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5月26日電(記者 孫曉勝)“當前,全國煤礦安全生産繼續保持總體穩定、趨於好轉的發展態勢,但事故總量仍居高位,重特大事故反彈勢頭尚未有效遏制,形勢依然十分嚴峻。”國家煤礦安全監察局事故調查司副司長趙蘇啟26日在此間舉行的“中國能源戰略高層論壇”上作出上述表示。
據趙蘇啟介紹,今年已發生了15起死亡10人以上的特大事故,損失慘重、影響惡劣。今年4月份與去年同期比雖然煤礦事故總起數有較大幅度下降、死亡人數總體持平,但一次死亡3人至9人的事故起數、死亡人數,同比分別上升75%和90%,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特大事故增加2起、多死亡32人。
趙蘇啟分析認為,造成我國煤礦事故多發的主要原因,一是客觀條件差。全國煤礦95%為井工礦,地質條件複雜、災害種類繁多,隨著開採深度的增加,礦井瓦斯、水、火、礦壓、地溫等災害日趨嚴重。二是安全基礎薄弱。煤炭工業粗放型增長方式沒有得到根本改變,煤炭産業結構調整任務艱巨。相當一部分煤礦開採工藝落後、裝備水平差,尤其是小煤礦數量多、分佈廣、生産力水平落後,安全生産基礎非常薄弱,抵禦事故災害的能力不足。三是整體素質低。一些小煤礦安全生産主體責任尚未完全落實,管理水平參差不齊,專業技術人員匱乏,煤礦從業人員安全意識和技術素質仍然偏低。四是供求壓力大。經濟高速發展,煤炭市場需求旺盛,煤炭價格不斷攀升,也給煤礦安全生産帶來了極大的挑戰。
趙蘇啟説,我國是第一産煤大國,煤炭是我國的主要能源,在未來相當長的時期內,我國能源結構以煤為主的格局不會改變。隨著煤炭工業經濟增長方式的進一步轉變、煤炭用途的不斷擴展,煤炭資源的戰略地位仍然十分重要。做好煤礦安全工作,既是保證煤炭供給、保障能源安全的需要,更是堅持節約發展、清潔發展、安全發展,實現可持續發展和構建和諧社會的緊迫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