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貴州省結合實際探索遠程教育“村校結合”新路子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7年04月29日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貴陽4月29日電 (記者 周之江)貴州是全國遠程教育工作先期試點省之一,針對75%的站點建在農村中小學的實際,貴州積極整合資源,切實發揮學校站點人力、技術、場地和教學組織管理等方面的優勢,摸索出一條“村校結合”的路子。

    “農民學會上網,要給老師記頭功”

    吃過早餐,51歲的范明國來到村裏的阿栗小學。“最近天氣陰冷,對櫻桃生長不利,上網看看應該採取些啥子辦法。”

    51歲的老范是貴陽市烏當區阿栗村村民,4月10日一早就來到設在學校裏的遠程教育站點,上網查找資料,還借了幾張講授果樹種植技術的光盤。

    阿栗村是遠近聞名的水果之鄉,全村80%的農戶種植科技楊梅,年産量200萬公斤以上。2003年,烏當區開展遠程教育試點工作以來,農民逐漸學會通過網絡了解市場行情、掌握新技術,村裏建了網頁,對外推銷水果。

    “跑破腳板皮,不如鼠標擊一擊。”32歲的村民楊先秀説,“我們能學會上網,阿栗小學的老師要記頭功。”

    阿栗小學校長徐永勝説:“學校是農村知識分子集中的地方,通過老師手把手教,‘村校結合’能夠有效推動遠程教育在村民中的普及。”

    貴州省遠教辦主任宋洪憲這樣解釋“村校結合”:“主要指農村中小學與鄉鎮黨委、村黨支部結合,利用學校站點的平臺,在滿足農村中小學教育需要的同時,開展遠程教育。”

    支部+學校+遠教,推動農村發展

    為確保遠程教育“村校結合”的順利實施,貴州省規定,農村中小學校長是黨員的,兼任鄉鎮黨委委員或村黨支部副書記;不是黨員的兼鄉鎮、村行政助理,協助抓好培訓工作。

    貴州息烽縣下陽郎村雲環小學的呂文新校長就是這樣一個身兼兩職的“副支書”:“雖然不是個‘官’,卻實打實是要做些事情的。為了抓好學校老師與農村群眾的互動,省裏開展了‘一校幫一村’‘一師幫一戶’活動,要求我們帶領群眾參加遠程教育學習,在促進‘學用轉化’方面發揮作用。”

    眼下,雲環小學遠程教育站點已經運轉了將近4年,學校將班主任、教師開展遠教工作的情況納入年終綜合評定,將學生落實與家長遠程教育“一促一”職責納入學年評鑒內容,從而確保了“村校共建”落到實處。

    下陽郎村的馬傳剛就是“村校共建”的受益者之一。在雲環小學幾位老師的幫助下,他從去年起嘗試著飼養了數千隻肉兔,獲利5000多元。記者看到,老馬利用自家屋頂搭建了密密麻麻的兔棚,兔子長勢喜人。“今年至少要凈賺萬把塊錢。過去完全不懂什麼養兔技術,全靠呂校長他們,又是送書又是送光碟,有時還把網上的資料打印拿給我看。”

    “事實證明,支部+學校+遠教,的確行之有效。”貴陽市委副書記李濤説。

    “小手牽大手”,學生與家長“互動”

    “小手牽大手”,抓好學生與家長之間的“互動”,是貴州遠程教育工作的一個獨創做法。

    實踐中,貴州各地通過定期發放“學生家長聯絡卡”、成立“紅領巾遠教服務隊”等做法,豐富了“小手牽大手”的內容。

    農村學生也在遠程教育中受益。“畢節地區每年30多萬名初中畢業生不能升入高一級學校,多數回家務農,相當一部分缺乏勞動技能。”畢節地委遠教辦主任周延説。

    畢節地區規定,中小學開設遠程教育農技課程,每週必須設置一到二節種植、養殖實用技術、農副産品加工技術、農村勞動力轉移等課程,組織學生學習並開展實踐活動。通過學生帶動家長,有效推動了農村科技的普及與運用。

    11歲的趙有才是黔西縣林泉鎮林泉小學四年級學生,2006年春季,他發現自家的水稻發生蟲害。經他查詢資料並細心觀察後了解到,這種害蟲的學名叫做稻葉卷心螟,必須在上午9時左右噴灑藥物才能有效殺死。這一發現很快被製作成課件在全地區推廣。

    “通過遠程教育網絡,學生在校不僅學習書本上的知識,還能成長為一個合格的勞動者。”周延説。

 
 
 相關鏈結
· 陜西今年將全面完成農村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工程
· 農村黨員幹部遠程教育為新農村架起信息"高速路"
· 農村黨員幹部現代遠程教育試點:錦繡鄉村譜華章
· 山東農村黨員幹部遠程教育網成家門口"免費大學"
· 黑龍江農村遠程教育試點:黑土地架起“連心橋”
· 廣西實施農村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工程 覆蓋率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