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6月29日電(記者 姚潤豐)水利部統計顯示,截至2005年底,全國累計綜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積達92萬平方公里,水土流失地區有1200多萬人通過水土保持解決了溫飽問題,許多農民走上了富裕之路。
水利部副部長鄂竟平在29日舉行的紀念《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頒布實施15週年座談會上介紹説,在開展長江上遊、黃河中游國家水土保持重點防治工程的基礎上,“十五”期間我國新啟動實施了首都水資源水土保持項目、黃土高原地區淤地壩建設工程等。全國每年綜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積由上世紀90年代初的2萬平方公里,發展到現在的4萬至5萬平方公里,每年可減少土壤侵蝕量約15億噸,增加蓄水能力250多億立方米,增産糧食180億公斤。
記者了解到,目前我國的水土保持工作正步入法制化軌道,各地建立健全了水土保持配套法規體系和監督執法體系,全國縣級以上制定水土保持配套法規3000多個。31個省(區、市)、200多個地(市)、2400多個縣(市、區)建立了水土保持監督管理機構,共有監督執法人員7.4萬人。1996年以來,全國共批准並實施水土保持方案23萬多項,開發建設項目投入水土流失防治經費600多億元,防治水土流失面積7萬平方公里,減少水土流失量16億噸。
鄂竟平同時表示,目前我國的水土流失治理任務依然艱巨。全國還有水土流失面積356萬平方公里,亟待治理的水土流失面積有近200萬平方公里,按照現在的治理速度,還需約半個世紀才能實現初步治理一遍。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由於人們不合理的生産建設活動,人為造成新的水土流失正不斷加劇。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每年新增水土流失面積1.5萬多平方公里,新增水土流失量超過3億噸。隨著我國經濟社會迅速發展,人口、資源、環境的矛盾更趨尖銳,如不加大預防和保護的力度,超強度、大規模的生産建設活動,將很可能超出水土資源和生態環境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能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