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4日是我國農曆二十四節氣之一的清明。清明時節春光明媚,萬物復蘇,是踏青賞花的最佳時期。清明一到,氣溫升高,雨量增多,也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種瓜點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同時,清明節還是一個祭祀祖先的節日。
“清明時節雨紛紛” 江南濕漬寡照 北方注意蓄水保墑
到了清明節氣,東亞大氣環流已實現從冬到春的轉變,江淮地區冷暖變化幅度較大,不穩定降水逐漸增多。
來自中央氣象臺的消息,清明節期間,西北地區、內蒙古中西部、華北至長江中下游等地將有4~6級偏北風,上述大部地區氣溫將下降6~8℃,局地降溫10~12℃;南疆盆地、內蒙古中西部、甘肅中西部、寧夏、陜西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區有揚沙或浮塵,局地有沙塵暴。4~5日,江南中南部、華南等地的部分地區有大雨或暴雨,局地大暴雨,上述部分地區並伴有短時雷雨大風或冰雹等強對流天氣。
氣象專家建議公眾根據天氣變化安排假期出行,提醒各部門及公眾注意防範大風、沙塵、降溫及強降水帶來的不利影響。
俗話説,“清明時節,麥長三節”。我國黃淮地區以南的小麥即將孕穗,油菜已經盛花,東北和西北地區小麥進入拔節期;北方旱作、江南早、中稻進入大批播種的適宜季節;“梨花風起正清明”,這時多種果樹進入花期,要注意搞好人工輔助授粉;“明前茶,兩片芽”,茶樹新芽抽長正旺,要注意防治病蟲等。
“清明時節雨紛紛”指的是江南的氣候特色,充沛的水分一般可滿足作物生長的需要,但不能忽視的是雨水過多導致的濕漬和寡照的危害。黃淮平原以北的廣大地區,清明時節降水仍然很少,對開始旺盛生長的作物和春播來説,水分常常供不應求,這些地區要在蓄水保墑的同時,適時搞好春灌,以防止春旱的威脅。
清明祭祀需防火 倡導低碳新方式
清明節是我國的傳統祭祀節日,清明節臨近,群眾掃墓祭祖活動增多,各類文物古建築、旅遊風景區、祭掃場所人流密集,焚香、燒紙、點蠟、燃放鞭炮活動頻繁。據中央氣象臺預報,4月3日至6日,四川南部、雲南北部、陜西中部和南部、山西東部和西南部等地森林火險氣象等級較高。公眾應文明祭掃,小心火燭;遇大風天請勿燒紙、燃燭、點香、燃放爆竹;及時清理可燃物,待火完全熄滅方可離開;祭掃燒紙錢、燃放爆竹,請注意遠離人群、居民住宅、公共建築、文物保護單位、易燃易爆場所、山林、草原等。
近期,各地霧霾天氣頻發,而集中焚燒可燃物、燃放鞭炮産生的PM2.5平均濃度又是正常空氣濃度的5.4倍,為了確保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倡議大家文明祭祀,儘量做到用植樹、種草、獻花等生態文明方式代替焚燒祭品、燃放鞭炮;用發祭文、追思會、公祭、網上祭掃等現代環保方式緬懷先輩先賢先烈;採取親近自然、踏青遊玩等休閒度假方式度過傳統節日;儘量選擇乘公交車,少駕或不駕私家車前往掃墓。
清明適宜踏青賞花 自駕出遊注意交通安全
清明時節相對多雨,車輛在行駛中容易出現側滑,因此駕車時應多掌握一些相應的避險措施,防患于未然。春季出遊在外野營應特別注意停車,一定要選擇好停車位置。因為早春時節有些地方晚上凍土堅硬,到白天陽光明媚時則會消融,造成車輛下沉,影響車輛駛離停車地。
在駕車出遊途中,如果因為長時間駕車而感到有困意,應立即停車休息,切忌疲勞駕駛。初春天氣多變,乍暖還寒,自駕出行一定要隨時預防倒春寒和沙塵,避免因寒冷突然襲擊而生病。這一時節容易出現沙塵暴,不但影響駕車人的視線,還嚴重影響行車安全,因此要隨時檢查車輛,在遇有沙塵暴天氣時,一定注意要視線放遠,慢速行駛。
清明應多食蔬果適當運動 祭祀小心悲傷過度引舊疾
在清明之際體內肝氣最旺盛,如果肝氣過旺,會對脾胃産生不良影響,妨礙食物正常消化吸收,同時還會造成情緒失調、氣血運行不暢,從而引發各種疾病。清明時節,凡是耗損或阻礙陽氣的情況都應該予以避免。清明時節飲食宜溫,多進食蔬菜水果,尤其是韭菜等時令蔬菜。清明節氣中,不宜進食筍、雞等,可多吃些護肝養肺的食品。
清明節踏青時,不宜做運動量太大的活動。較少活動的人群,做運動需要量力而行,不應過大。患有心臟病、高血壓、急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腎炎、貧血、肺結核、發熱、急性感染以及處於結石活動期的病人,都不要逞強登山。
在清明節憑吊先人的同時,應該注意自己的健康。對於失去至親的人,清明節很容易觸景傷情,容易産生不良情緒。特別是老年人在掃墓時,很容易産生負面情緒,有心肌梗死、中風等疾病的患者不宜過度傷心,要注意情緒的調節,需要找親人、朋友陪伴,緩解負面情緒的影響。(孫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