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工作動態>> 地方政務
 
上海:“十二五”期間將優化調整兒科優質資源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1年04月10日   來源:解放日報

    上海市兒童醫院坐落在北京西路,主體是一幢有80多年曆史的西式建築,歷經多次翻修,仍保有不少漂亮的穹頂和精美的浮雕。不過,帶著孩子來就診的家長們大都沒有注意到這些,因為實在是太擁擠了。“上午9點來,晚上7點多走,孩子感冒輸液,要10個小時!”類似的抱怨不絕於耳。

    “醫院門急診設計容量是每天1500—2000人次,但近年來門急診最高峰達到4000人次。”市兒童醫院副院長奚益群説,“好在新院已經動工,兩年多後,擁擠將大為改觀。”

    新院位於普陀長風生態商務園區。翻開藍圖,建築面積7.2萬平方米,比現在的兒童醫院大了三倍;核定床位550張,加上現址保留150張,是現在的兩倍多;門急診最高接診能力相應提升到每天6500人次,手術室也由5個增加到17個。

    看兒科難,是“看病難”的突出表現之一。每當季節轉換或流感高發期,兒科、兒童、兒中心三家專科醫院,以及兒科較有名氣的新華醫院往往“爆棚”,擠滿患兒和家長,醫務人員疲於奔命,長期超負荷工作。而其他二級、三級綜合醫院的兒科卻不斷萎縮,患者寥寥,醫生轉行,病床被其他科室佔用。

    優化調整兒科優質資源,成為上海醫療衛生“十二五”規劃的重要內容。市衛生局負責人介紹,根據規劃,東北片的新華醫院從192張床增加到500張,西南片的兒科醫院增加400張床,東南片的兒童醫學中心新增500張床,加上西北片的兒童醫院新院和市中心保留的兒童醫院,上海東、西、南、北、中都將有一所三級甲等兒科專科醫院。此外,三級綜合醫院將逐步恢復近年來減少的床位,各區縣醫療中心新建兒科診區,五年內全市共新增2000張兒科床位。

    床位增加,兒科醫生從何而來?奚益群説,兒童醫院現在醫務人員編制是700人,新院建成後將擴大到1200人左右。目前,醫院已經開始儲備人力資源,“上海正在推進住院醫師規範化培養,加上從各方引進人才,兒科醫師隊伍應該可適應新增的醫院規模。”

    與兒科相似,老年護理、産科也長期處於緊缺狀態。怎樣儘快補上這些“短板”?市衛生局明確,將以政府為主導,在“十二五”期間加大投入,重點加強薄弱醫療資源供給,適應城市發展和市民不斷增長的需求。

    老年護理方面,截至2009年底,上海60歲以上的戶籍老年人達315.70萬人,其中80歲及以上高齡老人56.65萬人,而全市62家老年護理機構實際開放床位僅1.03萬張。根據規劃,本市5年內將增加10000張老年護理床位,對床位嚴重缺乏的徐匯、虹口、楊浦、浦東、崇明等區縣,三年內規劃各建造一所500張床位的老年護理醫院。同時,考慮將業務量不足的二級醫院轉制或轉換為專門的老年護理醫院,鼓勵社會資金舉辦老年護理醫療機構。

    産科方面,目前全市實際開放床位3300張,一年可以滿足23萬人次分娩需求。但産科醫院冷熱不均,一級以及部分二級醫院産科技術力量局限、人員配備不足。在越來越講究生育質量的今天,三級醫院成了大多數市民首選,導致一床難求,有的醫院為保障質量不得不限制産婦掛號。為此,上海一方面將增加優質資源,市第一婦嬰保健院在浦東新建分院,産床從140張增加到300張,復旦大學婦産科醫院增加到350張,國際和平婦幼保健院增加到480余張;另一方面,在崇明、青浦、奉賢等區縣建設政府舉辦的婦幼保健院,加速區級醫院助産技術提升。

    “兒科、産科和老年護理‘三難’,涉及家家戶戶的基本醫療衛生需求,具有公益性。”市衛生局有關負責人表示,上海將結合新一輪醫改,不斷完善公立醫院補償機制,強化政府責任,夯實健康城市之基。“兒童醫院新院建設全部由市財政投入,區政府也給予了極大支持。多方合力,相信不久後兒科爆滿可以有效緩解。”奚益群説。(記者 孫剛)

 
 
 相關鏈結
· 上海迪士尼樂園項目舉行開工儀式
· 程國平應邀出席上海合作組織地區安全問題磋商
· 上海交通路網信息管理將進一步趨於實時、精確
· 因日本海嘯受損 海南萬噸級巨輪被成功拖抵上海
· “上海中心”與新華社開展全面戰略合作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