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貫徹胡錦濤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的思考
單霽翔
胡錦濤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二次集體學習會上的重要講話,充分肯定了黨的十六大以來文化建設和文化體制改革取得的成績,全面分析了文化建設面臨的新形勢,深刻闡述了深化文化體制改革的重大意義,進一步明確了推進改革的指導思想和重點工作,充分體現了我們黨和國家對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高度重視,對文化建設規律的科學把握,是對科學發展觀的豐富和發展,為推動文化遺産事業的改革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強大動力。全國文物戰線一定要把學習宣傳貫徹胡錦濤總書記的重要講話,作為當前的一項重要政治任務來抓,深入紮實地推進文物系統文化體制改革的各項工作。
一、深刻領會胡錦濤總書記重要講話的精神實質,把思想認識統一到講話精神上來
學習貫徹胡錦濤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首先要把思想統一到中央對文化建設和文化體制改革形勢的分析判斷上來,把行動統一到落實中央的要求和部署上來,切實在“四個深刻領會”上下工夫。
一是深刻領會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和文化體制改革重要性,進一步提高對文化建設和文化體制改革重要地位和作用的認識。胡錦濤總書記高度概括了文化建設和文化體制改革的重大意義。這是黨的十六大以來,我們黨和國家對文化建設和文化體制改革重要性完整、系統、科學的論述,充分體現了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對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高度重視,是推進文物事業發展和文物系統文化體制改革的重要指導思想。
二是深刻領會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和文化體制改革面臨的形勢,進一步增強深化文物系統文化體制改革的責任感和使命感。這要求我們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深化文物系統文化體制改革,推動文化遺産保護和經濟建設、政治建設、社會建設協調發展,要具有更廣闊的國際視野和更加強烈的改革發展意識,搶佔現代信息化條件下文化遺産傳播的主導權,切實維護我國的文化遺産安全,不斷增強中華文化的影響力和競爭力。
三是深刻領會推進文化體制改革必須堅持的指導思想,進一步把握深化文物系統文化體制改革的方向。胡錦濤總書記明確提出了深入推進文化體制改革必須堅持的指導思想。這是我們黨和國家對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文化建設規律的科學把握,具有很強的思想性、理論性、戰略性和指導性,也為今後一個時期文物系統文化體制改革指明了前進方向。
四是深刻領會推進文化體制改革必須抓緊抓好的四項重點工作,進一步增強文物系統文化體制改革工作的針對性、實效性。胡錦濤總書記提出了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要重點抓好的四項工作。這要求我們加強對文物系統文化體制改革的領導,深入研究人民群眾對文化遺産保護工作的新要求新期待,深入研究文化遺産事業改革發展的特點和規律,不斷提高推動文化遺産事業科學發展的能力。
二、認真總結文物事業改革和發展所取得的成功經驗,堅定推進文物系統體制改革的信心
黨的十六大以來,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文物事業,黨和國家制定出臺了一系列關於文化遺産保護的重大政策措施。2010年6月12日,我國第五個文化遺産日期間,李長春同志在《人民日報》發表的《保護髮展文化遺産 建設共有精神家園》重要文章,站在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和戰略的高度,全面回顧了黨的十六大以來文化遺産保護工作取得的成就,正確分析了文化遺産事業面臨的形勢,深刻闡述了新形勢下文化遺産保護工作的重大意義,明確了文化遺産保護工作的總體思路和重點任務,就加強文化遺産工作提出了具體要求,為進一步做好文物系統文化體制改革工作指明了方向。
近年來,文物系統牢固樹立機遇意識、改革意識、發展意識,堅決貫徹中央有關文化體制改革的決策部署,堅定不移地推進文物系統體制改革,取得了可喜的成就。
一是推進文物系統文化體制改革工作。2003年,我們率先將局屬事業單位——中國文化遺産研究院(原中國文物研究所)作為全國文化體制改革的試點單位,開展單位內部人事制度、管理制度、分配製度等一系列改革試點工作,取得一些成功經驗。通過改革,創新意識得到加強,廣大職工的積極性得到調動,國家級文化遺産研究中心的平臺作用得到有效發揮。近年來,按照中央文化體制改革的部署,我們已經完成文物出版社由事業單位轉為企業單位的改制工作。在體制改革中,我們注意保持和發揮文物出版社的行業優勢,面向市場、面向人民群眾,積極調整出版結構,打造市場品牌,努力實現三個轉變:在圖書題材上,從注重學術研究向學術與普及文物知識並重的轉變;在作者群體上,從依靠中老年名家向重點依靠中青年學者的轉變;在出版發行方式上,從注重單本書發行向整體營銷的轉變。
二是加強文化遺産公共服務能力建設。2008年初,按照中央的統一部署,我們大力推動博物館免費開放工作,截至2009年底,全國已有1444家博物館、紀念館陸續向社會實施免費開放,約佔文化文物部門歸口管理博物館、紀念館和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總數的77%,接待觀眾8.2億人次,平均觀眾量比免費開放前增長了50%。博物館免費開放是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精神、實現社會主義文化“兩大一新”的重要舉措,是文化體制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權益的重要途徑。我國對博物館的傳統定位是“收藏、保護、研究、展示人類活動和自然環境的見證物”,展示服務和宣教工作被放到了博物館功能次要的位置。免費開放打破了這一格局,服務公眾真正成為博物館各項工作的出發點和歸宿。
為做好免費開放工作,各地積極探索,不斷推進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的改革創新。陜西省文物局與省財政廳聯合製定了免費開放績效考核辦法。浙江省推進博物館管理方式從“以錢養人”轉向“以錢養事”,充分發揮財政經費的引導和激勵作用。為進一步使文化遺産保護成果惠及民眾,實現文化遺産的社會價值,我們積極支持集安、洛陽、無錫、成都等多個城市探索以大遺址保護帶動城市發展的新模式,先後建成集安高句麗遺址公園、安陽殷墟遺址公園、無錫鴻山遺址公園、成都金沙遺址公園等多處國家考古遺址公園。考古遺址公園建設,改善人民生活條件,進一步展示城市文化內涵,樹立城市文化形象,營造和諧的居住環境,使文化遺産得到有效保護,城市更加靚麗,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
三是探索文化遺産保護的共建合作模式。當前,我國實行的“條塊結合、多級委託”的文化遺産保護管理格局,橫向看,各級文物保護單位中均存在由文物、文化、國土資源、林業、宗教、旅遊、建設等多部門分散管理的情況。近年來,我們積極加強同各相關部門及遺産地政府的合作,創新文化遺産保護體制,探索共建合作模式。國家文物局先後與國家測繪局、國家旅遊局等部門,以及湖北省人民政府、陜西省人民政府簽署有關文化遺産保護戰略合作協議。《國家文物局、國家測繪局關於加強戰略合作的協議》中規定,雙方將加強在文化遺産資源調查、大遺址保護、大運河保護和申報世界文化遺産、重要遺産地監測等工作中的合作。雙方根據文物保護的特點和要求,開展文物資源調查、監測與測量,開發文物保護相關的地理信息産品和信息管理系統,共同審核併發布有關文化遺産的重要地理信息等。與國家旅遊局簽署的《旅遊發展與文物保護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則就全國文物旅遊工作協調領導、專家巡視、聯合執法等工作提出明確要求。國家文物局與湖北省人民政府《大遺址保護荊州片區共建協議》中確定了荊州片區大遺址保護項目、紀南城考古遺址公園建設等六個方面的合作項目。國家文物局與陜西省人民政府簽署的《合作共建彰顯華夏文明歷史文化基地框架協議》則通過省局合作模式,推進陜西文化遺産保護和利用,推動西北地區經濟振興,促進區域經濟社會協調發展,進而實現國家西部大開發戰略構想。
四是構建文化遺産保護科技創新體系。長期以來,分散和封閉是制約文化遺産保護領域科技發展的主要瓶頸,科技活動少且雜、科技力量弱且散、科技資源共享難等癥結問題十分突出。為改變這種狀況,國家文物局以體制機制創新為先導,以技術體系、組織體系、制度體系的建設為著眼點,以“打破封閉、實現開放”向“優化合作、完善機制”的升級為目標,通過學科間、機構間、部門間、中央與地方間、國內與國外間高效、務實的開放合作,推動合作方式由“被動、單體、一事一議”向“主動、全面、系統”的戰略性轉變。2004年,國家文物局提出了在全國範圍內設立行業重點科研基地的發展目標。截至目前,分批認定的12家國家文物局重點科研基地通過開展理論創新、體制創新和科技創新,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研成果,凝聚和培養了一批科技創新人才,形成了開放、合作、流動、競爭的良性運行機制。2009年10月,在國家文物局的支持和推動下,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中國科學院上海硅酸鹽研究所、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西安文物保護修復中心5家單位聯合成立了行業首家專業創新聯盟——陶質彩繪文物保護技術創新聯盟,實現了技術研發鏈條的整合和優化。2010年4月,國家文物局又與浙江省人民政府簽署了《國家文化遺産保護科技區域創新聯盟(浙江省)共建協議書》,正式啟動了文化遺産保護科技區域創新聯盟的試點建設工作。此外,為全面促進跨學科、跨領域、跨行業、跨部門行業創新體系的建設,國家文物局正積極探索與中國科學院建立部門間的戰略合作,擬通過進一步強化基礎研究、應用研究、技術開發,構建成果轉移擴散的應用平臺,最大限度地吸引社會優質人力資源和科技資源,為我國文化遺産事業提供更先進的科學理念和更強有力的技術支撐。
三、清醒認識文物系統文化體制改革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進一步增強做好文化體制改革工作的使命感和責任感
當前,國家經濟體制改革取得重要進展,政治體制改革有序推進,文化遺産保護領域受傳統體制的影響還比較深,文物系統文化體制改革起步也相對滯後。尤其是進入新世紀以來,隨著經濟體制改革進一步深化和經濟社會快速發展,文化遺産事業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經濟基礎、體制環境、社會條件發生了深刻的變化,文物系統文化體制改革的很多工作尚處於試點和探索階段。我們要充分認識深化文物系統文化體制改革的重要性緊迫性,充分認識文化遺産事業發展的有利條件和光明前景,堅持以胡錦濤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為指導,緊密結合文化遺産保護工作實際,以高度的責任感加大工作力度,全面推進各項重點改革任務,著力構建充滿活力、富有效率、更加開放、有利於文化遺産事業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
一是要加強文物系統文化體制改革的理論研究。認真學習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充分借鑒其他文化領域體制改革的已有成果,積極探索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如何正確認識和處理公益性文化事業和經營性文化産業的關係,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關係,促進繁榮與加強管理的關係,政府保護為主與社會廣泛參與的關係;認真研究文物、博物館事業單位深化改革、增強活力的問題,形成有利於事業發展的體制機制;繼續探索文化遺産保護對相關産業的帶動作用和對區域經濟發展的關係問題,積極探索並逐步建立有利於加強文化遺産保護,有利於充分發揮文化遺産保護多方面的社會功能,有利於推動文化遺産事業與相關事業、相關産業密切結合、相互促進、充滿生機和活力的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推動文化遺産保護與經濟建設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二是要探索文物、博物館單位新體制。引導和鼓勵公益性事業單位在履行好公益性服務職能的前提下,通過多種形式,借鑒市場運作機制,在發展中搞活,在搞活中發展。對於一些具有經營性質的文物、博物館事業單位,要完善扶持政策和措施,以項目投入為手段,以激發活力為目標,為其在社會主義經濟體制改革中開拓市場創造條件,不斷提高競爭力,創造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要堅決按照中央要求,積極推動文物出版社的轉企改制工作。要提高文物市場監管和引導能力,運用法律手段維護市場的公平競爭;推動完善行業協會自律管理機制;推動公眾參與文化遺産保護,主動培育文化遺産保護志願者隊伍。
三是要總結推廣體制機制創新的試點經驗,擴大大遺址保護成果。實踐證明,在城市核心區和城鄉接合部建設考古遺址公園,對於協調文化遺産保護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的關係,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下一步我們將不斷擴大文化遺産保護成果服務社會的範圍,繼續總結推廣大遺址保護和考古遺址公園建設實踐中創造的“強化政府主導、動員社會參與、民眾共建共享”的經驗,推進隋唐洛陽城遺址公園、良渚遺址公園、牛河梁遺址公園等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建設。積極鼓勵各城市探索合理的營運模式,以營造文化遺産保護與經濟建設和諧共融、協調發展、互利雙贏的新局面。
四是要深化博物館免費開放工作,創新博物館運行機制。加強對博物館免費開放工作的調研,認真總結經驗和不足,著力研究解決目前存在的運行機制滯後、內部管理不順、績效考評和激勵意識不強、展示水平和服務質量不高等問題。在博物館免費開放過程中不斷深化改革,創新管理運行模式,強化內部激勵機制,建立績效評估制度,加強資源整合。同時,努力建立起政府為主導、全社會參與的博物館多元化投入和保障體系,暢通企業贊助和社會公益捐助等渠道。鼓勵各級各類博物館加強文化産品開發,扶持博物館大力參與發展文化創意産業,促進其依託文物藏品、陳列展示等博物館資源和元素,不斷推出各類文化産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