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南京3月23日電(記者孫彬)3月23日是“世界氣象日”。記者從江蘇省氣象局獲悉,隨著全球氣候變暖,江蘇氣溫依然偏高,極端氣候事件仍可能增多,專家呼籲應當引起高度重視。
江蘇省氣象局氣候中心副主任許遐禎介紹,2006年,江蘇省年平均氣溫顯著偏高,為1951年以來的最高值;還出現了暴雨、龍卷風、冰雹、暴雪、倒春寒、秋旱、大霧、雷擊等多個百年罕見的氣象災害。2006年全省因雷擊死亡33人,受傷12人,高速公路和機場屢次因雨霧關閉,對人們生産生活造成重大影響。
專家認為,去年以來,江蘇發生的氣候極端事件都屬於反常狀態,目前厄爾尼諾現象還在持續,極端氣候事件可能還將處於高發狀態。
2006年,江蘇全省年平均氣溫為16.3攝氏度,比常年同期偏高1.4攝氏度,不僅為1951年以來最高值,也是連續第13年年平均氣溫高於常年。由於氣候偏高,2006年5月,南京的知了鳴叫時間比往年提前了一個月,荷花也提前15-20天開放,候鳥遷徙的時間推遲,桂花在12月份依然飄香,出現了又一個暖冬。
2006年2月5日,江蘇省普降大到暴雪,為歷史所少見。全省20個市縣的積雪深度超過10厘米,最大積雪深度在連雲港,達到23厘米。江蘇每年6-8月進入汛期,通常是蘇南降雨量大,蘇北降雨量少。但2006年汛期,淮北、江淮地區出現15個暴雨日,明顯高於常年,而蘇南降雨卻偏少。
2006年12月24日至27日,一場罕見的連續性大霧襲擊江蘇,全省大部地區出現能見度小于500米、部分地區小于50米的濃霧,南京的大霧持續了51個小時,為1951年以來持續時間最長的一次大霧過程。江蘇省氣象臺兩次升級大霧預警信號,並首次發佈了大霧紅色預警信號。由於大霧天氣能見度較低,對交通航運等部門造成極大影響。
許遐禎認為,一系列的極端氣候現象必須引起社會的高度重視。他表示,面對今年仍可能頻繁出現的氣象災害,江蘇省氣象臺將把災害性天氣的預報細化到每3小時一次,天氣預報也將精確到鄉鎮,力爭把氣象災害的損失降低到最小。
南、北兩極氣候變冷與青藏高原隆起有直接關係
新華社拉薩3月23日電(記者顏園園)南、北兩極的寒冷世人皆知,但很少有人知道這裡特殊的氣候與青藏高原有直接關係。在西藏舉行的“世界氣象日·關注極地”新聞發佈會上,西藏自治區氣象局局長高揚説,目前的研究已經顯示出,南、北兩極氣候變冷與青藏高原的迅速隆起有直接的關係。
高揚介紹,從地球科學的大系統看,地球三極之間存在著很多潛在的密切聯絡。青藏高原隆起是幾千萬年來地球上發生的最重大地質事件之一,它極大地改變了亞洲甚至世界的原來氣候。大約在青藏高原迅速隆起的同時,南極和北極的氣溫也迅速下降,變成今天這般寒冷。
以珠穆朗瑪峰為至高點的青藏高原被稱作世界的高極,它與南、北兩極合起來統稱世界三極,是地球上三大氣候敏感地區之一,在地球及其區域氣候變化中有重要作用。南、北兩極大部分地區終年為冰雪所覆蓋,氣候寒冷,暴風雪頻繁。
高揚説,北極、南極和青藏高原對全球變化的影響很大。青藏高原的隆升使地球大氣環流系統由準天文風係轉變為季風系統,直接影響到全球氣候和生態系統的發展格局,它的動力和熱力效應使其成為亞洲和北半球大氣系統的控制區。這裡廣闊的冰川,為古氣候學和冰川學研究提供了素材。
氣象專家:氣候變化深刻影響極地地區
新華社北京3月23日電(記者樊曦、王優玲)23日是第47個“世界氣象日”,今年氣象日的主題是“極地氣象:認識全球影響”。氣象專家表示,極地是全球氣候環境的檔案室,氣候變化正在深刻影響極地地區,必須加強科學研究,保護人類的最後一塊凈土。
在中國氣象局舉辦的“科技創新論壇”上,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副院長卞林根表示,過去幾十年,極地環境正在發生重要變化,必須積極應對全球氣候變暖,開展極地科學研究。
氣象觀測發現,過去幾十年,北極永久海冰在減少,冰川和凍土在融化;南極上空春季出現了臭氧洞,其面積最大時達2800萬平方公里,差不多有3個中國那麼大。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不久前發佈的氣候評估報告指出,如果全球平均增暖1.9攝氏度—4.6攝氏度持續千年的話,會最終導致格陵蘭冰蓋的完全融化,進而導致海平面升高約7米。更可怕的是,如果南極冰蓋全部融化,全球海平面將升高60米,造成毀滅性的災難。
談到兩極之外的“世界第三極”——青藏高原,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所長姚檀棟表示,根據對在青藏高原上鑽取的冰芯的研究分析,過去100年特別是近50年來,青藏高原氣溫明顯上升,溫室氣體如甲烷、二氧化碳的濃度明顯增加。
姚檀棟表示,全球氣候變化導致青藏高原冰川退縮、湖泊萎縮、凍土融化和草場退化。他強調,青藏高原近30年的冰川退縮程度相當於過去200年的總和。
據悉,中國將積極參與世界氣象組織和國際科學聯盟不久前發起的第四次國際極地年活動,除繼續執行常規的極地考察年度計劃,還將特別組織執行南極PANDA(普裏茲灣—埃默裏冰架—冰穹A斷面)科學考察與研究計劃、北冰洋科學考察計劃、公眾參與和宣傳計劃、國際合作計劃以及數據和信息共享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