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我國採用傳統育種技術已育成小麥新品種2000多個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6年12月12日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12月12日電(記者姚潤豐)我國小麥遺傳育種取得了長足發展。截至目前,我國採用傳統育種技術已育成小麥新品種2000多個,為我國小麥生産做出了突出貢獻。

    中國農科院院長翟虎渠在此間舉行的全國矮敗小麥育種研討會上表示,目前,我國生産上大面積種植的主要小麥品種的産量與世界上同類生態區相比,已具有較高的水平,品種的品質、抗性也取得明顯改進。

    特別是,“十五”時期,中國農科院培育出以“輪選987”為代表的一批高産、優質、多抗、廣適的“輪選”系列小麥優良新品種,實現了我國小麥育種技術研究的重大突破,是我國農業科技界的一項重大自主創新性的科技成果,屬國際首創,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中國農科院作物科學研究所劉秉華研究員帶領的課題組,利用我國特有的遺傳資源太谷核不育小麥和“矮變一號”為材料,經過多年研究建立起國際領先的矮敗小麥輪迴選擇育種技術平臺,把小麥改良中的眾多基因進行大規模的反復重組和優化,可連續和大批量地培育小麥新品種,提高育種效率數十倍。

    “小麥畝産600公斤的關鍵技術,歸功於其所採用的小麥育種方法的變革。”劉秉華説,“矮敗小麥”不是一個具體的品種,而是一個育種工具,它就像一個良種加工廠、孵化器,育種材料通過它可以源源不斷地培育出滿足不同需求的新品種,實際上是為小麥育種研究提供一個先進成熟高效的技術平臺,適合在我國各大麥區應用。

 
 
 相關鏈結
· 我國最大抗蟲彩棉育種和生産基地在河北豐南建成
· “全國航天育種衛星返回種子地面育種工作”啟動
· 陜西省"神舟三號"口服液菌種完成第九次空間搭載
· 國家863計劃為我國創制了一批優異育種新材料
· 我國航天育種關鍵技術取得突破 建立新育種體系
· 冬小麥新品係育成打破黑龍江不能種植冬小麥禁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