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氣象科普進學校”活動正式啟動
共同致力於全民科學素質整體提升
3月20日,在世界氣象日即將來臨之際,由中國氣象局、中國氣象學會聯合教育部、中國科協等部門主辦的“氣象科普進學校”活動啟動儀式在中國氣象局園區隆重舉行,北京市11所中小學校130名學生以及近萬名社會公眾走進氣象科普園地。
“我們將以啟動儀式為契機,充分發揮學校教育的主渠道作用,通過加強對青少年學生的氣象科普教育,示範和帶動社會各行各業、社會各界群眾了解氣象工作,普及氣象科學知識,增強氣象防災減災和應對氣候變化意識,提升全社會科學防範和應對氣象災害能力,進一步促進經濟社會和諧、健康和可持續發展。” 中國氣象局副局長許小峰表示。
“我們學校2003年建立了‘彩虹’氣象站,現在它已成為校園裏一抹絢麗的‘彩虹’,同學們一塊成立氣象小組,我們每天觀測氣溫、低溫、濕度、降水、陰晴風等大氣狀況……” 北京理工大學附中一名初二學生説,“常規的氣象觀測使我在學習中掌握了許多氣象知識,也掌握了觀測儀器的使用方法。”
北京市海淀區教育科普協會理事長魏振英介紹,北京市海淀區的氣象科普學校從2003年最初成立發展至今,由7所發展到18所,這些校園氣象站給學生們提供了氣象觀測實踐、了解氣象知識的場地,成為推進科普進學校的重要平臺。
“長期以來,中國氣象局充分挖掘自身資源優勢,與教育部通力合作,積極開展面向中小學生的氣象科普宣傳和安全教育活動,通過舉辦全國青少年氣象夏令營、科普包裝會、院士專家講座等形式多樣的氣象科普活動,使中小學生從小樹立了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可持續發展意識,增強了他們對氣象知識的興趣,提高了他們防禦氣象災害的意識和能力。”教育部基礎教育一司學管處高君表示。
中國科協科普部副部長高勘説,隨著公民科學素質的提高,人們對氣象防災減災和應對氣候變化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對掌握和利用氣象知識的要求也越來越迫切,這既是氣象科普工作面臨的新挑戰,也為加快推進氣象科普工作提供了新機遇。
面對雷電、颱風、暴雨等自然災害頻發的新形勢,如何繼續加強中小學生氣象科普宣傳和氣象災害防禦工作呢?高君表示,教育部將聯合中國氣象局進一步完善協作機制,定期進行信息溝通、聯合部署,督促各地教育和氣象部門落實國家有關學校氣象災害防禦的規定;進一步健全聯合安全預警機制,針對不同時期氣象和地質環境的變化,定期發佈中小學氣象災害防禦方面的預警通知;還將共同做好中小學生氣象科普宣傳和氣象災害防範知識教育工作,積極開展形式多樣的氣象科普宣傳、氣象災害防災教育和自救逃生演練,提高學生的防災意識和應急避險能力。
許小峰指出,氣象部門將進一步加強與有關部門的合作,著眼於人類的未來,積極組織氣象專家走進課堂,把氣象科普知識帶進學校,通過大家共同努力,讓更多的中小學生學習和掌握氣象防災減災和應對氣候變化的科學知識與技能,進而促進全民科學素質的提升。
儀式上,中國氣象局副局長許小峰、于新文等出席活動的領導和嘉賓分別向中小學校師生代表贈送了氣象科普材料。 (記者何孟潔 孫楠)
中國氣象局“世界氣象日活動”20日熱鬧開場
3月20日9時,在全天對外開放的中國氣象局大院內,社會公眾早已興致盎然地開始了現場參觀活動。針對3月23日世界氣象日,以“人與氣候”為主題的這場科普宣傳活動意義匪淺。
中國氣象局科技展廳、華風影視信息集團等地傾情敞開懷抱,接納廣大參觀者;國家氣象中心、國家氣候中心,中國氣象局公共氣象服務中心、中國氣象報社等單位集體擺出露天宣傳臺和諮詢臺,場面熱鬧非凡;現場全體工作人員為廣大參觀者熱情提供最前沿的一線服務;氣象專家齊上陣,為公眾們耐心答疑解惑,講解氣象科學知識;宣傳冊、天氣符號小貼畫、紀念徽章、公眾問卷調查表等一應俱全,發送到公眾手中;在空地處,各種宣傳天氣、氣候的科普挂圖以易拉寶的形式整齊豎立,圖文並茂,直觀易懂。 >>>詳細閱讀
各地氣象部門組織活動迎接“3·23”世界氣象日
為迎接“3·23”世界氣象日的到來,我國各地氣象部門組織了豐富多彩的活動。
氣象局裏瞧稀罕——四川省氣象局“3.23”紀念活動走筆
“方位:西北方向;仰角:30度,瞄準射擊!”隨著號令,身著迷彩服的工作人員操縱高炮,炮口徑直指向天空——這可不是人工增雨作業現場,而是四川省氣象局“3·23”世界氣象日紀念活動的一幕情景。 >>>詳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