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各地經濟社會發展巡禮:陜西能源開發"悄然升級"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7年12月07日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西安12月7日電(記者 儲國強)“村村點火、處處冒煙”是上世紀末陜北能源開發的真實寫照。如今,這一現象在陜西已蹤跡難尋。隨著陜西省委、省政府把發展能源工業作為經濟工作的重中之重,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引下,這裡的能源開發正在“悄然升級”,呈現出市場化、有序化、鏈條化、生態化和集團化的發展趨勢。資源“含金量”的大幅提升,為陜西實現經濟強、科教強、文化強的“西部強省”目標提供了強大動力和保障。

    悄然升級 能源開發走上科學發展之路

    陜西是我國名副其實的能源大省,豐富的煤、油、氣等資源不斷被發現和開發。全省煤炭探明儲量1685億噸,天然氣探明儲量6370億立方米,均居全國第三位;陜北還有目前我國陸上最大的整裝氣田,中國陸上第一口油井,一百年前就誕生在延安。這裡的石油地質總資源量為43億噸。

    面對豐富的能源資源,陜西在開發方面走過彎路,有過深刻教訓。十年前陜北小煤窯、土煉焦、土煉油一哄而起,僅榆林市的小煤礦就達890多家。榆林市長李金柱説,這種簡單地拼資源、拼環境的發展模式,不僅沒有實現發展經濟、致富百姓的初衷,還為地方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埋下了隱患。

    為使能源開發走上可持續發展的路子,陜西開展了持久的資源開發秩序整頓。影響最大的莫過於對石油秩序的規範,陜西省不僅摧毀、取締了2200多個土煉油,還于2002年從1000多個私人“油老闆”手中有償收回4473口油井,為規範陜北石油開發秩序、整合資源組建中國第四大石油集團--陜西延長石油集團奠定了基礎。在煤炭開採秩序整頓方面,僅榆林市就關停各類小煤礦近500個,取締非法煤場100多處。

    2003年,國家正式批准陜北能源化工基地啟動建設,這是目前我國唯一一家國家級能源化工基地。作為西部大開發戰略的一項重要內容,陜北能源開發從此駛上了快車道。

    陜西省省長袁純清介紹,為了把陜北能源化工基地建成國家及世界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陜西省制定實施了“三個轉化”戰略:煤向電力轉化,煤電向載能工業轉化,煤、油、氣、鹽向化工産品轉化,努力打造煤電及載能工業、煤制油、煤、鹽化工和油、氣化工“四大産業鏈”,延長産業鏈,增加附加值。

    記者採訪發現,這一戰略實施,使陜北能源開發利用的門檻大幅提高,過去“大上項目”變成了“上大項目”,地方政府對投資從“饑不擇食”,轉向設置環境、資源利用、水消耗等重重門檻來“挑挑揀揀”。這一轉變,陜北能源化工基地建設呈現出大規模、高起點、重轉化的良好態勢,許多項目出現了“廢氣消失、廢水循環、廢渣變寶”的喜人景象,陜北原本脆弱的生態環境正在恢復。

    厚積薄發 能源開發成為快速發展的增長極

    歷史上的陜北,是中華民族發祥地之一,是中國革命的大本營,這裡的黃帝陵和延安,成為中國人和中國革命的精神坐標。

    隨著深埋貧瘠黃土下豐富的煤、油、氣資源的開發,一個國家級的能源化工基地正在黃土高原迅速崛起,厚積薄發的延安、榆林也成為全省經濟增長最快的“財富板塊”。陜西省省長袁純清説:“經過四年多建設,陜北能源開發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績,成為推動全省經濟快速發展的重要增長極。”

    去年陜西各類能源産量再創歷史新高,全省煤炭産量達到1.6億多噸,在全國排名第三,實現産值341億元。陜西省煤業化工集團公司投資建設的上千萬噸大型現代化煤礦--大佛寺煤礦和黃陵二號礦等項目相繼建成投産,一批重點項目全面鋪開。神華集團神東礦區已成為我國第一個億噸級現代化煤炭生産基地。

    隨著近年來低滲透油田開採技術的不斷進步,陜北成為我國原油産量增長最快的地區之一。去年陜西省原油産量高達1988萬噸,全省石油和天然氣開採業總産值756億多元。延長石油集團公司共生産原油926萬噸。而在陜北開採石油的中石油長慶油田公司,今年前7個月就已累計生産原油突破了1億噸大關。

    陜北人對能源經濟快速發展的甜頭深有體會。去年延安、榆林兩市累計固定資産投資高達448億元,連年財政收入年均增長近50%,兩市去年財政收入263億元,而2002年時才50.9億元。

    在能源開發的帶動下,陜西全省經濟也是生機勃勃。去年全省生産總值達到4523億元,提前四年基本實現了省委、省政府確定的建設經濟強省“三步走”戰略的第二步目標。同時,去年還成為陜西財政收入增長最快的一年,收入增幅位居全國前三位。能源工業在全省經濟發展中充分發揮了支柱産業的作用,去年完成工業總産值2098.5億元,拉動規模以上工業增長16個百分點。

    陜西省發改委介紹,目前陜北能源化工基地已重點實施50個煤化工、石油化工和電力重大項目,能源化工基地的建設初顯成效。預計到2010年,陜北能源化工基地將形成年産2000萬噸原油、2000萬噸煉油、100億立方米天然氣、2億噸原煤、400萬噸甲醇的生産能力,初步建成中國重要的能源接續地和大型煤化工基地。

    協調發展 能源經濟帶動社會全面進步

    在能源經濟帶動全省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陜西省委、省政府將發展目標定位從過去的“建設西部經濟強省”調整為“建設西部強省”,提出陜西不僅要實現經濟強,還要實現科教強、文化強的發展目標。省委書記趙樂際説,建設西部強省是陜西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必然要求,也是陜西站在新的起點上實現又好又快發展的歷史選擇。這一發展目標的調整,將經濟社會的協調可持續發展擺到了重要位置。

    在這一目標的指引下,陜西省在能源化工産業重點突破之後,並不滿足於工業經濟的“一枝獨大”,開始在縮小城鄉差別、統籌區域均衡發展、改善生態環境等社會經濟各個方面進行探索,努力實現全面、均衡、協調的發展。

    以榆林市為例,能源經濟的迅速壯大使農民普遍受益。記者在毛烏素沙漠中的靖邊縣紅墩界鎮萬豐泉村採訪時發現,這個村家家戶戶建起了沼氣池,建起了標準化羊舍,全村人均收入也從5年前的950元增長到了去年的萬元左右,兩年間增長了9倍。隨著能源開發的順利開展,榆林市不斷強化農業基礎地位,堅持“多予、少取、放活”,千方百計減輕農民負擔。榆林市領導表示:農民沒有富起來,就不能説榆林富了。據悉,“十五”期間,榆林市累計投入各類扶貧資金12億多元,使33.5萬人脫貧。“十一五”期間,榆林還將加大扶貧開發投入,使剩餘80.5萬貧困人口基本脫貧。

    這種“一業興”帶動“百業興”的發展思路,在生態環境改善方面更為明顯。位處黃土高原的陜北,風蝕沙化和水土流失嚴重,隨著能源經濟的大發展,使政府和企業在治理環境方面有了更大的實力和保障。延長石油集團準備在三年內投資42億元,加強環保基礎設施建設和污染治理,精心打造環境友好型企業和資源節約型企業。

    眼下,陜北人意識到,保護生態環境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關鍵。他們一手抓能源開發,一手抓生態治理。為了讓綠色漫過黃土高原,陜西省創造了數個全國第一:水土流失治理速度位居全國首位,累計治理水土流失面積3.74萬平方公里,年治理面積佔到全國治理總面積的1/8;黃土高原區淤地壩建設居全國之首,全省累計建成淤地壩3.74萬座,累計攔蓄入黃河泥沙50億噸;全省入黃河泥沙年均減少1.3億噸,年均攔蓄入黃河泥沙量居全國首位。

 
 
 相關鏈結
· 各地經濟社會發展巡禮:閩臺經貿合作向縱深發展
· 各地經濟社會發展巡禮:節能降耗成浙發展新態勢
· 各地經濟社會發展巡禮北京走上又好又快發展之路
· 各地經濟社會發展巡禮:浙江在挑戰中尋找新機遇
· 各地經濟社會發展巡禮:“綠色崛起”看江西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