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在黃河花園口濕地自然保護區內看到了觸目驚心的一幕:昔日一眼望不到邊的紅荊條,被燒成了一片片的黑色枯枝,地上是一片片被燒焦的草地……
這片保存了7年多的萬畝濕地自然保護區,已有數千畝被毀壞。
開發與保護兩難
今年2月,鄭州市惠金河務局水政科執法人員,在接到舉報後來到位於花園口景區的南裹頭一帶,發現這裡一望無際的黃河濕地上騰起火焰,紅荊條被燒得枯死,厚厚的草皮成了黑灰。更有一些大型施工機械揮動大鏟,築起一道道圍堰,開發出一個個魚塘。而距離黃河漁村不遠處的70多畝濕地,已經變成了麥田。
此外,附近的一些村民在蘆葦蕩中下鐵夾子、布粘網偷獵水鳥。“農民也知道偷獵野生動物不對,可一隻野鴨能賣五六十元錢,利益的誘惑使他們與執法人員打起了遊擊。”惠金河務局水政科副科長陳峰説。
位於鄭州黃河花園口段的黃河灘區內,約有10萬畝臨河灘地從1998年被確定為濕地自然保護區。自2005年起,濕地保護區管理部門和當地政府在濕地流域的管轄權問題上發生分歧,這使得濕地管理失控,周邊群眾非法圈佔濕地開墾種植、建設魚塘、非法採沙現象屢禁不止,黃河濕地生態環境遭到嚴重破壞,數千畝植被被燒燬。
如今,這裡的濕地已經陷入開發與保護的兩難境地。
記者在鄭州黃河灘看到,這裡正成為旅遊開發的熱點地區。在豐樂農莊、富景生態遊樂世界相繼開業之後,一個以農業特色旅遊為主的鄭州農業科技示範園也正在建設之中。
在鄭州黃河灘地,還建有31個奶牛小區,而一個奶牛小區就有奶牛200頭以上。鄭州市農業局畜牧處人士稱,在黃河灘區建奶牛小區他們有規劃,是應河南省畜牧局建設黃河灘區綠色奶業示範帶的要求制定的,並且已報市政府批准。該規劃中的綠色奶業示範帶規劃面積為53.6萬畝,總投資6.22億元。
而鄭州農業高新技術産業示範區有關人士表示,惠濟區政府于2001年將4萬多畝灘地收歸國有,成立了鄭州農業高新技術産業示範區,統一管理,統一開發,採用“以灘養灘,服務防洪,生態治理,綜合利用”的指導方針,並聘請有關專家做了《河南鄭州黃河灘地生態建設工程總體規劃》,主要強調在黃河灘區發展特色農業和生態旅遊。
惠濟區鄭州農業示範區相關負責人表示,保護濕地固然重要,但目前進行的利用自然坑塘養魚是造福群眾之舉。對於焚燒、盜土、墾殖等行為,他們多次進行了清理、制止。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法》,荒山、灘塗應該歸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管轄。因此,這塊濕地的管轄權在惠濟區政府,而不是歸惠金河務局。目前,區裏的灘區開發是在區政府的授權下進行的。
增強人們保護意識
專家指出,濕地有“地球之腎”、“生物超市”和“物種基因庫”等美稱。河南的濕地植物有623種,約佔該省植物總種數的15.7%。濕地動物940種,佔該省已知動物總種數的26.9%。
同時,鄭州黃河濕地在抵禦洪水、控制污染、調節氣候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是鄭州北部的天然屏障。
據悉,2004年9月,河南省政府辦公廳曾下發了《關於加強濕地保護管理的通知》,要求對濕地進行搶救性保護。
“相對於別的沿黃城市,鄭州確實慢了一步。”河南省林業廳野生動植物保護處副處長劉志炎説。
環保部門監測結果表明,鄭州市區的主要污染物為固體懸浮顆粒,這其中的60%是沙粒,而沙粒的主要來源即是位於市區北部的黃河灘地。近年來,隨著黃河水量的逐年減少,灘地水域生態環境不斷惡化。特別是灘區人為活動頻繁,對濕地周圍進行無序墾殖、盜獵、亂捕,導致濕地面積減少,灌草植物破壞嚴重,地下水位下降,風蝕加劇,土壤局部出現沙化,生態平衡失調。
據此,有關專家建議,要做好公眾宣傳教育,提高全社會對濕地重要性的認識,增強人們自覺保護濕地的意識。要加快立法步伐,並完善必要的管理、監測設施,實行科學管理。要加快濕地研究,尤其是加快濕地可持續利用研究,科學解決濕地保護與開發利用間的矛盾。同時還要搞好濕地綜合利用示範區建設,在保持濕地功效的前提下,提高濕地單位面積的生産力。 (記者肖樹臣 通訊員李素莉 朱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