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生態建設又將邁上一個新的臺階——昨日(8月11日),記者從全市天然林保護暨退耕還林工程工作會上獲悉,從今年起,全市將投入55.1億元,啟動天保工程二期,力爭用10年時間,新增森林面積524萬畝。
一期工程森林面積增加69%
天保工程是以禁止和限制商品性採伐、營造公益林(包括封育和新造)等為手段,以維護和改善生態環境,滿足社會和國民經濟發展對林産品的需求為根本目的的系統工程。我市從1998年開始試點,2000年正式實施,全市每年管護森林資源3582萬畝。
通過13年實施天然林保護一期工程,全市生態環境明顯改善。全市森林面積由2699萬畝,增加到4575萬畝,增長69%,森林覆蓋率凈增16個百分點提高到37%。同時,全市水土流失面積減少到34590平方公里,減少20%,土壤平均侵蝕模數下降到2836噸/平方公里,下降了24%,主要河流泥沙含量下降到5.7公斤/立方米,下降了11%,一度絕跡的雲豹、穿山甲、紅腹錦雞等珍稀瀕危野生動物種群數量呈上升趨勢,替代了林木採伐的森林旅遊、苗木花卉、竹木加工等林業産業快速壯大,全市林業總産值達到了265億元,是天保一期實施前的近20倍。
二期首建生態效益補償機制
市林業局局長吳亞説,天保工程二期投入更大、管護面積更廣,具有幾個明顯的特點。
首先就是森林管護費用較一期大幅提高,對國有林,中央財政每畝每年5元,對集體林,屬於國家級公益林的,每畝每年10元,對於地方公益林的,在中央每畝每年3元基礎上,市和區縣兩級財政還將補助部分。
其次,天保工程二期首次建立起生態效益補償機制,按每畝每年10元給予,各地按每畝每年2元提取集中管護費後,餘下的全部用於國家公益林和地方公益林的生態效益補償。
另外,對二期工程中新增的524萬畝(包括封育和新造)計劃,市裏將優先安排到長江兩岸所涉區縣,封育每畝補助70元,人工造林每畝補助300元。對國有中幼林撫育的,每畝補助120元。(記者 王翔 實習生 張文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