮的品質,有效整合多樣化的社會意識,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基本要求。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包括幾方面的精神,傳統文化中的優秀的先進的因素,人類創造的文明成果中的普遍精神與當下的人民群眾的訴求,這些都是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必須汲取養料的重要來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不是單純對馬克思主義邏輯演繹、理論推導的結果,而是要從人民群眾的現實生活中、從把握時代的特點、把握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角度來概括、提煉、總結,所以它的思想來源也是多樣的。要從人類創造的一切文明成果中汲取養料,要從優秀的中華文化傳統中汲取養料,要從廣大人民群眾的實際需求中汲取養料,尋找到能夠統一思想、成為共同思想基礎、共同行為規範和民族精神核心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我們要以一統多、以一導多、以一帶多、以多促一、以多補一,要以主流的價值取向引導全社會的價值取向,努力造就一種富有時代特徵的社會價值認同感。處理一元化與多樣化的關係,要防止理論上和實踐中的偏差,既要防止“去意識形態化”,又要防止“唯意識形態化”,更不能“泛意識形態化”;既不能用多樣化衝擊指導思想一元化,也不能藉口一元化來“純潔文化”。要把主導和多樣統一于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生動實踐中,主導並不是強求一律,多樣不等於聽之任之、放棄導向。要在包容多樣中立主導,在尊重差異中謀共識,在交流交融中一以貫之,形成既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又朝著共同目標前進的生動局面。
我國經濟社會正在發生深刻變革,人們的思想觀念也正在發生深刻變化,社會思想意識日益活躍,呈現出多元、多樣、多變的發展趨勢。社會生活豐富多彩、文化繁榮發展的標誌應該是百花齊放、多姿多彩。在新時期新階段,我們要適應社會發展和文化建設的規律,提倡什麼,贊成什麼,允許什麼,限制什麼,引導什麼,反對什麼,抵制什麼,都要十分謹慎認真地對待,切不可簡單化,非此即彼,非白即黑。文化發展必須適應社會多樣化的客觀現實,不斷豐富文化産品供給,創造不同品種、樣式、載體和風格的文化,滿足社會各類群體、各個層次的文化需求,給有益的、健康的、流行的、時尚的文化以發展的空間。在豐富多彩的題材中貫穿主旋律、弘揚主旋律,以內容、形式、方法、手段的多樣化和廣泛性來表現主旋律、弘揚主旋律,這才是正確的方針。
(六)開放與防範的關係
在全球化的時代,任何一種文明或文化都不可能單獨發展和獨立存在,不同文化需要相互交流、相互學習、相互借鑒。向世界優秀文化成果學習,博採眾長、為我所用,是時代的必然要求。同時,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今天的文化建設面臨的挑戰也非常大。世界文化“西強我弱”的整體格局沒有改變,西方有些強國仍然在推行文化霸權,力圖迫使我們接受他們的價值觀念。在西方文化思潮的影響下,聖誕節、情人節、愚人節等“洋節”也在中國流行起來。文化是一個民族的靈魂、面貌和特徵。因此,如何處理民族化與國際化的關係,引進來與走出去、守得住的關係,如何在擴大開放中防範外來腐朽文化入侵,是擺在我們面前的重大課題。
在處理開放與防範的關係時,我們要對中華文化充滿自信。既要摒棄民族虛無主義,摒棄那種妄自菲薄、食洋不化,甚至全盤西化、仰洋人鼻息、挾洋以自重的錯誤文化觀念,有一些藝術品在國外被炒成“天價”,然後就自以為成了當代中國文化的主流,這是極不科學的。我們判斷的標準不是西方的某些勢力推波助瀾、興風作浪、人為炒作的結果,我們的標準是在社會實踐中廣大人民群眾對它的判定和評價。同時,又要防止坐井觀天、盲目自大、孤芳自賞、排外懼外、封閉保守的狹隘民族主義文化觀念。我們的文化建設必須堅持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方向,必須繼承弘揚民族文化,必須保持和突出我們文化鮮明的民族特色、民族特性。我們學習和借鑒國外的優秀文化成果,目的也是為我們中華文化的創新汲取養料,更好地保持和弘揚我們文化的中國特色。也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世界文化百花園中成為盛開的奇葩,才能有效地保護我們的文化主權和文化安全。多樣性是世界文化的一個基本特徵。堅持世界文化的多樣性,努力保持民族文化自身的獨特性,也是我們在國際文化領域中進行競爭和交鋒的有力武器。一旦我們民族的文化特性被同化掉了,那就沒有民族的獨立自主可言了。
我們的文化建設又必須順應全球化和全面對外開放的時代潮流,以更加寬廣的胸懷和眼界“引進來”,勇於和善於吸收、融匯世界優秀文化成果,為中華文化注入新鮮血液。在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實施文化“走出去”戰略中,要認真處理好“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這一定律和“適應受眾的思維方式、欣賞習慣、接受能力和語言特點”這一跨文化傳播規律的辯證關係,增強中華文化的吸引力、親和力、説服力和導向力。傳播中華文化與吸收外來優秀文化都是提升我國文化軟實力的重要途徑,兩者不可偏廢。這兩方面的工作做好了,才能夠構築強有力的國家文化軟實力,搭建與世界各國人民溝通、理解、信任的橋梁,讓中華文明為世界文明的多樣性和人類文明做出更大貢獻。
(七)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的關係
經濟與文化的融合已成為當今社會發展的一種趨勢,經濟發展需要文化來支撐。在開創中華民族美好未來的歷史進程中,文化既為經濟社會全面協調發展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智力支持和道德基礎,同時本身也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內容。因此,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既能産生社會效益,也能産生經濟效益,而如何處理兩個效益的關係,是一個重大問題。二者既有誰先誰後的問題,也就是衝突的一面,又有相互促進、相互統一的一面。
文學藝術創作和生産要堅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這是精神産品創作與生産的內在規律所決定的。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文學藝術産品又有一般商品的屬性,要遵循價值規律。兩個效益如何統一?質量是必要前提,市場是基本途徑。人們通過市場滿足文化需求,優秀的文學藝術作品,購買的人越多,社會效益就越廣泛,經濟效益也就越好。沒有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就是空的。比如,我們一些作品把領導當成基本觀眾,把評獎當成主要目的、倉庫是最終歸宿。這樣的作品沒有觀眾,經濟效益無從談起,更別説社會效益。我們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並不是否認經濟效益,而是要通過正確處理兩者的關係,努力實現兩個效益的統一。如果不講社會效益,經濟效益最終也無從談起。過去一些同志常認為主旋律的藝術作品不可能産生很好的經濟效益,最近的實踐也打破了這種觀念,《建國大業》這樣的主旋律影片上映3周就創造了3億多元的票房。事實證明,好的主旋律作品既能産生很好的社會效益,同樣能産生巨大的經濟效益。實現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的有機統一,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文學藝術作品創作和生産中必須堅持的一個基本準則。
最後,我還想提一下文藝創作的隊伍建設問題。任何一項事業都要靠人、靠隊伍來做,文藝創作更是如此,一支充滿活力的、才華橫溢的創作隊伍是繁榮文藝創作的主力軍。各級文化行政部門,要高度重視文藝創作隊伍的建設。我們現在文藝創作隊伍有些青黃不接的現象,當然我們也看到不斷涌現出一大批新銳。毛主席説過,思想觀念變化了,人才就在眼前。我們有時候擔心年輕人比如“80後”、“90後”與我們差異很大,擔心他們能不能繼承傳統、扛起旗幟、繼續前輩開闢的道路。其實這種擔心是不必要的。長江後浪推前浪,一代總比一代強。這是歷史的規律,後來人比我們擁有更優越的條件和環境。對於年輕人我們要給予充分的信任。對於藝術創作隊伍建設,我們要做好三個方面的工作:一是對現有的藝術人才要給他們創造更好的條件,來激發他們的創作活力、創作熱情,包括老藝術家和幾代文藝創作隊伍,要使“老樹發新芽”。創造更好的條件、創造更加寬鬆的環境、創造更加有利於“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環境,這是我們在人才隊伍建設方面首先要做好的事情。二是要重視青年人才隊伍培養,要充分地信任青年人,要給他們創造深入生活的條件、提高綜合素養的條件和深入藝術實踐的條件,要給他們提供平臺和舞臺,讓他們有施展抱負的機會,在藝術創作的實踐中間成才。三是要大膽地引進人才,充實創作隊伍。我們不僅要重視文藝創作的專業隊伍的建設,同時也要加強群眾隊伍的建設和培養。廣大人民群眾不僅是文藝作品服務的主體,同時也是文藝創作本體的主體。我們要面向基層、重心下移,搞好群眾性的文藝創作活動。在群眾性的文藝創作活動中會涌現出大量的真正來自於人民、來自於民間的、有濃厚生活氣息、充滿時代氣息的、為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大量藝術作品和藝術人才。要善於發現這些人才,培養出一支宏大的群眾性的創作隊伍。專群結合,這樣我們的藝術創作隊伍才會是一支浩浩蕩蕩的大軍。而且人才隊伍建設不僅僅是指作家藝術家,對於各種門類、藝術創作和生産各個方面的專門人才的培養都要高度重視。
同志們,我們正處在一個前所未有的大變革、大發展時期,正在演繹的當代中國歷史為我們的文藝創作提供了無與倫比的豐厚土壤。旌旗獵獵、鼓角爭鳴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呼喚一切有作為的作家藝術家無怨無悔地為我們的崇高事業而獻身,就像恩格斯論及文藝復興所説的那樣,這是一個偉大的時代,是一個需要巨人而且的的確確産生了許多巨人的時代。讓我們緊密團結在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高舉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偉大旗幟,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把握時勢,珍惜機遇,迎難而上,以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為創作動力,創作出一大批無愧於民族、無愧於時代、無愧於人民的優秀文學藝術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