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工作動態>> 部門信息
 
中醫藥局召開“中醫‘治未病’健康工程通氣會”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3年08月28日 14時06分   來源:中醫藥局網站

    8月27日上午,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召開“中醫‘治未病’健康工程新聞通氣會”。

    一、中醫“治未病”健康工程進展情況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新聞發言人王煉介紹,為了使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真正達到為民、務實、清廉的目標,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制定了兩個活動的載體: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機關的“五型機關”建設活動以及中醫藥服務百姓健康推進行動工程。

    在健康推進行動中,有三個主要的內容:一是目前正在實施的中醫基礎服務能力的提升工程。二是中醫中藥中國行——進鄉村●進家庭●進社區的“三進”工程。三是中醫“治未病”健康工程。王煉表示,之所以把這三個工程納入到中醫服務百姓健康推進行動中,是因為這三個工程經過幾年來的實踐,深入人心,老百姓十分歡迎,給老百姓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實惠和好處。

    在這次實踐教育活動中,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將充分發揮醫療機構的作用,為百姓提供更方便、更規範、更有效的中醫預防保健服務。

    通過近年來廣泛傳播“治未病”的理念,提高了社會對“治未病”的認知度和認同性,並著力打造了中醫預防保健服務提供平臺建設、中醫預防保健技術支撐建設、中醫預防保健隊伍建設、中醫預防保健政策保障建設四個平臺。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新聞發言人王煉在通氣會上介紹,四個平台中,一是中醫預防保健服務提供平臺,先後確定了四批173所中醫預防保健服務試點單位,同時要求在全國二級以上中醫醫院建立“治未病”科,開展“治未病”服務;二是中醫預防保健服務技術支撐建設,制定了常見疾病的高危人群中醫預防保健技術指南和中醫養生保健技術操作規範;三是中醫預防保健服務人才隊伍建設,研究提出了中醫預防保健調理師的標準,開展了中醫預防保健調理師培訓及考試試點工作;四是中醫預防保健服務政策保障建設,2013年起將中醫藥健康管理項目作為單獨一類列入到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之中,開展老年病中醫體質辨識和兒童的中醫調養服務。各地也積極探索“治未病”服務在項目收費及價格等方面的政策研究。

    同時,還研究制訂“治未病”效果評價指標,開展區域中醫預防保健服務體系建設試點,制定《區域中醫預防保健服務工作指南》,推動區域中醫預防保健服務體系建設,加強社會中醫養生保健服務機構管理,組織制定了中醫養生保健服務機構基本標準,開展了社會性中醫養生保健服務機構調查摸底、準入試點、規範管理等工作,探索獨立中醫養生保健機構管理模式。

    二、中醫“治未病”四個平臺建設情況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醫政司司長許志仁介紹,啟動中醫“治未病”健康工程,就是在中國構建中醫預防保健服務體系,這個服務體系的內容是:樹立一個理念。通過整個構建過程,在老百姓當中樹立中醫養生保健理念。當理念樹立起來之後,人們可能首先産生需求,有了需求之後才會找地方,有地方去給他提供服務,所以打造的第一個平臺就是中醫預防保健的服務提供平臺。

    這六年當中,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主要是以中醫院為主的醫療衛生機構,現在要求全部二級以上中醫院設立“治未病”科。同時又關注了一些其他的醫療衛生機構,試圖在這些機構當中也探索如何開展“治未病”工作,比如婦幼保健院、CDC、精神衛生中心、療養院,特別是社區衛生服務機構,選擇了很多試點單位,進行了幾年的試點。

    通過試點,我們制定如何在這些機構開展“治未病”工作的指南,現在形成的指南有:一是中醫院“治未病”科的建設與管理指南。二是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包括社區和農村,如何開展“治未病”工作的指南。三是形成了其他醫療衛生機構開展“治未病”工作的指南。現在在試點單位試用這些指南。

    許志仁還表示,服務平臺的第二個方面是社會上、企業性質的,比如養生堂等等,這是服務提供平臺的第二種類型。對於這部分機構,基本思路是: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制定制定了社會性養生保健機構的標準,選擇了23個地區開展了為期三年多的試點。這些試點地區按照一個標準去對非醫療性質的養生堂等機構進行了摸底,並且開展了對這些機構的培訓和引導。其中,有一些試點地區已經開始對這些機構以學會的名義和工商部門聯合給他們發牌匾。今年繼續想把試點地區擴大,由23個地區擴大到100多個,通過試點之後進一步完善標準,和國家工商局聯合,對這部分機構進行規範化管理。

    有了服務機構,我們還要有好的技術。第二個平臺是技術支撐方面所做的工作,委託相關的技術部門制定了12項中醫養生保健技術規範,以中華中醫藥學會的名義印發。組織專家篩選研發中醫健康評估及體質辨識等方面設備。制定了20個高危人群的干預方案,比如頸椎病的前期,還沒有戴帽,還沒有發展成頸椎病,怎麼通過干預讓他不成為頸椎病。四是鼓勵一些企業和社會組織積極開發中醫養生保健的産品。

    第三個平臺是隊伍建設平臺。中醫養生保健工作隊伍構成也分兩部分,第一部分是鼓勵一部分中醫醫生參與其中,做體質辨識、開膏方、做干預方案。第二部分是工人,就是職業技能型人才。現在已經開始了這方面的試點,中醫預防保健調理師的試點,和人保部的技能人才有所不同,他分得比較細,刮痧師、足療師,我們的調理師更加綜合,現在已經開始了為期一年的試點。這兩類人的分工,醫生主要是動腦,諮詢指導,工人類主要是動手操作,包括儀器的操作。

    第四個平臺是政策保障平臺。現在主要工作是把有效的中醫“治未病”的方法和技術納入國家公共衛生服務項目,今年開始中醫藥健康管理單獨列為一個服務包,包括0—3歲小孩的調養和老年人的體質辨識,將進一步擴大中醫預防保健參與公共衛生服務的領域。

    三、《中醫預防保健“治未病”服務科技創新綱要》(2013——2020年)解讀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辦公室副主任趙明:中醫“治未病”工程的推進和提升,需要一批在中醫理論指導下的中醫“治未病”健康的理論和方法突破,這就需要中醫藥的科學研究不斷加大研究力度,使研究成果更好地服務於中醫“治未病”健康工程。為了做好推進工作,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於今年三月份發佈了《中醫預防保健“治未病”服務科技創新綱要》(2013—2020年)。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科技司副司長李昱介紹,我們希望通過6—7年的推動,預期對中醫預防保健理論的系統性和科學性、實用技術的規範性和創新性兩個方面取得一些進展和提升,從標準、模式建設等方面實現一定的突破和創新,總體提高中醫預防保健服務創新能力和服務能力。

    同時,為中醫“治未病”健康工程的實施,特別是為完成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藥服務百姓健康推進方案中提出的推進“治未病 ”服務網絡和平臺建設,推進“治未病”服務技術規範使用,推進區域“治未病 ”服務體系的構建、推動“治未病”在公共衛生服務中發揮的作用,四項主要任務的完成,不斷提供技術、方法、知識和標準等科技支撐。綱要確定的重點任務為:

    一是要開展中醫預防保健的理論研究。在理論研究方面,有三個方面的內容:1.系統整理中醫“治未病”的理論。2.闡述中醫“治未病”理論科學內涵。3.探索建立中醫“治未病”的理論構架。

    二是中醫預防保健服務技術産品方面開展研究。這方面要完成三項任務:健康狀態辨識技術和方法的研究;健康狀態干預技術方法的研究;相關産品的研發工作。産品的研發有四個方面:辨識産品、干預産品、信息服務産品、健康宣教産品。我們要在這四個方面開展相關的産品研發。

    三是中醫預防保健服務標準的研究。我們要重點開展三個方面的內容:中醫預防保健服務標準化共性技術的研究;中醫預防保健服務標準體系的構建研究;中醫預防保健服務標準的研製。

    四是中醫預防保健服務科技成果的應用。有了研究,有了成果,如何把成果轉化,變成能為老百姓服務的産品,這是重點研究的內容,我們要進行四方面的研究:集約化服務形式的研究;服務標準研製與推廣;服務效果評價方法研究;主要領域應用示範的研究。

    四、答記者問

    北京電視臺問:二級以上中醫醫院設立“治未病”科想吸引什麼類型患者?有無要求或方向?

    答: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于2007年啟動了中醫“治未病”健康工程,爭取通過多年的努力在全國構建起比較完善的中醫預防保健服務體系。經過六年多來的試點和實踐,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中醫“治未病”工作的總體思路和方法。其中一項工作為,全部二級以上中醫醫院設“治未病”科,對於科室的功能和人群定位問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醫政司司長許志仁表示,現在要求“治未病”科和醫院的體檢中心合二為一。體檢出來之後的一些亞健康的人群,一些指標偏高的人群,來到“治未病”科以中醫的理念對他採取干預措施。

    目前已經制定了20個高危人群的干預方案,比如高血脂方案,體檢出來如果發現有這個問題,就按照這套來做,通過專家研究出來的干預方案為他服務。還有一些醫院也把針灸科、推拿科和“治未病”科有機結合,比如説亞健康人群、查出來有問題的人群,需要針灸和推拿的,也可以做健康干預。

    據許志仁介紹,這項工作前五年選了173個點進行試點,通過試點,現在已經轉入第二階段,從去年開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對前五年工作進行總結,在前五年探索工作的基礎上形成指南、路徑,形成技術方面的方案等等,這就是近五年的主要任務。這兩個五年合為一個階段,視為試點階段。

    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問:如何看待中藥重金屬超標,以及最近英國等外媒對中藥發出的警告,還有農殘問題對中藥産業的發展是否受影響?

    新聞發言人王煉對此進行了回應,他表示,經過審批上市的中藥材、中藥飲片、中成藥等都符合相應的法律法規。王煉説,在長期應用和中醫理論指導下,歷代的中醫名醫專家不斷的經驗總結與提煉,我們利用中醫理論指導下的中藥是安全的,是有效的,中醫在捍衛健康、治療疾病方面發揮了突出的歷史作用。我認為,所有經過國家藥品監督管理機構嚴格審批上市的中藥材、中藥飲片、中成藥等都是符合相應的法律法規的,大家都知道國家有藥品管理法等一系列法規,而且是得到有效監管的。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作為中醫藥行業的主管部門,我們認為中藥的質量關乎中醫的療效,關乎中醫藥的生命力,關乎百姓的健康,我們是高度重視的,特別是推進中醫藥服務百姓健康行動中,提供優質的中醫服務,包括優質的中醫藥服務産品和中藥産品,中藥的質量更加重要。我們是有一系列的措施,一系列的做法和工作任務會去落實。

    同時,隨著當代科技的發展,包括生存環境,疾病譜、健康觀念的變化,及高科技在中醫藥的研發、生産領域的應用,我們對中藥的認識也在不斷地深化。國家有關部門,包括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協同攻關,以組建平臺,建設多學科研究隊伍的形式,對中醫藥的有效性、安全性、質量加以控制。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入,將會有更多的成果貢獻給人類健康。

    科技日報問:王林氣功行醫有無科學依據?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醫政司司長許志仁表示,氣功分兩類,一類是保健氣功,一類是醫療氣功。王林這個我們認為不是醫療氣功。醫療氣功是有特定含義的,所謂醫療氣功就是指這個功法是針對某一個疾病,有明確指向的,保健氣功只是健體方面的,沒有明確指向。醫療氣功的操作人員必須是中醫醫生,而且經過醫學氣功的考核。醫療氣功只能在醫療機構當中開展,不能在醫療機構之外,我們過去都出過辦法的,辦法都是經過中央批准的。所以王林這個不屬於醫療氣功範疇。

    許志仁介紹,一部分機構以中醫的理念為指導,主要用中醫的技術開展養生保健工作。對他們的管理思路是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出標準,工商部門按照我們的標準實施準入,日常的監管按照各自的分工。在我們職責範圍內的,我們肯定會積極地監管,比如像張必清,我們在醫師庫裏進行了搜尋,80多萬中醫醫師,庫裏找不到張必清的行醫編號。北京市在鄉村醫生的系列裏面也沒有找到他的行醫資格。所以這不屬於醫療衛生技術人員了,對這部分人,本身不是醫生,但又做著類似于醫生的活兒,我們的態度是很堅決的,一定要嚴厲打擊,決不手軟。 

 
 
 相關鏈結
· 中醫藥局制定中醫藥服務百姓健康推進行動方案
· 衛生計生委中醫藥局制定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規範
· 中醫藥局印發《中醫藥服務貿易基礎知識問答》
· 中醫藥局:虛假違法中醫醫療信息99%為變相廣告
· 中醫藥局啟動應急機制指派中醫專家前往雅安災區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