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施版權戰略 加大著作權保護力度
——柳斌傑在中國著作權法律百年國際論壇開幕式上的致辭
(2010年10月14日)
2010年,對於中國版權界來説,是具有特殊意義的年份。100年前,中國誕生了第一部著作權法《大清著作權律》,開啟了我國現代著作權保護的先河;30年前,中國加入世界知識産權組織,使我國融入了國際知識産權保護的大家庭;20年前,新中國第一部著作權專門法律《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頒布,揭開了我國新的歷史時期著作權保護的新篇章。我們舉辦中國著作權法律百年國際論壇,就是為了回顧中國著作權制度的百年曆程,總結中國著作權制度的歷史經驗,思考和規劃中國著作權制度的未來,使著作權保護制度在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提高民族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促進我國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事業協調發展進程中發揮更加積極的作用。
中國是人類文明的搖籃,四大發明是中國為人類進步作出的特殊貢獻,其中造紙術、印刷術的發明為知識的傳播和著作權保護制度的産生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持,而且早在宋朝時期我國就産生了保護版權的萌芽,例如宋刻本的圖書上很多都有“版權所有”的警示。但是,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進程中,由於中國長期處於農耕社會,市場經濟不發達,著作權保護的萌芽並未轉化為現代著作權制度。直到1910年《大清著作權律》的誕生,中國才可以説有了現代意義上的著作權法。宣統二年即1910年《大清著作權律》的頒布,第一次以成文法形式、條款章節佈局、不同層次的法律術語、私法類型的體系,勾勒出了中國的著作權法律制度,比較完整而又因時因地制宜地將西方著作權保護理念移植入中國,開創了中國近代著作權法律制度建設的嶄新局面。《大清著作權律》的立法精神和法律理念深刻影響著此後我國不同歷史階段的著作權立法,為20世紀初變革中的中國確立著作權觀念、樹立公民著作權法律意識起到了奠基性作用,為封建帝制結束後的中國著作權法立法奠定了重要基礎。可以説,《大清著作權律》是中國著作權立法史上一座里程碑。回望中國百年曆史的時候,我們發現,《大清著作權律》的頒行,即使在21世紀的今天,這部法律仍能為我們進一步完善著作權相關制度提供有益借鑒。
中國著作權法律百年國際論壇的召開,也為國際版權界認識中國、了解中國的著作權保護制度提供了一個好機會,為我們與國際版權同行廣泛交流、加強合作、增進友誼提供了一個好平臺。我簡單介紹一下中國版權事業的改革發展情況。
上世紀70年代末,我國實行改革開放政策以來,全球關注的版權問題也提到了中國的日程上,著作權立法開啟了新的歷程。經過11年的艱苦努力,1990年9月,《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經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今年恰逢這部法律誕生20週年。在這20年間,新中國的著作權保護制度從無到有、逐步完善,建立起了既符合國情又與國際規則相銜接的著作權法律體系,確立了具有中國特色的司法與行政並行的版權保護制度,打擊各類侵權盜版取得重大成效,版權相關産業蓬勃發展,版權公共和社會服務體系基本建立,社會公眾的版權意識顯著增強,版權國際合作與交流不斷加強,我國著作權事業取得了令世人矚目的偉大成就,著作權法律制度在建設創新型國家中的作用越來越突出。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著作權事業取得的重大成就,凝聚著全國廣大著作權工作者的智慧和辛勞,也有國際組織、各國同仁的支持和幫助,特別是世界知識産權組織給了中國有力的支持和幫助。今年是中國加入世界知識産權組織30週年。30年來,中國已經加入了世界知識産權組織管理的所有版權條約,中國知識産權事業蓬勃發展,已成為世界知識産權組織的重要成員國和重要支柱力量。在這裡,我謹對為中國著作權事業作出貢獻的中外著作權同仁表示崇高的敬意。
在經濟全球化和知識經濟突飛猛進的當今世界,知識産權保護已經成為世界各國的基本共識。雖然新中國第一部著作權法的誕生不過20年時間,著作權制度還不夠完善,但中國政府提出了堅持科學發展觀、建立創新型國家的戰略構想,制定了《國家知識産權戰略綱要》,要把知識産權保護作為國家的基本戰略來推進。這就證明,在新的歷史條件下,中國政府將大力實施版權戰略,加大著作權保護力度,進一步推進改革開放,建設創新型國家,推動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促進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
今天,著作權保護這個共同的事業使我們聚到了一起;明天,我們將會為保護和發展中華民族創新能力而繼續奮鬥。讓我們以著作權事業為共同平臺,加強交流合作,不斷增進友誼,共同謀求21世紀世界著作權事業健康發展的光輝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