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蘭州9月9日電(記者 宋常青)9月10日是新中國第23個教師節。在經濟社會不斷發展的同時,我們應當在全社會營造更加尊師重教的氛圍。
毋庸諱言,近年來隨著一些不良價值導向的影響,教師中出現了收費補習、體罰學生等情況;個別地區教師合法權益難以保障,教師不能安心課堂等等,導致社會輿論對教師隊伍出現一些負面評價。但更多的教師卻醉心講臺,默默奉獻。
在全社會營造尊師重教氛圍,需要各級政府切實解決教師實際工作中面臨的現實問題,保障教師的健康權、休息權等合法權益,讓教師能夠安心於講臺。蘭州市今年暑期對全市1.3萬名教師集體進行體檢,發現有相當部分教師出現咽炎、頸椎疼痛、關節炎、腿部浮腫等職業病和心理焦慮等心理隱患,這令人不禁對老師們的健康捏一把汗。教師工作艱苦,身心健康需要各級政府的關懷。
在全社會營造尊師重教氛圍,需要對老師以寬容心態,使認真教學愛孩子的老師得到應有的尊重。近年來,隨著教育功利性的增加,一些家長將教育看成了單純的消費行為,對教師過多苛責。一些老師甚至表示“不願讓孩子在公開場合喊我一聲老師”。教師的工作需要更多寬鬆的環境和家長的支持理解。
在全社會營造尊師重教氛圍,還需要教師真正熱愛教育崗位,安心三尺講臺。只有志存高遠,潛心育人,教師才能贏得社會更多的尊重和支持。
尊師重教,奠基未來。尊師重教是重視教育的必然要求,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誌,是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的具體體現。讓我們一起行動起來,在全社會形成尊師重教的氛圍。
讓教育成為全社會的財富
新華社北京9月9日電(記者 吳晶)我國第23個教師節來臨之際,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表彰大會在京舉行。我們不僅應把鮮花獻給廣大教師,而且要為全社會發展教育事業所進行的努力而喝彩。
這一年,各級各類教育都取得顯著發展:由中央和地方各級財政保駕護航的全國農村義務教育保障經費機制改革在全國推開,惠及全國1.5億中小學生;職業教育被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發展進入快車道,經過連續兩年的擴招,在校生達1809萬人;高等教育招生數和在校生規模持續增加,毛入學率達22%,在從精英化邁向大眾化的同時開始追求結構的優化;民辦教育持續發展,各類學歷教育在校學生達2313萬人……
教育事業的飛速發展,離不開黨和政府的高度重視。我國不僅將教育事業放在國家戰略優先發展的位置,更把“辦好讓人民滿意的教育”作為教育事業發展的理念和目標。
為了破解民眾普遍反映的“上學難、上學貴”問題,國家大力增加財政性教育經費,注重向農村教育、向困難學生、向職業教育傾斜,狠抓教育亂收費,推行陽光工程,著力解決教育資源分配不平衡的現狀。教育事業的改革發展已站在一個新的歷史起點上。
為了讓教育真正成為社會公平的基石,秋季新學期開學,我國開始實施新的國家資助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政策。每年國家用於助學的財政投入、助學貸款和學校安排的助學經費將達500億元,全國將有大約400萬名大學生和1600萬名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從中受益。
然而,我國教育要實現教育均衡與公平的目標任重道遠,要實現財政性教育經費佔國內生産總值的比例達到4%也並非易事。但黨和政府務實、有效的政策和措施已讓人們看到人人受益於教育、改革成果為全民共享的希望。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教育事業的改革取得世界矚目的成就,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經驗證明:在我國從人口大國向人力資源大國轉型的過程中,對教育事業的重視和支持至關重要。
只有大力發展教育,才能不斷為我國各行各業提供智力支持,推動我國經濟社會的持續發展;只有大力發展教育,才能不斷提升我國國民素質,為實現構建和諧社會的目標做出貢獻;只有大力發展教育,才能不斷提高我國綜合國力,使中華民族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今年新學期開學之際,一個個教育事業發展的利好消息,表明我國教育事業不斷創造著佳績。從走入校門便享受“綠色通道”政策的大學新生,到九成都可以獲得國家資助的中等職業學校學生,他們在感受黨和政府執政為民的同時,也懂得了教育對於國家發展、民族振興的價值所在。
一個個教育戰線涌現的先鋒模範,展示出我國教育事業蓬勃向上的活力。無論是優秀教師辛勤耕耘的感人事跡,還是貧困學子自強不息的勵志故事,在帶給人們感動、喜悅和振奮的同時,也推動著尊師重教的社會風尚。
一個個社會各界發起的助學行動,也在昭示著教育發展更加美好的明天。無論是一些民族企業免費送出的作業本,還是免費搭載貧困學生的愛心專列,都傳達出全民重視教育的強烈信號。
在科教興國已成為國家發展戰略的時代,只有全社會形成共識,我國教育事業才能確保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形成輻射全局的良性機制;只有全社會形成合力,我國教育才能全面、快速、健康發展,發揮造福社會的積極作用。只有全社會行動起來,才能讓教育成為全社會的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