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市政府機關大院裏,有幾個藍色的大塑料桶,上面寫著“雨水節水桶”。下雨的時候,機關大樓樓頂的雨水順著落雨管注入桶裏,再匯入不遠處的地下蓄水池,經去污處理,就可以用來灌溉草坪了。市政府機關大院的20000平方米綠地中,有三分之二實現了雨水澆灌。
政府機關大院裏的“雨水桶”,只是北京市積極開展雨水利用的一個縮影。今年雨季,記者走訪了北京市的一些生活小區、機關、學校、公園,發現雨水利用已融進北京城市建設中。從北京水務局獲悉,今年入汛以來,僅城區的100處集雨工程就接住了200萬立方米雨水,相當於昆明湖的水量。
集雨用雨,一項戰略選擇
北京是較早開展雨水利用的城市之一。近幾年,隨著水資源形勢的日益嚴峻,雨水利用作為一項戰略性開源節流的重大舉措越來越受到重視。
北京已經成為水資源嚴重短缺的特大城市,人口已接近1500萬,人均水資源量卻不足300立方米,遠遠低於人均水資源佔有量1000立方米的缺水下限。境內沒有大江大河,近年來水資源的供需平衡是通過調水、啟用備用水源、開采地下水、強化節水、控制用水總量等調控措施來實現的。水資源不足已經成為制約首都經濟社會發展的第一瓶頸,節水也因而成為保證供水的重要舉措之一。
集雨用雨不僅可以大大提高水資源的利用效率,還可以有效改善區域生態環境,減輕城市河湖防洪壓力,減少需由政府投入的排洪設施資金。據統計,北京城區每年可利用的雨水量達到2.3億立方米,是一筆不容忽視的寶貴財富。
從2001年起,北京開始建設雨水收集利用示範工程。珍惜每一滴水,千方百計把雨水留住,成為這個城市的戰略選擇。
從防到迎,被動變主動
北京同華北地區不少城市一樣,盼下雨又怕下雨。北京的強降雨近年來多發生在城區,今年也是如此。雖然全市平均降水量比去年同期多15%,但大的降水過程基本都在城區,主要水源地水庫的流域降水量並不大。雨洪災害高風險區域與人口高密度區域、經濟財富聚集區域、國家政治樞紐區域、國際活動集中區域相互重合,已是嚴峻的現實。
隨著城市建設不斷發展,北京的不透水硬化面積不斷擴大。雨洪缺乏出路,城區每年增加排水量500萬至800萬立方米,需要相應增加5億至8億元的年投入,用於擴大市政管網和排水河道。
最好的解決辦法是集雨用雨。
2005年,北京市提出變防汛為迎汛。當年5月31日,北京市市長王岐山在市防汛抗旱指揮部會議上説,“過去只叫防汛,恨不得別來汛,現在我們改了,叫迎汛,盼它來。‘迎’字有一個好處,就是要水,把雨洪蓄起來變為利。”一字之改的背後,是北京人辯證看待雨洪的體現,更是對雨水資源認識的深化。王岐山提出,從北京實際出發,安全迎汛還有一個含義,就是把水的文章做足,今後衡量防汛工作業績時,要把留住多少雨水放在重要位置。
由防改迎,需要“化整為零”,把雨水攔截在居民小區、機關大院、學校校園和公園裏,從而減少排放總量;利用地下空間建設蓄水池,將雨水徑流收集處理,回用於衝廁、洗車、道路澆灑及綠化;在路面、廣場、停車場採用透水磚、嵌草磚等透水性材料進行鋪裝,提高雨水滲透能力,補充地下水。
留住了雨水就好比把錢留在口袋裏,北京市第一個雨水節水示範工程萬壽公園,僅雨水利用一項每年就節約用水1萬立方米,為公園節省開支7.8萬元。
今年汛期,北京雖又出現了強降雨天氣,集雨量比去年汛期增加了一倍,實現了“迎奧運,保安全,多蓄水”的目標。
提高利用率,制度需跟進
和廢水的再利用相比,北京市雨水的收集量並不太大,以前每年也就100多萬立方米,今年達到200萬立方米,也僅相當於北京市區一天的用水量。
顯然,北京利用雨水的空間和潛力還很大,還有很多工作要做。但進一步提高雨水利用率,則需要制度跟進。城市集雨是一項涉及面廣、政策性強的工作,需要有關扶持政策,也需要在城市建設中進行基礎性的綜合配套。如在新建、擴建工程中,需要將集雨設施納入設計、施工、驗收全過程。而且,雨水利用的技術規範也有待標準化。
雨水利用不是少數人可以完成的,需要動員全民參與,使廣大市民都理解並參與其中。可喜的是,雨水收集已在北京引起廣泛共鳴。一些企業看到了雨水收集利用的商機,希望能通過收集雨水,加入到水務市場化運營中來。有關專家認為,雨水收集僅靠政府部門倡導還遠遠不夠,除了挖蓄水池、利用盆盆罐罐收集雨水澆花洗車外,還應該有大規模、産業化的運作。這就需要政府部門制定相關經濟政策,鼓勵企業開發雨水利用技術,鼓勵民間資本參與雨水收集利用,使雨水的收集利用成為一項産業。
據了解,北京水務部門制訂了有關雨水利用的“十一五規劃”,京郊今年將建設200處雨水利用工程,城區年內也將再建55個集雨工程。
北京動物園的集雨工程不讓一滴雨水流出去,收集起來的雨水經處理後循環使用。(記者 李予陽 來潔 徐文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