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青島1月8日電(記者衛敏麗)8日9時30分許,伴隨著雄壯的軍樂,周身披掛著彩旗的“大洋一號”科考船衝破淡淡的海霧,緩緩離開青島團島碼頭,遠赴藍色神秘的大洋深處,開始執行中國大洋第19航次科考任務。
作為中國開展遠洋科學調查的主力船舶,“大洋一號”從1995年處女航至今,已先後執行了中國大洋礦産資源研究開發專項的9個遠洋調查航次和大陸架勘查多個航次的調查任務。
此前,據航次首席科學家陶春輝介紹,本航次科考的主要任務是以2005年中國首次環球科考的成果為基礎,開展海底熱液系統的資源探查及相關的科學與環境調查;同時繼續對富鈷結殼、多金屬結核及其相關的基礎科學問題開展調查。考察區域將涉及西南印度洋、西南太平洋和西太平洋的部分海域。
陶春輝説,熱液活動形成的金屬硫化物是重要的海底金屬礦産,熱液區生物也為研究地球生命現象開闢了新的領域。在中國首次環球科考中,科學家們對東太平洋海隆、大西洋和印度洋中脊的重點海域進行了熱液硫化物相關項目的調查,在三大洋中脊分別獲取了寶貴的海底熱液區岩石、硫化物煙囪和生物樣品及大量相關的地質地球物理資料,在東太平洋海隆和印度洋中脊發現了新的熱液異常區。
“目前全球海底已發現了150多個熱液活動區域,但其中尚沒有中國人的貢獻。”陶春輝表示,首次環球科考為我們提供了重要的基礎資料,希望此次能找到新的海底熱液活動區和異常區,取得地質、生物、環境樣品和資料,努力填補中國海洋底熱液活動區發現的空白。
據了解,中國的大洋工作起始於20世紀70年代,最初以多金屬結核資源調查為主。1984年開始著手制定大洋礦産資源勘查規劃,並開始部署相關的科學和技術研究工作。同時,在深海科學研究和技術開發領域也得到了快速發展。目前已經初步建立了深海勘查、深海礦物開採、運載和冶煉等高技術平臺,形成了一定的技術儲備。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産權的深海高新技術裝備在大洋考察中得到了實際運用,已開始走向成熟階段。
按照計劃,本航次共分6個航段,首席科學家和船長都將實行輪換,考察時間預計220天,至今年8月15日結束。
中國大洋科考首次有了“女首席”
新華社青島1月8日電(記者衛敏麗)“大洋一號”遠洋考察船8日在此間起航,執行中國大洋第19航次科考任務。在歷時220天、六個航段的考察中,國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海底科學重點實驗室研究員韓喜球將作為首席科學家,“領航”第三航段的科學考察工作。
“這是我國數十年大洋科考史上首次出現‘女首席’。”中國大洋礦産資源研究開發協會辦公室主任張利民説。
大洋考察實行首席科學家負責制。由於這次大洋考察時間較長,不同航段科考重點不同,將分別由陶春輝等多位科學家擔任首席科學家。
韓喜球説:“我首先是科學家,然後才是女性。”
1969年出生、第六次出海考察的韓喜球將在春節前中途上船,“二、三月份是印度洋海況最好的時候,第三航段主要在印度洋,主要目標是海底的熱液硫化物。”她説。
俗稱“黑煙囪”的海底熱液硫化物是一種含有銅、鋅、鉛、金、銀等多種元素的重要礦産資源。它是由海水侵入海底裂縫,受地殼深處熱源加熱,溶解地殼內的多種金屬化合物,再從洋底噴出的煙霧狀噴發物冷凝而成的。人們還在“黑煙囪”附近發現了生命的存在。由於和海底礦藏、生命起源相關,海底“黑煙囪”近年來一直是發達國家研究的前沿領域。
2005年4月至2006年初,中國實施了首次大洋環球科考,科學家們對東太平洋海隆、大西洋和印度洋中脊的重點海域進行了熱液硫化物相關項目的調查,在三大洋洋中脊分別獲取了寶貴的海底熱液區岩石、硫化物煙囪和生物樣品及大量相關的地質地球物理資料,在東太平洋海隆和印度洋中脊發現了新的熱液異常區,並首次在數千米深的印度洋海底“捕獲”了海底熱液硫化物——“黑煙囪”。然而儘管如此,由於我國海底“黑煙囪”樣品數量很少,相關研究仍然受到限制。
“19航次將先赴西南印度洋海域,深入開展海底熱液系統的資源探查及相關的科學與環境調查。”張利民説。
“希望到時候能找到海底的熱液硫化物,給全國人民一份特殊的新年禮物。”韓喜球説。
中國大洋考察始自上個世紀70年代。此前,中國大洋考察的18個航次均是由男性科研人員擔任首席科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