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農業部主辦,中國農業博物館、全國農業展覽館承辦的“中華農耕文化展”,定於2012年3月2日上午在中國農業博物館開幕。今天(2月29日)上午,在全國農業展覽館舉行了新聞發佈會。農業部黨組成員張玉香向新聞媒體的記者們介紹了“中華農耕文化展”的相關情況。
張玉香介紹説,舉辦“中華農耕文化展”,是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弘揚中華文化、培養主流文化的體現,也是傳承我國悠久的農業文明,提升農耕文化在我國文化領域的地位、推動農村文化建設和經濟建設的協調發展,更好地服務“三農”工作、服務現代農業發展的重要舉措。
“中華農耕文化展”,包括主題館、專題館兩個部分。主題館設在中國農業博物館一號館,展覽面積3000平方米,展示內容分4個單元。
第一單元:綜合展區 重點展示黨和國家領導人,特別是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等領導同志在保護、傳承和利用傳統農耕文化方面的指示精神;展示中華傳統農耕文化的主要特徵及其現代價值,以及我國在傳承、保護、利用和弘揚傳統農耕文化方面的概況。
第二單元:傳統農耕文化重點類型展區 分別從精耕細作、傳統農業技術、治水、物候與節氣、農業生態、農産品加工、茶文化、蠶桑文化、古代農學思想與農書,以及民間藝術共十個部分,全面展示中華農耕文化的博大精深和豐富多彩。該單元通過大量的圖片、圖示、影像資料和文字説明,集中展示了如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一是傳統農業技術體系。在原始農業向傳統農業演進過程中,黃河流域逐漸形成的土地連作、多熟種植的精耕細作技術體系。介紹了隋唐以後,隨著南方的開發,曲轅犁發明,以耕、耙、耖配套的南方水田精耕細作體系的逐漸形成和發展,以及在長期的生産實踐中,先民們發明、創造並運用的許多合理有效的技術,包括種植技術、養殖技術、治水技術等,有些技術至今仍然具有強大的生命力。
二是古代的物候與節氣。確定農時是古代農業文明劃時代的進步,是中華農耕文化之瑰寶。我國先民通過長期的生産實踐,利用物候和節氣的變化,通過察物候與觀天象的方式,確定農時,形成了包括物候知識和節氣概念的農曆,逐步總結了一套系統指導農業生産的經驗。
三是傳統的農業生態綜合利用。我國古代先民發現並利用生物之間的互生關係,創造了包括農田間作套種、稻魚共生、水域立體養殖、桑基魚塘、植物病蟲害的生物防治等模式,形成中國獨特的農業生態文化。古代農業生態理念的建立,對於協調發展與環境之間、資源利用與保護之間的矛盾,形成社會經濟發展的良性循環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
四是傳統的茶文化和蠶桑文化。這是中華農耕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是茶樹的原産地,是世界上飲茶、種茶和制茶最早的國家。我國不但為人類發現和提供了茶這種良好的飲料,也為世界創造了幾乎全部的古代茶業科技。茶已成為當今風靡世界的三大飲料之一。此外,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發明蠶桑業的國家。早在新石器時代中晚期(5000多年前),我們的祖先就已在黃河中下游和長江流域開始種桑、養蠶,進行織絲活動。漢、唐以後隨著蠶桑業的推廣,其絲紡絲織技術不斷提高,産品更為豐富,成為中西經濟文化交流的重要物資。
五是古代的農學思想和農學典籍。我國不但有悠久的農業歷史,而且在長期的農耕實踐中産生了豐富的農學思想和農學典籍。奠基於春秋戰國時期的中國古代農學思想,以整體、辯證、發展為特點,強調天地人之間的和諧,成就了中華農業的長盛不衰。以《齊民要術》、《農書》、《農桑輯要》和《農政全書》等為代表的卷帙浩繁、體系完整的歷代農書,記載了傳統農業技術與農學思想,是中華文化遺産的重要組成部分。
六是歷代傳承的農民藝術。與農業生産和農民生活息息相關的民俗民間藝術,是我國農民在數千年的農耕活動中,不斷創造和發展的鄉土藝術。尤其是年畫、剪紙、農民畫等幾種藝術形式,生動、形象,充分反映了歷代農民淳樸、熱情、活潑的性格和生産、生活態度,給人們以鼓舞與教育。
第三單元:農業文化遺産保護成果展區 主要包括我國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産保護項目及候選項目、中國169個歷史文化名村和農業非物質文化遺産展演3個部分。
該展區旨在響應聯合國糧農組織提出的“建立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産及其有關的景觀、生物多樣性、知識和文化保護體系,並在世界範圍內得到認可與保護,使之成為可持續管理的基礎”的倡議,具體介紹了浙江青田稻魚共生系統、雲南哈尼稻作梯田系統、江西萬年稻作文化系統、以及貴州從江侗鄉稻魚鴨複合系統等4個已獲得聯合國糧農組織正式命名的“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産保護試點”,此外還對我國一些獨具特色的,具備成為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産保護試點候選項目的農業傳統技術,如雲南普洱茶農業系統、內蒙古敖漢旗旱作農業系統、河北宣化傳統葡萄園、陜西佳縣傳統棗園系統、浙江紹興古香榧群落系統等作了介紹。
歷史文化名村是中國農業文明的重要承載者。它們體現著古樸的鄉風民情、濃厚的文化底蘊、高超的建築藝術,記錄了歷史文化和社會發展的脈絡。從2003年起,國家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國家文物局聯合開展中國歷史文化名村的命名工作。截至2011年,已分五批公佈了169個中國歷史文化名村。本次展覽特別為展示歷史文化名村設置了投影播放室和電子觸摸屏,多角度、全方位地向觀眾展示歷史小鎮和古村落的全貌。
非物質農業文化遺産是農耕文化中的活態文化。它凝聚了我國五十六個民族的智慧和精華,是中華民族不可替代、不可再生的寶貴財富,也是全人類共有的精神財富。為了再現農耕文明的歷史場景,直觀地感受古代先民的創造力,展覽特別設置了非物質農業文化遺産展演區。參加展演的有河北廣宗柳編技藝、南通藍印花布印染技藝、河北大名草編技藝、河南朱仙鎮木版年畫技藝、山西老陳醋釀製技藝、北京中藥炮製、針灸、正骨技藝、浙江龍井茶炒制技藝、福建茉莉花茶製作技藝、浙江桑蠶絲織技藝9個項目。
第四單元:農耕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展區 主要有秉承精耕細作、保障糧食安全,深化生態理念、促進永續發展,加快技術創新、轉變生産方式,開發文化資源、拓展農業功能,傳承民間工藝、繁榮鄉村經濟,弘揚鄉土藝術、建設和諧農村等6個部分。
精耕細作技術是我國勞動人民幾千年生産生活實踐的智慧結晶。今天,在人多地少的國情條件下,秉承精耕細作的集約化耕作傳統,通過改良土壤,培育良種,改進耕作栽培,防治病蟲害等技術措施,不斷提高土地生産率,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發揮了重要作用。與此同時,在傳統農耕文化的基礎上,堅持現代工業文明與農業文明相融合,使農業發展由依賴資源投入轉變為依託于不斷發展的現代科學技術,並逐漸實現農業生産方式的轉變,使農業集約化水平不斷提高,從而探索創造具有中國特色、符合中國國情的現代農耕文化,推動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轉變。
隨著農業和農村經濟的發展,全國各地注重挖掘本地農耕文化的內涵,大力開發農業文化資源,充分利用物質類農村文化遺産,展示傳統風俗。同時發掘非物質農業文化遺産,並與農業生産相結合,努力推動農業文化産業化,開發了豐富多樣、各具特色的鄉村旅遊産品體系,拓展了農業功能,推進了新農村建設。一些瀕危的傳統工藝不僅得到了搶救性的發掘與保護,而且還成為發展農村文化産業的獨特優勢。各地注意培育民間工藝特色産業,有效地延長農産品産業鏈,促進了農民增收,成為農民致富的重要途徑。這次展出的44個“文化一村一品”項目就是眾多農村文化産品的代表。
源遠流長的鄉土藝術是農民在農業生産和生活實踐中的優秀創造,長期以來在農村居民生活中享有重要的地位,是農村社會的鄉土文化形態和精神資源。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今天,將優秀傳統藝術與當代生活對接,使其從鄉村的土壤中萌發,構建起適應新形勢的社會主義新農村文化,全面提升農村精神文明水平,為建設農村和諧社會發揮出重要作用。
中華農耕文化展專題館,主要包括中國農業博物館現有的7個基本陳列。有中華農業文明陳列、中國傳統農具陳列、中國土壤標本陳列、彩陶中的遠古農業和室外展園等部分組成,分別在中國農業博物館的2、4、7、8、9、10號館展出,展出面積近2萬平方米。
據記者了解,3月2日下午在全國農業展覽館多功能廳還將召開中華農耕文化研討會。研討會由農業部主辦,中國農業博物館、中國農業歷史學會承辦。農業部有關領導將作題為《弘揚中華農耕文化,服務農業現代化和新農村建設》的致詞。中國農業歷史學會領導將以《服務“三農”工作大局,譜寫農耕文化新篇章》為題發表演講。來自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南京大學國家文化産業研究中心、中國農業博物館的知名專家、教授將就中國農業遺産保護面臨的基本理論問題、中國的農業文化遺産保護研究與實踐、中國農業文化遺産管理面臨的機遇與挑戰、世界農業史背景下的中華農耕文明等專題作學術報告,進行研討交流。
中華農耕文化是一篇大文章,為了在有限的展示空間裏更好地展現和詮釋“中華農耕文化”,展覽在使用大量圖片、文字説明、視頻展播的同時,也展出了一些有價值的藏品,徵集了部分民間藝術珍品,還從各地請來了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人作現場展演。同時,在展覽設計上,序廳以恢弘的氣勢和鮮明的主題開篇。4根紋飾青銅效果的漢代畫像石圖案的立柱造型,寓意我國上萬年農耕文明史的圖騰柱,展現了先人耕田、點種、灑水、收穫、捕魚、狩獵的場景,突顯了中華農耕文化的深厚底蘊。展館內採用現代科技展示手段,運用結構造型和色彩的變化,聲光電結合,突出展示效果。特別設計的稻、魚、鴨共生演示系統,讓觀眾有身臨其境之感。當觀眾走入虛擬的水田中,水就會泛起漣漪,水稻會隨水波盪漾,魚兒游來游去,鴨子邊跑邊叫,好一幅美麗的鄉村詩情畫卷。現代展示手段的運用,使展覽更加生動、鮮活,觀眾的參與度也更高。
中華農耕文化展主題館將於3月2日至3月8日在全國農業展覽館一號館展出;專題館的7個基本陳列常年免費向公眾開放。此次中華農耕文化展,無論從主題、內容、形式、規模、規格上,都將是一次創紀錄的展示,如果您有興趣,就不要錯過這次難得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