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2017.28收盤 5年多以來滬指首次收復2000點大關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6年11月21日   來源:人民日報

    2017.28。11月20日下午3時,上證綜指最終定格在這一數字上。這是5年多以來滬指首次收復2000點大關

    上漲動力何在——

    諸多因素推動股市上揚

    11月20日,滬深股市延續多日上漲態勢,雙雙刷新5年多來的新高。其中上證綜指輕鬆跨越2000點大關,盤中最高摸至2018點。

    從前一週開始,股市在經歷兩個多月的穩步攀升後,突然出現加速上衝態勢。儘管在指數上漲過程中,下跌股票數往往多於上漲股票數,如11月20日滬指大漲45點,下跌的股票卻有469只,遠多於上漲的263只,不少投資者也開始有“恐高”心理。然而,指數卻連續5天堅定上漲。指數上漲的動力來自哪?

    大市值股票上漲對指數的撬動是最重要原因。目前上海市場總市值排名前五位的工商銀行、中國銀行、中國石化、招商銀行、寶鋼股份,這5只股票的市值相加已超過3萬億元,佔上海市場總市值的46.65%。而上證綜指的編制是以個股總市值為權重的,也就是説,即使其它所有股票都在調整,只要這5只股票出現大幅上漲,同樣有能力帶動指數上行。

    從近期的市場走勢看,正印證了這一狀況。11月以來,工商銀行上漲20%,中國銀行上漲13%,中國石化上漲22%,招商銀行上漲30%……這些大市值股票的上漲,成為指數漲升的直接動力。

    當然,指數上漲也得益於股市內外的諸多利好。特別是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提升為股指上揚提供了內在支撐。最新數據顯示,滬深兩市1401家上市公司前三季度共實現凈利潤2157.5億元,同比增長達21.89%;平均每股收益0.21元,較去年同期增長達12.08%。

    資金面的寬裕也為股市上漲提供了基礎。隨著股票市場交易持續活躍,儲蓄存款一部分被分流到股票市場。據央行統計,10月份證券公司客戶保證金餘額為6042億元,比上月增加2161億元,同比增長182.9%。

    進入結構性牛市——

    此2000點非彼2000點

    “結構性牛市”,這是近期股市中最為熱門的一個詞。銀河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左小蕾表示,現在的2000點跟5年前相比,市場環境已經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首先,股市規模迅速擴大,與宏觀經濟走勢的關聯度也得到提高。尤其是今年以來,一批大盤藍籌股的陸續上市,使股市總市值連上臺階。據統計,截至11月17日,滬深股市總市值已達65746億元。按今年三季度末國內生産總值計算,股市市值與GDP的比率達46.5%,比去年底的17.8%大為提高。

    市場投資主體的結構也有了很大變化。5年前的A股市場還是以散戶為主,幾年來隨著基金規模的不斷擴大,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的進入,投資者結構正在向以機構為主轉變。機構的資金規模、投資理念與散戶相比有很大不同,從而給市場帶來深刻影響。A股市場與國際資本市場的關係也更加密切。對上證綜指影響最大的前4只股票,工商銀行、中國銀行、中國石化、招商銀行都是A+H股,近期它們的上漲在一定程度上也來自其H股的拉動。

    另外,股權分置改革的即將完成也是近幾年市場的一個重要變化。截至11月19日,滬市完成股改或者進入股改程序的公司共749家,佔全部應股改公司總數的91.9%。深市的進展與滬市也相倣。股權分置改革所帶來的制度變化,對市場的影響可謂長久而深遠。

    2000點——

    “攔路虎”還是“中轉站”

    從8月份以來,市場幾乎沒有大的調整,從1500多點一路上漲到2000點上方。今後股指能否再上臺階,是當下市場最為關注的問題。

    高盛中國分析師認為,國內A股市場已經開始進入一個新的時代,市場機制與國際市場機制越來越趨同。在經濟強勁擴張的形勢下,A股市場可望進入一個迅速增長期。

    有市場人士認為,藍籌股熱點效應還可能擴散,鋼鐵、電力、機場、航運等業績好、估值低的板塊仍有較大潛力;銀行股的上漲有較深刻的背景,也未到輕言結束之時。這些因素都將推動大盤繼續拓展向上空間。

    有機構認為,目前上證指數已經被幾大權重股左右,短期的股指很難預測而且意義不大,2000點附近出現整理也不奇怪。今後,結構性牛市的特徵可能會更加明顯。也就是説,也許指數走高,不少股民手中的股票卻不斷下跌,“賺了指數賠了錢”。

    對於很多投資者來説,眼前亟需解決的問題就是如何調整投資理念,以適應新的市場形勢。(記者 許志峰 田泓)

 
 
 相關鏈結
· 滬市股票總市值達到48991億元
· 滬市暴跌5.33% 1600點失守 創2002年來最大跌幅
· 滬市暴跌5.33% 1600點失守
· 26家公司進入第33批股改 其中滬市17家深市9家
· 滬市再推13家股改公司 國有控股企業佔10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