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0日下午,北京市委書記劉淇主持召開社會管理與創新工作座談會。他強調,要高度重視新形勢下的社會建設工作,結合首都發展實際,不斷創新體制機制,把加強社會建設與管理作為“十二五”期間的一項重要任務抓緊抓好。市委副書記﹑市政協主席、市委政法委書記王安順參加座談會。
市委社會工委、市社會辦負責人彙報了黨的十七大以來北京社會建設的主要做法和經驗。首都社會建設與管理工作不斷推進社會服務體系創新、管理體制創新、社會動員機制創新、工作思路創新和工作實踐創新,不斷取得新成效,基本形成城鄉一體的公共服務體系,基本形成全面覆蓋的社會管理體制,初步形成加強各類社會群體服務管理的新模式,基本形成“三位一體”的社區建設規範化模式,基本形成“樞紐型”社會組織管理模式,初步形成“社工+義工”的社會動員和社會服務聯動模式,初步形成社會矛盾“大調解”格局,基本實現社會領域黨建工作全覆蓋。
市委政法委、市民政局、團市委、朝陽區委負責人發言,彙報本系統和單位推進社會建設工作的做法和體會。國家行政學院決策諮詢部教授丁元竹、中國社科院榮譽學部委員陸學藝發言,肯定了首都社會建設與管理取得的成績,並對進一步創新基層社會服務管理體制機制提出建議。
王安順在講話中説,重視加強社會建設與管理工作,是經濟社會發展內在規律的必然要求,是鞏固黨的執政基礎的必然要求。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社會建設與管理工作,建立社會建設工作專門機構以來,做出了許多有益的探索和創新。今後的工作中,要繼續堅持社會建設與管理思想理念的創新,組織體系的創新,工作方式方法的創新,資源力量整合形式的創新,保障體系的創新。
劉淇講話指出,要高度重視新形勢下的社會建設工作。加強社會建設與管理,關係人民群眾的幸福安康,關係社會的和諧穩定,關係國家的長治久安。當前,我國正處於人民內部矛盾凸顯、刑事犯罪高發、對敵鬥爭複雜的特殊時期,給社會建設與管理帶來了新的挑戰,也帶來了新的機遇。群眾的利益訴求呈現多層次﹑多方面﹑多樣性的趨勢,也對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順應經濟社會發展的新要求和人民群眾的新期待,切實加強社會建設與管理,是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的客觀要求,也是提高黨的執政能力﹑鞏固黨的執政基礎的必然要求。
劉淇指出,要認真總結並繼續堅持首都社會建設與管理工作的好做法、好經驗,並在實踐中不斷完善。市委市政府認真貫徹落實中央要求,不斷加大社會服務管理創新力度,在實踐中進行了大量探索和創新:創新工作體制,構建了首都社會建設工作新格局;完善工作制度,形成了首都社會建設政策新體系;健全運行機制,搭建了首都社會建設工作新網絡;加強基礎建設,探索了首都社會建設工作新模式。要認真總結和提煉這些好做法和成功經驗,使之固定下來並在實踐中不斷發展。要嚴格執行社會建設與管理工作中已有的各項政策規定,不斷擴大工作覆蓋面,提高工作效率,確保取得實效。
劉淇強調,要結合首都發展實際,不斷創新體制機制,把加強社會建設與管理作為“十二五”期間的一項重要任務抓緊抓好。當前,首都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明確提出了率先形成創新驅動的發展格局,率先形成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新格局的任務目標。在首都致力於打造國際活動聚集之都、世界高端企業總部聚集之都、世界高端人才聚集之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之都、和諧宜居之都,建設中國特色世界城市的進程中,人才人力資源將呈現高度活躍的發展態勢,對包括人口管理在內的首都社會建設與管理創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按照建設國家首善之區、維護首都和諧穩定和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要求,在社會建設與管理工作中,結合首都實際,創新工作體制機制,總結推廣基層創造的好做法,學習借鑒兄弟省區市創造的先進經驗,切實加強基層民主自治建設,充分反映群眾訴求,把基層民主自治落到實處;創新整合社會保障體制機制,把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落到實處;增加群眾在公共利益分配中的監督和決定權,把利益協調機制的構建落到實處;引導和培育社會組織協同創新,把發揮社會組織作用維護群眾利益落到實處;在創新中多辦好事實事,把密切黨群關係落到實處,努力在新的起點上把首都社會建設的總體水平再提高一步。
市領導李士祥﹑梁偉﹑丁向陽參加座談會並講話。(王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