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麥莎”“海棠”之後,“泰利”又挾風裹雨接踵而至。一次次暴風驟雨,讓許多城市忙於應急。人們注意到,在一些城市,雨量稍大一點,民居進水、街巷成河等水患就頻頻發生。權威人士認為,這種情況的發生,暴露出我國城市水系的功能退化。
“具有泄洪排澇重要功能的城市水系,不是目前城市中廣泛採用的管道排水或防洪工程可以取代的。”建設部副部長仇保興日前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説,城市水系擔當著蓄積雨洪、分流下滲、調節行洪、增補地下水資源、提高水蒸發量、緩解熱島效應等方面的功能,但是這些年來,由於水系遭到破壞,這些功能都不可挽回地衰退了。
仇保興説,城市水系是社會-經濟-自然複合的生態系統,改造城市水系必須尊重自然、尊重當地歷史文化、尊重普通百姓的長遠利益。然而,國內不少城市在對城市水系進行改造時,採取了錯誤的方式,“肆無忌憚地向城市的生態之魂開刀”。他指出,對城市水系的錯誤“動刀”,主要表現為以下六種:
一是大量填埋城市的河、海、湖來造地、修路和蓋房,成為一個普遍現象。這種錯誤的水系改造方式,致使許多城市優美的明河變成了暗渠,原來流動互通的水系變成了支離破碎的污水溝或者污水池,昔日流連忘返的獨特環境變得十分平庸。現在,全國城市中90%的河道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50%以上的河道存在嚴重的污染。
二是將城市河道、江岸變成單純的防洪工程。在許多地方,城市河道治理機械地執行“XX年一遇”一刀切的設計標準,簡單地截彎取直,城市內部高大的防洪堤,嚴重地影響了原有的城市排水、交通系統和生態系統。如我國防洪堤防從解放初的9萬公里,到20世紀70年代的11萬公里,80年代的16萬公里,直至目前的25萬公里,造成堤線越來越長,堤身越來越高,相應的洪水位也越來越高,形成惡性循環。
三是紛紛為河道、湖泊做硬質駁岸和砌底。這樣一種“二面光”或“三面光”的水工程建造模式,使得原有的自然河堤或土壩變成了鋼筋混凝土或漿砌塊石護岸,河道斷面形式單一生硬,造成了水岸景觀的千篇一律,水生態和歷史文化景觀的嚴重破壞。這些機械的錯誤的河道治理模式,不僅破壞了原來河道的綜合功能,而且還會因難以清除淤積造成引洪不暢,導致一場暴雨就到處積水的弊端。
四是將城市污水處理系統過度集中。在我國一些城市,污水被集中起來通過污水幹管送到十幾公里以外的污水處理廠集中處理,處理後的中水再通過管網被運送回來,使得城市的污水處理系統非常不經濟。
五是遠距離調水衝污。一些城市調水工程的實施,往往不計生態成本和社會成本,動不動就是幾百、上千公里,長距離的調水因為要防止水的滲漏、蒸發造成的損失,要保證沿岸的污水能夠深度處理從而保證調水的水質,就需要消耗極大的管理成本、經濟成本和社會成本。
六是濫采地下水,改變了城郊濕地的生態功能,影響了濕地的生態效用。一塊濕地的價值比相同面積的海洋高58倍,而濕地的功能被改變,將帶來滅頂之災,造成水生態和物種的衰退。無節制地抽取城市地下水,不僅使昔日的濕地迅速變成乾涸的荒漠,而且也造成了大面積的地層沉陷。目前,全國已經出現區域性漏斗56個,地層沉陷的城市多達50多個。(記者 高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