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強調,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必須以更大的勇氣和智慧,不失時機深化重要領域改革。習近平總書記去年年底在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體學習時強調,改革開放是一項長期的、艱巨的、繁重的事業,必須由一代又一代人接力幹下去。必須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改革方向,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以更大的政治勇氣和智慧,不失時機深化重要領域改革,朝著黨的十八大指引的改革開放方向奮勇前進。黨的十八大和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斷,深刻闡明了改革開放在當代中國的重大深遠的意義。
一、準確把握改革發展面臨的新形勢和新要求
總結改革開放30多年的偉大實踐,我們深刻認識到,沒有改革開放,就不會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成功開闢,中國的面貌、中國人民的面貌就不會發生歷史性變化;沒有改革開放,就不會有當今神州大地上的生機與活力,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不會展現出無比光明的前景。對於黨和國家是如此,對於整個氣象事業也是如此。
(一)改革開放是發展的強大動力。今天,“凝聚改革共識”始終佔有重要位置,最大共識是“必須改革”。改革是發展的最大紅利,是推動工作的最大動力,是我們的責任所繫。過去的發展成就靠的是改革開放,未來中國的發展也依然要靠改革開放。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的,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也是決定實現“兩個100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一招。實踐發展永無止境,解放思想永無止境,改革開放也永無止境,停頓和倒退沒有出路。沒有改革開放,就沒有中國的今天,更沒有中國的明天。這一論斷,既傳遞了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的堅強決心,也寄託著全黨全國人民對新一屆黨中央的殷切期望。
(二)改革需要勇氣。30多年來,正是憑藉著那麼一種敢闖敢試的精神,我們黨團結帶領全國人民衝破了重重阻力,實現了多個領域、多個方面的突破,實踐和豐富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道路,保證了國家經濟社會的快速持續健康發展。逆水行舟,不進則退。黨的十八大提出,堅決破除一切妨礙科學發展的思想觀念和體制、機制弊端,構建系統完備、科學規範、運行有效的制度體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現在推進改革開放矛盾多、難度大,但不改不行。我們要拿出勇氣,堅持改革開放正確方向,敢於啃硬骨頭,敢於涉險灘,既勇於衝破思想觀念的障礙,又勇於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籬;既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做到改革不停頓,開放不止步。面對改革的艱巨任務,我們必須從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政治高度,科學研判改革棋局,正確判斷改革形勢,以更大的勇氣,更加堅定、自覺地落實好黨的十八大確立的改革開放的重大部署,結合氣象工作實際,紮實推進氣象部門改革,努力實現中國特色氣象事業更好更快發展。
(三)改革需要智慧。30多年來,我國改革本身是遵循著從易到難、從局部到全局、從增量到存量的順序展開。在漸進式的改革之路上,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已進入全新階段。我們黨團結帶領全國人民進一步深化改革,要解決的大多是涉及面廣、配套性強、利益關係複雜的問題。關鍵環節“一子落而滿盤活”,重要領域“牽一髮而動全身”,這是對進一步深化改革的重大考驗,既考驗改革的決心和勇氣,更考驗改革的智慧和技巧,考驗在調整利益格局、制定重大改革方案、出臺改革舉措上的頂層設計和總體規劃。攻堅階段的深化改革,是涉及諸多領域的巨大的系統工程,千頭萬緒,尤其需要相互協調,使改革措施實現各領域、多方面、諸環節的協調配套。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提高改革決策的科學性。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要在深入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頂層設計和總體規劃,提出改革的戰略目標、戰略重點、優先順序、主攻方向、工作機制、推進方式,提出改革總體方案、路線圖、時間表。要增強改革措施的協調性,需要全面考量、協調推進。經驗表明,改革的智慧來自實踐,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才能找到破解難題的鑰匙;改革的智慧來自廣大幹部群眾,堅持問計於民,集思廣益,增進共識,才能調動一切積極因素,找到化解阻力的辦法。
二、認真把握氣象部門改革發展的新機遇和新任務
總結改革開放30多年來特別是黨的十七大以來氣象事業發展,其中一條重要經驗就是要把改革開放貫穿實現氣象現代化的全過程、各領域,任何時候都不能動搖、不能放鬆。
(一)通過深化改革,氣象保障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安全福祉的目標更加清晰。五年來,我們不斷完善氣象管理體制,強化政府主導作用,健全部門間的聯動機制,加強與各級人民政府合作,逐步建立了雙重領導、共同支持氣象事業發展新格局。氣象改革步伐既符合自身發展規律,也順應時代發展潮流。特別是通過改革探索,形成了“政府主導、部門聯動、社會參與”氣象防災減災機制,建立起形成了國家、省、市、縣四級氣象應急體系,加大了利用社會資源強化氣象防災減災的工作力度,實現了氣象防災減災由部門行為向政府行為的轉變,産生了顯著經濟社會效益。因此,要保障好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安全福祉,還需要我們繼續通過改革探索,在影響和制約氣象事業發展的體制、機制上敢於創新,勇於突破,努力提高監測預報的準確性、災害預警的時效性、氣象服務的主動性,不斷拓展服務領域、創新服務能力、豐富服務産品、完善服務體系,切實加強政府公共氣象服務,創新社會管理,大力提高氣象保障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安全福祉的能力和水平。
(二)通過深化改革,公共氣象服務引領事業發展的信念更加堅定。我們努力推進公共氣象服務改革,堅持面向民生、面向生産、面向決策,明確氣象事業的公益屬性,確定公共氣象服務引領氣象事業發展的戰略思想。我們以需求為牽引,建立了集決策、公眾、專業、氣象災害防禦和應急處置於一體的公共氣象服務業務體系,國家和省級成立了專門的氣象服務管理和業務機構,實施了為農服務“兩個體系”、國家突發事件預警信息發佈系統等重大服務工程,大力推動公共氣象服務主動融入到經濟社會發展中,公共氣象服務業務化、隊伍專業化、機構實體化和管理規範化工作取得顯著進展,實現了公共氣象服務更加精細、更加現代和更加綜合的重大轉變。我們探索改革公共氣象服務提供方式,充分利用社會資源和調動社會力量,提高氣象服務的覆蓋面和效益。綜觀全球,我國公共氣象服務的整體水平位居世界前列,其中獨具中國特色的決策氣象服務和重大活動氣象保障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實踐充分證明,通過深化改革,確立以公共氣象服務引領事業發展的戰略思路、發展方向,將隨著時間的推移充分彰顯其強大的生命力。
(三)通過深化改革,氣象現代化建設的任務更加明確。我們加強現代氣象業務體系的總體規劃和頂層設計,統籌建設以公共氣象服務為引領、以氣象預報預測為核心、以綜合氣象觀測為基礎的現代氣象業務體系,深入推進氣象科技創新體系和氣象人才體系建設。深入推進現代天氣、氣候、觀測、基礎資料、技術裝備保障等業務體制改革,持續推進氣象科技體制和幹部人事制度改革,積極推進縣級氣象機構綜合改革,穩妥推進氣象事業單位分類改革,完善雙重領導管理體制和雙重計劃財務體制,不斷擴大氣象開放合作,逐步完善適應氣象現代化的新型事業結構。只有加快推進氣象現代化建設,率先基本實現氣象現代化,才能打造出氣象事業特有的發展優勢、服務優勢和創新優勢。
黨的十八大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和任務,對氣象服務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全球氣候變暖背景下應對極端氣象災害、應對氣候變化和保障生態文明建設等面臨著重大挑戰。當前,我們正處於全面推進氣象現代化的關鍵時期,前進道路上不可避免地面臨著極具挑戰性的矛盾和困難,氣象業務服務能力與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需求不相適應的矛盾沒有改變,制約氣象事業發展的困難和問題依然存在,越往前走,觸及的困難越大,涉及到深層次問題越多,遇到的難題也就越多。一是氣象事業發展中不平衡不協調問題依然突出。氣象預測預報的準確率,特別是關鍵性、轉折性、災害性天氣氣候預測預報能力,公共氣象服務的精細化水平,氣象科技和人才對推動現代氣象業務發展的貢獻率,氣象現代化建設的質量和效益等還需要進一步提高,公共氣象服務和社會管理職能、基層基礎氣象工作需要不斷強化和改進。二是氣象事業結構性問題依然突出。東、中、西部氣象發展依然有差距,國家級、省級、市縣級發展依然不平衡,推進氣象業務現代化、氣象工作政府化、氣象服務社會化依然面臨較多難題,與強化公共氣象服務和社會管理職能、發展現代氣象業務不相適應的事業體制機制等結構性問題越來越出。三是推進改革的緊迫感和動力不強的問題依然突出。在新形勢下,政府行政體制改革、事業單位分類改革、收入分配製度改革等加快推進,對氣象事業改革發展的挑戰非常嚴峻,也十分迫切。然而,少數領導幹部滿足現狀的思維慣性仍很大,推進改革的意識和動力不夠,不想改革;對深化改革有畏難情緒,“怕”字當頭,不敢改革;學習鑽研政策,了解社會和外部門改革進程,結合部門實際思考不夠,不會改革。
我們必須認清形勢,把握機遇,正視挑戰。新形勢下氣象改革發展難、重、緊。之所以難,是因為當前改革的形勢較為複雜,處於攻堅克難的“深水區”,氣象部門參與大部制改革、事業單位分類改革、縣級機構綜合改革以及氣象業務體制改革相互交融,改革內容相互交涉、相互影響,對改革政策、措施、方案的要求更高,從國家改革政策下達到部門具體可操作方案,需要統籌考慮。我們既要維護國家改革發展大局,遵守政治紀律,不折不扣執行中央改革決策,又要顧及氣象事業發展全局,遵循氣象發展規律,探索最有利於氣象事業發展的體制機制,此謂改革決策難。我們既要堅持過去經過實踐證明是正確的中國特色氣象發展道路,又要根據形勢的變化和時代的要求不斷開拓創新,此謂改革實踐難。之所以重,是因為過去氣象部門改革,側重的是自身內部的改革,與經濟社會的融合少,而未來的改革將緊貼經濟社會發展需要,扣準社會脈搏,全局性、整體性、交互性的改革任務十分重,對自身能力增強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之所以緊,是因為改革的時間要求更加緊迫,目前擺在氣象事業發展面前的內外部環境稍縱即逝,時不我待,應該不等不靠,緊緊抓住改革機遇期,牢牢把握改革主動權,正確判斷改革形勢,進一步解放思想,以更強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推進部門改革。
三、深入推進氣象改革與發展
到2020年率先基本實現氣象現代化,要求我們以更大的勇氣和智慧推動改革、加快發展。
(一)堅定改革的信心和方向,毫不動搖推進氣象事業改革開放。改革開放是決定率先基本實現氣象現代化的關鍵抉擇。通過30多年的改革開放,我們成功開闢了中國特色氣象發展道路。實踐證明,只有始終堅持改革開放,才能解決氣象事業發展中的各種矛盾和困難、破除影響和制約氣象事業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才能適應發展形勢的新變化、不斷增強發展新動力、永葆發展新活力。當前,氣象事業改革開放已如舟至中流,有了更廣闊的行進空間,也面臨不少的“險灘”和“暗礁”。推進現代天氣、氣候、資料、裝備、網絡等氣象業務改革,優化氣象事業結構,推進氣象科技體制和幹部人事制度改革,推進縣級氣象機構綜合改革,強化氣象社會管理,任務重、矛盾多、難度大。改革開放中的矛盾,只能用改革開放中的辦法來解決。我們必須拿出勇氣,堅定信心,敢於啃硬骨頭,敢於涉險灘,大膽地試,大膽地闖,既勇於衝破思想觀念的障礙,也要勇於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籬,做到改革不停頓、開放不止步。改革開放必須堅持正確的方向。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在改革方向問題上,我們頭腦必須十分清醒,不斷推動社會主義制度自我完善和發展,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我們推進氣象事業改革開放,必須堅持公共氣象服務引領氣象事業發展的正確方向,沿著中國特色氣象發展道路不斷推進。
(二)凝聚改革共識,努力形成推進全部門改革合力。眾人一條心,黃土變成金。只有凝聚改革共識,才能形成改革合力。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沒有廣泛共識,改革難以順利推進,推進了也難以取得全面成功。在多元文化、多元思想、多元價值觀的時代,推進氣象事業改革共識的難度也加大。凝聚改革共識需要廣大幹部職工的支持參與。任何一項重大改革舉措,只有得到廣大幹部職工的認同、擁護和積極參與,調動大家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才能夠産生持久的效力。我們要讓廣大幹部職工懂得氣象事業發展快、發展好,大家才會好的道理,始終將全局利益置於首位,推動氣象事業持續健康發展。凝聚改革共識需要求同存異。我國地域遼闊,東、中、西部資源稟賦差異很大,改革開放以來的發展也很不平衡,改革的動力也不同。不同地方、不同單位、不同層級、不同幹部職工,對於氣象事業是否需要改革、走什麼樣的改革道路、哪些領域需要改革、先改什麼、後改什麼等問題,會有不同的想法,這就需要我們思考哪些可以“求同”,哪些是可以通過做工作轉化為共識的,哪些是可以繼續“存異”把思想認識問題上的分歧放在一邊,先到實踐中去摸石頭、找規律。歷史地看,改革措施對不對、好不好,在當時難以得出最終結論,實踐才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我們要從實踐中找到真知,在不斷探索中達成改革共識。凝聚改革共識需要改革取得新突破。改革不能空談,改革需要實幹,改革必須在一些關鍵環節、重要領域取得突破性進展,讓廣大幹部職工看到改革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成效,看到改革提高了工作效率、提高了公共氣象服務水平、推進了事業的發展,看到改革惠及了廣大氣象幹部職工,才能成為最廣大幹部職工的自覺行動,才能凝聚改革廣泛共識,並以高度的共識推動其他領域的改革。
(三)強化改革頂層設計,著力提高改革決策的科學性。我們不僅要以更大的勇氣推進改革,還要保持頭腦冷靜,高度重視改革的頂層設計和長遠規劃。要牢牢把握改革發展主動權,必須堅持正確的方法論,加強改革的宏觀思考、頂層設計,提高改革決策的科學性。改革發展起來的問題往往比不發展的時候更多、更具複雜性。用一句通俗的話來講,容易的都改的差不多了,剩下的全是難啃的“硬骨頭”,不能回避也無法回避,迫切要求我們作出更大的努力。如何進一步提高氣象預測預報準確率和精細化水平?如何進一步提高關鍵性、轉折性、災害性天氣氣候預測預報能力?如何進一步強化公共氣象服務職能和創新氣象社會管理?如何進一步提高氣象科技實力、人才隊伍素質和氣象現代化質量效益?如何更好地解決區域發展不平衡、基層綜合實力不強的問題等等。如果説改革是一盤大棋局,回答好這些問題,就是理順各個棋子之間的關係,謀劃戰略中的主戰場、找準進攻中的主方向。因此,我們要在正確處理“摸著石頭過河”與加強頂層設計的辯證統一關係,推進局部的階段性的改革開放要在加強頂層設計的前提下進行,加強頂層設計要在推進局部的階段性的改革開放的基礎上來謀劃。要加強戰略思考、整體規劃,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同時也要繼續鼓勵大膽試驗、大膽突破,不斷把改革開放引向深入。要在深入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提出深化改革的戰略目標、戰略重點、優先順序、主攻方向、工作機制、推進方式,提出公共氣象服務、現代氣象業務、氣象科技體制機制、縣級氣象機構綜合改革等關鍵環節改革總體方案、路線圖、時間表,努力形成新活力、新動力、新優勢,使各項改革發揮最大效能。
(四)堅持改革協調推進,切實增強改革措施的系統性、整體性和協調性。改革要敢於“破”,更要善於“立”,著力用創新的舉措打通各個環節的制度障礙。我們正在推進的公共氣象服務改革、現代氣象業務改革、事業單位改革、縣級氣象機構綜合改革等,是一個系統工程,必須堅持全面改革,在不斷的“破”和“立”中推進,在各項改革協同配合中深入,不能畸輕畸重,也不能單刀突進。每一項改革都會對其他改革産生重要影響,每一項改革又都需要其他改革協同配合。因此,我們要更加注重各項改革的相互促進、良性互動,整體推進,重點突破。對看準的改革,要下決心推進,爭取早日取得成效、推進發展;對涉及面廣的改革,要同時推進配套改革,形成改革協調推進的合力;對看得還不那麼準的、又必須突破的改革,要善於把握時機、創造條件,進行試點先行,摸著石頭過河,尊重基層氣象部門的實踐,尊重廣大氣象幹部職工的首創精神,鼓勵大膽探索、開拓創新,取得經驗後再面上推廣,避免因猶豫不決、瞻前顧後而錯過改革的最好時機。我們要切實推動氣象工作政府化、氣象業務現代化、氣象服務社會化協調發展,推動服務現代化、預報精準化、觀測自動化、流程科學化協調發展,推動氣象工作廣度、深度、精度協調發展。我們要加大對基層特別是艱苦氣象臺站的支持力度,推進國家級、省級、市縣級氣象事業協調發展。要加大對中西部的支持力度,推進東、中、西部氣象事業協調發展。我們要統籌協調好現代氣象業務中公共氣象服務業務、預測預報業務和綜合氣象觀測業務各系統之間、硬實力和軟實力之間、公共氣象服務和社會管理之間關係,統籌協調好現代氣象業務體系、氣象科技創新體系和氣象人才體系之間的關係,相互影響、相互促進,統籌兼顧、協調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