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國土綠化 護衛生態安全
——訪全國綠化委員會副主任、國家林業局局長賈治邦
在第三十三個植樹節到來之際,本報記者就我國開展全民義務植樹運動、推進生態建設和加快林業發展等問題,專訪了全國綠化委員會副主任、國家林業局局長賈治邦。
記者:今年是我國開展全民義務植樹運動30週年。請您介紹一下我國義務植樹情況,以及“十一五”期間國土綠化和生態建設取得的主要成就。
賈治邦:1981年,在鄧小平同志的倡導下,五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通過了《關於開展全民義務植樹運動的決議》。從此,一場世界上持續時間最長、參與人數最多、成效最顯著的全民義務植樹運動在中華大地蓬勃開展。30年來,全國動員、全民動手,義務植樹運動轟轟烈烈開展,通過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植綠愛綠護綠行動,有力促進了國土綠化和生態建設。截至2010年底,全國參加義務植樹人數累計達127.3億人次,植樹588.96億株。
“十一五”以來,我國緊緊圍繞建設和保護森林生態系統、保護和恢復濕地生態系統、治理和改善荒漠生態系統以及維護和豐富生物多樣性,全面加強生態建設和保護,國家生態安全屏障的框架基本形成。5年來,全國完成造林3.7億畝,中幼林撫育4.7億畝,義務植樹117.2億株,全國現有森林面積29.32億畝,森林覆蓋率20.36%,人工林保存面積9.26億畝,居世界首位;實施了全國濕地保護工程規劃,濕地自然保護區達550多處,國際重要濕地達37處,自然濕地保護率達50.3%;第四次全國荒漠化沙化監測結果顯示,2005年-2009年全國沙化土地面積年均縮減1717平方公里,比上個監測期年均多縮減434平方公里;大熊貓等50多個瀕危野生動物繁育種群持續擴大,林業系統自然保護區達2035處,總面積18.5億畝,佔國土面積的12.9%。
記者: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是當前工作的主線,林業在推進轉變發展方式方面有何舉措和作用?
賈治邦:轉變發展方式,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大舉措和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任務。林業在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中發揮著重要作用,要著重從5個方面推進林業發展方式轉變。一是加快造林綠化步伐,確保實現“雙增”目標。要緊緊圍繞胡錦濤總書記提出的到2020年森林面積比2005年增加4000萬公頃、森林蓄積量增加13億立方米的“雙增”目標,加快造林綠化,加強森林資源保護與經營,確保森林面積和森林蓄積量同步增長。二是實施興林富民戰略,讓林業發展成果惠及更多百姓。大力發展林業富民産業,著力提升林業傳統産業,積極培育林業戰略性新興産業,加快發展木材及其他原料林培育、林産工業、木本糧油和特色經濟林、森林旅遊、林下經濟、竹産業、花卉苗木、林業生物、野生動植物繁育利用和沙産業等十大主導産業,為擴大內需、改善民生作出貢獻。
三是深化改革,增強林業發展活力。繼續抓好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國有林場改革、國有林區改革,著力解決與現代林業科學發展不相適應的體制機制、政策措施和管理方式,促進林業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四是推進科技創新,提高林業發展效益。把林業發展轉到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上來,使林業科技成果轉化率達到60%以上、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50%以上,最大限度地提高林業生産力和資源綜合利用率。五是加強森林經營,提升林業發展質量。擴大中幼齡林撫育試點,全面啟動森林撫育經營,5年計劃完成森林經營面積5.25億畝。
記者:我國林業發展形勢如何?林業生態建設面臨哪些困難?
賈治邦:當前是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也是加快林業改革發展、全面推進現代林業建設的戰略機遇期和黃金髮展期。之所以這麼説,主要基於以下判斷:第一,以科學發展為主題,迫切需要加快林業發展,全面釋放山區發展的巨大潛能,帶動億萬農民增收致富,統籌城鄉協調發展。第二,以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迫切需要加快林業發展,擴大培育戰略性新興産業,發展循環經濟。第三,提升生態文明水平,迫切需要加快林業發展,促進全社會形成有利於改善生態的綠色生産生活方式。第四,應對氣候變化,迫切需要加快林業發展,增強森林的增匯減排功能,發揮林業在應對氣候變化中的特殊作用。第五,維護國家木材安全,迫切需要加快林業發展,加強森林資源培育,加快建立木材生産戰略儲備基地,儘快改變木材對外依存度過高的局面。
同時,我們也清醒地看到,林業生態建設還存在一些問題和困難。特別是造林綠化難度加大,林地保護管理壓力增加,森林資源質量不高。目前,我國60%以上的宜林地集中在“三北”、南方石漠化及幹熱河谷等立地條件較差的地區,造林難度大,成果鞏固難。7億多畝中幼齡林亟待撫育,4億多畝低産林亟待改造,生態系統整體功能亟待提高。有林地轉為非林地現象難以控制,徵佔用林地有所增加,局部地區亂墾濫佔林地問題嚴重。對此,必須高度重視並切實加以解決。
記者:“十二五”期間,我國生態建設重點是什麼?如何推進全民義務植樹運動和國土綠化?
賈治邦:“十二五”期間,要堅持依靠人民群眾,依靠科學技術,依靠深化改革,加大生態建設保護力度,加強森林撫育經營,力爭到2015年森林覆蓋率達到21.66%,森林蓄積量達到143億立方米。按照這一總體思路,未來5年,重點建設東北森林、北方防風固沙、東部沿海防護林、西部高原生態、長江流域生態、黃河流域生態、珠江生態、中小河流及庫區生態、平原農區生態、城市森林生態等“十大生態屏障”。
同時,要充分發揮義務植樹在推動國土綠化和身邊增綠進程中的獨特優勢和作用,結合加強生態工程、部門綠化、城市綠化、新農村綠化及綠色通道建設,採取有力措施,全面推進全民義務植樹運動深入開展。一要加強義務植樹組織管理。組織各部門、單位開展義務植樹基地和紀念林建設,推動部門(系統)綠化。二要大力開展“身邊增綠”。加快城鄉綠化一體化步伐,讓森林進城市、進鄉鎮、進村莊、進校園和營區,建設以林為主、生態良好的宜居環境。三要完善義務植樹實現形式和機制。積極開展植紀念樹、造碳匯林、綠地樹木認建認養等活動,加大義務植樹苗木補助,提高適齡公民義務植樹盡責率,確保完成義務植樹120億株,盡責率提高到65%。
記者:近期聯合國啟動了國際森林年行動,中國將以什麼形式和活動來響應這一行動?
賈治邦:聯合國大會第61屆會議確定2011年為國際森林年。中國政府積極響應聯合國這一決定,在國際森林年,將義務植樹運動與森林年行動有機結合,組織開展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活動。
在國內重點開展的活動包括:植樹節期間,全國綠化委員會、國家林業局組織開展一系列植樹活動,各省(區、市)分別組織開展1-2項有特色的造林綠化活動。共青團中央組織廣大青年團員開展“保護母親河行動”系列活動,全國婦聯組織廣大婦女開展“三八綠色工程”等活動,在中國西部沙漠地帶治沙造林110萬株。發動在華國際知名跨國企業和國內大型企業,通過植樹造林抵扣碳排放指標。同時,組織廣大適齡公民開展義務植樹活動。
參與的國際行動包括:舉辦首屆APEC林業部長會議,亞歐森林與應對氣候變化高級別研討會,承辦聯合國糧農組織亞太林業委員會第24屆會議及第二屆亞太林業周活動;組織在華國際人士參加植樹活動;主辦森林與濕地等研討培訓活動。(作者 焦玉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