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展以學生全面發展為核心的綠色評價
——教育部有關負責人就《關於推進中小學教育質量綜合評價改革的意見》答記者問
日前,教育部印發《關於推進中小學教育質量綜合評價改革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是如何形成的?改革的總體思路是什麼?如何理解總體目標和主要任務?評價指標是怎麼確定的?評價方式、結果與以往有何不同?帶著這些問題,記者採訪了教育部基礎教育二司負責人。
1.記者:社會各界對教育質量評價改革十分關注,請介紹一下《意見》出臺的背景。
答:當前推進中小學教育質量綜合評價改革十分重要和緊迫。黨的十八大強調,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教育規劃綱要提出,改革教育質量評價制度。同時,基本實現教育現代化,必須建立與之相適應的現代教育質量評價體系。轉變政府職能、改進宏觀管理,也必須強化評價工作,發揮評價的引導作用。
長期以來,由於教育內外部多方面的原因,單純以學生學業考試成績和學校升學率評價中小學教育質量的傾向沒有得到根本扭轉,導致了重分數輕素質、重知識傳授輕全面育人、學生學業負擔過重等突出問題,嚴重影響了學生的全面發展、健康成長,制約了學生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同時,許多發達國家和國際組織把改革教育質量評價作為診斷教育問題、完善教育政策、改進教育教學的重要舉措,收到了良好效果。因此,我們很有必要借鑒國際經驗,建立一套符合中國國情、能夠解決我國實際問題的中小學教育質量評價體系。
2.記者:教育質量評價十分複雜,請問《意見》是如何形成的?
答:在研製過程中,我們注重發揚民主,集思廣益,充分發揮地方、學校和專業機構的作用。
2010年,教育部將上海確定為國家教育體制改革試點單位,組織研製了學業質量綠色指標,進行了中小學生學業質量評價改革試點。其他一些地區也積極探索。從試點情況看,這項改革對引導學校實施素質教育發揮了良好的作用,為在全國推進評價改革奠定了很好的實踐基礎。
我們組織教育部基礎教育質量監測中心、基礎教育課程中心等單位的專家進行了專門研究,收集和分析了國內外關於中小學教育質量評價改革的文件、研究報告等資料,吸收了上海綠色指標改革實踐的成果,借鑒了PISA的有關做法。先後邀請了100多位課程、教研、評價、監測、督導等領域的專家和地方教育行政部門負責同志、中小學校長教師進行座談,深入聽取意見。兩次書面徵求各省級教育行政部門意見。在綜合各方面意見的基礎上,經過認真研究,反復修改完善,最終形成了《意見》。
3.記者:評價改革涉及諸多方面,需要進行系統設計,請談一談這次改革的總體思路。
答:這次改革的指導思想,就是要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遵循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和教育教學規律,促進素質教育深入實施。改革的總體思路,主要是“強化導向,促進發展,協同推進”。
強化導向就是要堅持育人為本,通過綜合考查學生發展情況評價學校教育質量,扭轉當前普遍存在的單純以學生學業考試成績和學校升學率評價中小學教育質量的傾向,引導全社會樹立科學的教育質量觀,推動形成良好的育人環境。
促進發展就是要充分發揮評價的引導、診斷、改進、激勵等功能,重視學校進步和努力程度,改變過於強調甄別和簡單分等定級的做法,促進學校在已有基礎上不斷提升教育教學質量,努力辦出特色。
協同推進就是要統籌規劃相關改革,主要是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招生考試製度改革等,使各項改革協調配合,形成推進素質教育的合力。
關於評價內容,我們組織專家進行了反復研究,借鑒了PISA和上海綠色指標的做法,將學生發展狀況作為評價教育質量的內容,即直接看培養對象本身。教育質量最終要體現在學生的發展上,力求體現育人為本的思想,轉變教育質量觀和評價觀。同時,提高教育質量離不開相應的條件,教師隊伍、教育投入、設施設備、教育教學管理等是影響質量的重要因素,《意見》提出要收集這些相關因素的數據資料,為全面分析教育質量成因提供參考。
4.記者:如何準確理解此次改革的總體目標和主要任務?
答:這次改革的總體目標是:基本建立體現素質教育要求、以學生發展為核心、科學多元的中小學教育質量評價制度,切實扭轉單純以學生學業考試成績和學校升學率評價中小學教育質量的傾向,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健康成長。體現素質教育要求,就是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扭轉評學生看分數,評學校看升學率的傾向,促進學生德智體全面發展。以學生發展為核心,就是要堅持育人為本,把學生的發展作為學校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評學校看質量,評質量看學生。科學多元,就是要遵循教育教學規律、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和人才成長規律,還要符合評價規範,由單一評價變為綜合評價。
這次改革主要是兩大任務,一是建立健全中小學教育質量綜合評價體系,包括建立綜合評價指標體系、健全評價標準、改進評價方式方法、科學運用評價結果等;二是完善推進評價改革的保障機制,包括協同推進課程教學、招生考試等相關改革,加強專業基礎能力建設,保障評價經費投入等。
5.記者:大家把這次評價改革稱作綠色評價,請介紹一下選擇這些評價指標的主要考慮。
答:建立大家所説的綠色評價指標體系是這次改革的重點。評價內容和指標包括學生品德發展水平、學業發展水平、身心發展水平、興趣特長養成、學業負擔狀況等5個方面20個關鍵性指標。這套指標框架力圖把黨的教育方針的要求細化和具體化,同時針對當前教育存在的突出問題和薄弱環節,重在綜合考查學生發展狀況,既關注學生的學業水平,又關注品德發展和身心健康;既關注共同基礎,又關注興趣特長;既關注學習結果,又關注學習過程和學習效益。
其中品德發展水平、學業發展水平、身心發展水平,是針對學生德智體全面發展提出的。品德發展水平包括行為習慣、公民素養、人格品質、理想信念4個關鍵性指標,由低到高、循序漸進。學業發展水平包括知識技能、學科思想方法、實踐能力、創新意識4個關鍵性指標,不是簡單強調考試分數,而是在重視“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同時,更加關注學生終身發展和應對未來挑戰所需能力和素養。身心發展水平的指標最多,包括身體形態機能、健康生活方式、審美修養、人際溝通、情緒行為調控,不僅重視孩子們要有良好的身體素質,而且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質,還要提升他們的審美情趣和藝術修養。
興趣特長養成,是在關注統一要求、全面發展的同時,針對促進學生個性發展提出的。包括好奇心求知欲、愛好特長、潛能發展3個關鍵性指標,主要目的是尊重學生個體差異,因材施教,使學生生動活潑地發展。
學業負擔狀況,包括學習時間、課業質量、課業難度、學習壓力4個關鍵性指標。主要目的是關注學生學習效率,保護學習興趣和熱情,著眼孩子們的長遠發展,就像現在衡量經濟發展強調“綠色GDP”一樣,評價教育質量也應該強調“綠色”。
同時,我們也認識到,目前的評價指標框架一定還有這樣那樣的不足,但必須要邁出這第一步,解決有無的問題。在此基礎上,在實踐中探索完善,逐步形成更加科學系統的綜合評價指標體系。
6.記者:這次評價改革與以往相比,在評價方式方法上有何不同?
答:評價方式上的變化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強調注重全面客觀地收集信息,根據數據和事實進行分析判斷,將評價建立在大量數據支撐和科學分析的基礎上,改變過去主要依靠經驗和觀察進行評價的做法;二是強調注重考查學生進步的程度和學校的努力程度,改變過去單純強調結果不關注發展變化的做法;三是強調注重促進學校建立質量內控機制,改變過於依賴外部評價而忽視自我診斷、自我改進的做法。
評價方法上的變化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強調現代評價方法的運用,主要是通過測試和問卷調查等方法進行評價,輔之以必要的現場觀察、個別訪談、資料查閱等,提高評價的科學性;二是強調面向學生群體採取科學抽樣的辦法,改變統考統測的做法,避免加重學校和學生負擔。
7.記者:在評價改革中,評價結果的呈現和使用非常重要,這次有何改進?
答:在評價結果的呈現上,這次改革提出要對評價內容和關鍵性指標進行分析診斷,分項給出評價結論,提出改進建議,形成學校教育質量綜合評價報告。報告既要肯定學校的優勢和特色,也要明確指出存在的具體問題,不用成績掩蓋問題,也不因問題否定成績,就像我們的體檢報告,把身體各個部位的情況和問題一一講清楚,而不是簡單籠統地説身體好或不好。
在評價結果的使用上,著重強調了改進和激勵功能。評價結果要作為完善教育政策措施、加強教育宏觀管理的重要參考,作為考核獎懲學校的主要依據。同時,也要求學校正確運用評價結果,改進教育教學。
8.記者:教育質量評價專業性很強,在改革實踐中,有哪些難點需要進一步研究解決?
答:評價改革涉及評價指標、評價標準、評價工具等諸多方面,專業性很強,有的已經有了一定基礎,有的還需要進一步探索。
一是評價指標的細化問題。《意見》提出5個方面20個關鍵性指標,初步建立了綜合評價的指標框架,還需要在此基礎上,按照小學、初中和普通高中教育的不同性質和特點,分別進一步研究細化相應的評價指標、考查要點。
二是評價標準的健全問題。有些在國家課程標準和相關政策中有明確的量化要求,像體質健康、作業時間、睡眠時間等,但有的只是原則性要求,目前還缺乏相應的具體標準和全國或區域的常模,像學生品德發展、興趣特長等。
三是評價工具的開發問題。有的指標如理想信念、好奇心求知欲、潛能發展等非常重要,但如何有效地測量,還需要開發和完善相應的工具。除此之外,我們還亟需建設一支專業化的評價隊伍。
9.記者:為確保評價改革真正發揮作用,還需要推進哪些相關改革?
答:推進素質教育,評價改革固然很重要,但還需要協同推進相關改革。一是深化課程改革。全面落實國家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加強體育、藝術教育教學,促進學生全面發展;要強化實踐育人,豐富校園文化活動,促進學生個性發展;要改進和完善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率。二是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加快建立分類考試、綜合評價、多元錄取的考試招生制度,更加注重對學生綜合素質和興趣特長的考查,使評價和考試招生的要求相一致,形成推進素質教育的合力。
10.記者:《意見》出臺後,如何確保改革的各項要求落到實處?
答:綜合評價改革是一項涉及面廣、專業性強的系統工程,需要精心組織,統籌協調,充分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
一要健全工作機制。省級教育部門應當加強統籌規劃,制定具體的實施方案,明確改革的具體任務、實施步驟和進度安排,建立有效工作機制。各地教育督導部門要將中小學教育質量綜合評價納入學校督導評估範圍,具體組織實施評價工作。
二要認真組織培訓。教育部將組織專題培訓,指導地方把握好改革的總體要求、制定好實施方案。省級教育行政部門也要組織開展相關培訓,加強對地(市)、縣(區)工作的指導,確保改革工作順利推進。
三要建立改革實驗區。教育部將建立中小學教育質量綜合評價改革實驗區,各地教育部門也要抓好一批實驗區,進一步完善評價指標、標準和相關配套改革,發揮其示範帶動作用。
四要提供專業支持和服務。教育部將建立評價資源平臺,組織專業機構制定評價操作指南,開發科學的評價工具,促進評價資源共享。各地也要充分發揮教育質量評價、監測、教研等機構的專業支持和服務作用,結合當地實際,進一步細化指標、完善標準、開發工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