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工作動態>> 部門信息
 
重點建設成績顯著 我國高水平大學建設邁上新臺階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3年08月13日 16時00分   來源:教育部網站

重點建設成績顯著 學科建設創造輝煌
我國高水平大學建設邁上新臺階
建設世界一流大學仍是長期艱巨任務

    高水平大學是一個國家綜合國力和科學文化水平的標誌。基於國情,我國相繼實施了“211工程”、“985工程”等重點建設工程,這為重點學科建設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發展契機,推動了高水平大學建設邁上新臺階。

    經過重點建設,我國已有一批學科達到世界一流學科水平,一批高水平大學具備了向世界一流大學衝刺的實力。根據英國QS世界大學學科排名,2013年我國已有13所學校的91個學科進入世界百強。英國的THE-QS世界大學排名中,我國有7所大學進入200強。在“世界大學學術排名”(ARWU)中,我國大學在學術研究上進入世界500強的數量快速增長。2004年,我國入圍世界500強的大學只有8所,到2012年,27所大學進入世界500強,都是“985工程”大學。

    國際知名度已可比肩世界一流大學。在《泰晤士報高等教育》的世界大學聲譽排名中,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分別排在世界第35名和第45名;在QS世界大學排名的學術聲譽調查指標上,北京大學位列世界第19名,清華大學排在第30名,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也都排在100名以內。這種知名度客觀上也給中國高水平大學帶來了大量的機會,越來越多的世界一流大學願意和中國高水平大學開展各種形式的交流與合作。

    一批學科已經接近世界一流水平。從湯森路透集團開發的“基本科學指標”(ESI)數據庫來看,中國高水平大學入選的學科總數已達到400余個,大批學科跨入世界先進行列。有十余所大學每校入選ESI學科的數量超過10個,這些學校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的學科已經形成規模,整體優勢開始顯現。在中國高水平大學進入ESI的學科中,已有50余個學科的被引總次數進入世界百強,這些學科體現出了強勁的發展勢頭和很好的潛力,已經具備了衝擊世界一流學科的實力,其中部分學科如清華大學的材料學(被引次數世界高校排名第三)和工程學(被引次數世界高校排名第十),從學術影響力來看已經基本達到世界一流水平。

    學術成果的國際影響力正在快速提高。重點建設實施以來,中國高水平大學發表的國際論文數量和被引次數成倍增長,快速逼近世界一流大學的平均水平,目前有十余所學校的年度國際論文産出數量已進入世界高校前100名行列。與此同時,“211工程”學校和“985工程”學校發表的國際論文的篇均被引次數已經提高到世界平均水平的90%左右,部分學校的論文質量已經接近國外研究型大學群體的平均水平。更令人振奮的是,經過重點建設,清華大學等學校已經形成了在生命科學、物理學、化學等基礎學科的前沿問題上持續做出重大原創性成果的能力,近幾年每年都能在《自然》、《科學》等國際頂尖刊物上發表多篇高水平論文,在國際學術界的影響力越來越大。2001年至2012年,《自然》和《科學》上全球共發表論文28072篇,其中中國內地發表800篇,佔全球總數的2.85%;高校471篇,佔中國內地總數的58.88%。

    同時,我們也要清醒地認識到,我國高校的學科建設和世界一流大學差距依然明顯,建設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學仍將是一個長期而艱巨的任務。(記者 宗河)

重點建設成績顯著 學科建設創造輝煌
——堅定不移走中國高水平大學建設之路

    教育是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基石,寄託著億萬家庭對美好生活的期盼。改革開放30年來,我們黨領導全國人民,堅持教育為社會主義現代化服務,全面推進教育事業科學發展,逐步探索出一條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教育的發展之路。

    近年來,堅定不移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高等教育取得長足的發展。2012年,全國各類高等教育總規模達到3325萬人,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到30%。其中,在學碩士生143.6萬人、在學博士生28.38萬人。高等教育的在學總規模已經穩居世界第一,成為名副其實的高等教育大國。

    高水平大學是一個國家綜合國力和科學文化水平的標誌,在引領國家未來發展走向上發揮著關鍵作用,是國家核心競爭力的主要因素之一,是國家強盛和持續發展的巨大推動力,是提升國家軟實力的重要依託,其數量和質量也是高等教育強國的重要標誌和重要組成部分。基於我國國情,要想儘快實現從高等教育大國向高等教育強國的轉變,必須堅持“重點建設、帶動全局”的方針,必須首先集中有限的力量,重點支持若干所國內頂尖高校創建世界一流大學,支持一批基礎好的高校建設高水平研究型大學,支持一大批高校建設高水平學科,使它們的實力迅速提升,進入國際先進行列,成為高等教育服務國家戰略的主要力量,進而帶動我國高等教育整體水平的提升。基於這一思路,國家相繼實施了“211工程”、“985工程”等重點建設工程,同時也是高等教育事業的系統改革工程。重點建設工程為重點學科建設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發展契機,也為高水平大學建設邁上新臺階提供了條件。

    回眸中國高水平大學建設之路,“211工程”、“985工程”等中國高等教育界的里程碑工程,始終堅持以學科建設為基礎,以人才培養為核心,以科學研究為支撐,加快打造一流學科、培養一流人才、産生一流成果。重點建設工程走出了中國高水平大學建設的成功之路,凝聚了中國高等教育界的智慧與努力,承載了中國高等學校的成就與輝煌。

    重點建設工程使我國高水平大學建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進步,産生了巨大的國際影響。經過重點建設,我國已有一批學科達到世界一流學科水平,一批高水平大學具備了向世界一流大學衝刺的基礎和實力。根據英國QS世界大學學科排名,2013年我國已有13所學校的91個學科進入世界百強。英國的THE-QS世界大學排名中,我國有7所大學進入200強。在“世界大學學術排名”(ARWU)中,我國大學在學術研究上進入世界500強的數量快速增長。2004年,我國入圍世界500強的高校只有8所,到2012年,27所“985工程”大學進入世界500強。

    國際知名度已可比肩世界一流大學

    《泰晤士報高等教育》的世界大學聲譽排名中,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分別排在世界第35名和第45名;在QS世界大學排名的學術聲譽調查指標上,北京大學位列世界第19名,清華大學排在第30名,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也都排在100名以內。

    中國經濟飛速發展,國際社會對中國方方面面的關注持續升溫,中國高水平大學自然也成為國際高等教育界關注的焦點,若干所大學的國際知名度已經達到甚至超過了很多現有的世界一流大學。在《泰晤士報高等教育》的世界大學聲譽排名中,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分別排在世界第35名和第45名;在QS世界大學排名的學術聲譽調查指標上,北京大學位列世界第19名,清華大學排在第30名,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也都排在100名以內。理性地看,這些聲譽調查的結果主要反映了中國高水平大學在國際上的知名度而非真正的學術水平。但是,這種知名度客觀上也給中國高水平大學帶來了大量的機會,越來越多的世界一流大學願意和中國高水平大學開展各種形式的交流與合作。

    一批學科已經接近世界一流水平

    從湯森路透集團開發的“基本科學指標”(ESI)數據庫來看,中國高水平大學入選的學科總數已達到400余個,大批學科跨入世界先進行列。

    從湯森路透集團開發的“基本科學指標”(ESI)數據庫來看,中國高水平大學入選的學科總數已達到400余個,大批學科跨入世界先進行列。有十余所大學每校入選ESI學科的數量超過10個,這些學校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的學科已經形成規模,整體優勢開始顯現。在中國高水平大學進入ESI的學科中,已有50余個學科的被引總次數進入世界百強,這些學科體現出了強勁的發展勢頭和很好的潛力,已經具備了衝擊世界一流學科的實力,其中部分學科如清華大學的材料學(被引次數世界高校排名第三)和工程學(被引次數世界高校排名第十),從學術影響力來看已經基本達到世界一流水平。

    從ESI的統計來分析,既要肯定成績,也應正視差距。

    一方面,與歷史比,我國高校學科建設成績顯著,學術影響力呈上升態勢。截至2012年12月31日,我國有1個以上學科進入ESI排名前1%的高校為133所,比2010年底增長了44.6%,比2011年底增長了18.8%。其中:“985工程”高校37所,“211工程”高校84所,其餘高校49所。

    我國高校的國際學術影響力逐年提高。至2012年底,我國被引論文總數進入ESI前500排名的高校有13所,均為“985工程”高校。這個數字連續幾年持續上升,2011年底為11所,2010年底為8所。這種上升的態勢,雖然只是學術影響力這一個方面,但反映出我國高校正以較快的步伐向世界一流大學邁進。

    另一方面,與世界著名大學相比,我國高校學科建設還有較大差距,需繼續努力。美國有19所學校進入ESI的全部22個學科排名前1%。而我國沒有高校進入免疫學、綜合交叉學科和空間科學3個學科的排名前1%,在微生物學、分子生物學與遺傳學、神經科學與行為學、精神病學與心理學、經濟學與商學、社會科學總論等也只有少數幾個高校進入排名前1%。我國高校上述學科的建設與發展相對薄弱,需大力加強。我國高校的國際學術影響力與世界相比差距也很大。中國只有13所大學進入引文總數前500名,其中,300名以內僅有7所,且都沒有進入前100名。而美國有114所大學進入引文總數前500名。其中,300名以內有94所,100名以內有49所。

    學術成果國際影響力正在快速提高

    中國高水平大學發表的國際論文數量和被引次數成倍增長,快速逼近世界一流大學的平均水平,目前有十余所學校的年度國際論文産出數量已進入世界高校前100名行列。

    重點建設實施以來,中國高水平大學發表的國際論文數量和被引次數成倍增長,快速逼近世界一流大學的平均水平,目前有十余所高校的年度國際論文産出數量進入世界高校前100名行列。與此同時,“211工程”和“985工程”學校發表的國際論文的篇均被引次數已經提高到世界平均水平的90%左右,部分學校的論文質量已經接近國外研究型大學群體的平均水平。更令人振奮的是,經過重點建設,清華大學等學校已經形成了在生命科學、物理學、化學等基礎學科的前沿問題上持續做出重大原創性成果的能力,近幾年每年都能在《自然》、《科學》等國際頂尖刊物上發表多篇高水平論文,在國際學術界的影響力越來越大。

    2001—2012年,《自然》和《科學》上全球共發表論文28072篇,其中中國內地發表800篇,佔全球總數的2.85%;高校471篇,佔中國內地總數的58.88%(見圖1)。

    2001-2012年間中國內地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發表論文328篇,佔中國內地總數的41%;內地高校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發表論文144篇,佔高校總數的30.57%(見圖2)。

    師資隊伍結構已經明顯優化

    重點建設初期,中國高水平大學的專任教師中有博士學位的比例在10%左右,到2011年,“211工程”學校的博士學位教師比例達到50%,“985工程”學校超過60%,北京大學等9校已超過70%。

    在重點建設初期,中國高水平大學的專任教師中有博士學位的比例在10%左右,到2011年,“211工程”學校的博士學位教師比例達到50%,“985工程”學校超過60%,北京大學等9校已超過70%。與此同時,中國高水平大學切實加強高層次人才隊伍建設,吸引和培育了一批國內頂尖的學術帶頭人。1995-2011年,歷次新當選的中國科學院院士中“211工程”學校所佔的比例呈顯著上升的趨勢,從初期的30%至40%增加到近5年的50%左右。在1999-2011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評選出的2184名“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中,60%是“211工程”學校的教師。在師資隊伍整體水平快速提高的同時,中國高水平大學還引進了一批包括諾貝爾獎得主在內的國際知名的學術大師和大批國際水準的學科帶頭人,高端人才的集聚度不斷提高。

    服務國家戰略已成高校自覺追求

    清華大學等“985工程”高校的49個科技創新平臺與《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所確定的16個國家重大專項中的10個實現了對接。1999-2012年頒發的11項國家技術發明一等獎(通用項目)中有10項由“211工程”學校獲得。

    中國的高水平大學建設從籌劃到實施始終與國家戰略緊密聯絡,國家對高水平大學進行重點投入的根本目的是增強國家的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力。重點建設以來,相關學校始終將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作為學校發展的自覺追求,成為落實國家科教興國戰略的中堅力量。清華大學等“985工程”高校的49個科技創新平臺與《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所確定的16個國家重大專項中的10個實現了對接。1999-2012年頒發的11項國家技術發明一等獎(通用項目)中有10項由“211工程”學校獲得。在可以預見的將來,中國的高水平大學將繼續以國家需求為學校追求,成為中國建設創新型國家、實現“中國夢”這一進程中不可或缺的要素。

    培養拔尖創新人才基地已經形成

    中國高水平大學是我國研究生尤其是博士生教育的主要力量,十多年來“211工程”授予的博士學位數一直佔全國總數的2/3左右。

    中國高水平大學在人才培養的能力和條件上相比國內其他學校具有明顯的優勢,是培養高素質拔尖創新型人才的主要基地。在創新本科教育理念和人才培養模式上,中國高水平大學大膽探索、銳意進取,培養工作成效顯著。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等學校著力推進以通識教育為中心的本科教育改革,努力培養造就視野開闊、有社會責任感、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清華大學、中國科技大學等高校開展了各種形式的本科生科研訓練計劃,使本科生能夠實質性地參與創造和創新活動,培養創新意識、提高創新能力。中國高水平大學是我國研究生尤其是博士生教育的主要力量,十多年來“211工程”授予的博士學位數一直佔全國總數的2/3左右。在反映博士研究生培養質量的全國優秀博士論文評選中,“211工程”學校獲得全國優秀博士論文的比例一直高於這些學校授予的博士學位數佔全國的比例,體現了更高的人才培養質量。

    世界一流大學建設任重道遠

    我們也要清醒地認識到,我國高校的學科建設和世界一流大學差距依然明顯,我國高水平大學建設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重點建設開闢了中國特色的高水平大學建設之路,發揮了社會主義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勢,顯著提升了我國高等教育的整體水平,使若干所大學與世界一流大學差距明顯縮小,部分學科接近或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同時,我們也要清醒地認識到,我國高校的學科建設和世界一流大學差距依然明顯,我國高水平大學建設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要找準差距,明確目標,進一步增強建設高水平大學的使命感和緊迫感。

    經過重點建設,我國一批高水平大學已經具備了向世界一流大學衝刺的基礎和實力。但是,我國大學在科技創新能力、拔尖創新人才培養、高水平學科、制度建設等方面與世界一流大學相比仍存在明顯不足,建設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學仍將是一個長期而艱巨的任務,需要我們堅持不懈的努力。

    為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深化高等教育綜合改革,推動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加快世界一流大學和高水平大學建設步伐,要繼續堅持重點建設的發展戰略,在加大投入力度的同時,根據新要求加大改革力度,統籌重點建設項目,轉變建設模式,優化學科佈局,強化學科建設,培養更多創新人才,建設更有競爭力的隊伍,産生更高質量的成果,以確保“211工程”和“985工程”總體目標的實現,為建設人才強國和人力資源強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堅強保證。

    我國發展仍處於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既面臨難得的歷史機遇,也面對諸多可以預見和難以預見的風險挑戰。面對新形勢、新任務,中國高水平大學要肩負起崇高使命和歷史責任,帶動全國高校,提升我國高等教育的國際競爭力,實現從高等教育大國向高等教育強國的轉變,有力地支撐創新型國家的建設。中國高水平大學建設之路任重而道遠。(記者 宗河)

 
 
 相關鏈結
· 北京市貧困大學新生最高可獲4500元救助金
· 澳門大學安排傳媒參觀橫琴新校區
· 中國科學院大學迎來2013年度的學位授予儀式
· 國家開放大學門戶網上線 提供3600多個5分鐘課程
· 國家開放大學成立一年:讓“微課程”走入百姓家
· 中國人民大學成立中國共産黨歷史與理論研究院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