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建設生態文明 促進科學發展--淄博創建文明城市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8年05月08日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濟南5月8日(記者許劍銘)走近淄博,會有很多“驚訝”:齊國故都的風俗底蘊讓人由衷讚嘆,工業名城的發達經濟令人稱頌不已,花園城市的碧水藍天使人心怡氣爽。幾年前的老工業污染城市,依託自然條件和現代文明資源,5年初步走出一條生態文明之路。“生態環境良好、生態經濟發達、文化特色鮮明、生態觀念濃厚、市民和諧幸福。”淄博市委書記劉慧晏描繪出心中的生態文明城市“景觀”。

    環境立市 生態做主

    淄博市是國內較早依託當地資源發展起來的老工業城市,結構性污染突出,曾被人誇張地形容為,“一年吃塊磚(粉塵),白襯衣不敢穿”,“外商繞道走,遊客不敢留” 。原有的發展模式讓淄博感到發展之“痛”。

    面臨嚴峻形勢,淄博市提出把生態建設作為造福子孫後代的頭等大事,2003年在山東省率先提出了實施“環境立市”戰略,2006年又提出建設“生態淄博”的戰略目標,明確把結構調整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主線,把節能降耗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把環境保護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命門。

    為配合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的戰略決策,淄博對中心城區近郊16家水泥企業的44條生産線進行搬遷、轉産,拆除關停落後燃煤爐窯256座。針對中心城區東部化工企業集中的情況,從2004年起關停並轉重污染企業512家,關閉環保不達標的“土小”企業2600余家。

    在淄博市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記者發現,從垃圾的分選、燃燒、過濾整個系統處於密閉狀態,焚燒後生成的灰渣達標後用作水泥混合料等,基本實現無害化處理。這樣無污染的高新技術企業在淄博已經隨處可見。優化産業結構、推動産業升級,從根本上解決了淄博市結構性污染問題。

    “發展經濟決不以犧牲環境為代價。”這是淄博政府職能部門的準則。為了保護環境,淄博將很多能帶來巨大經濟效益的項目拒之門外,堅持“一票否決”制度,杜絕高能耗、重污染、低産出、低效益的項目進入,僅2006年以來就實施環保“一票否決”90余次。2007年開展“環保執法年”活動,多部門聯合執法,“頂格處罰” 138起環境違法行為,保持了環保執法的力度。

    從2005年起,總投資55億元的“碧水藍天行動計劃”,淄博交出了令人滿意的環保成績單:水質始終保持在一至二類標準,城市污水集中處理率達到85%。煙塵管制區覆蓋率、垃圾無害化處理率均達到90%以上。空氣質量好于二級的天數連續4年超過300天。在經濟增長速度連續幾年超過10%的情況下,2007年全市萬元GDP能耗比上年下降4.71%,規模以上工業萬元增加值能耗下降6.22%。

    淄博由原來的重工業資源城市,逐步向綠色、生態、宜居城市轉變。

    結構調整唱響生態經濟主旋律

    2002年,淄博依靠老石化、老建材、老冶金,全市工業總産值僅780億元。而到2007年,淄博工業總産值超過1945億元,是2002年的1.6倍。五年時間淄博經濟怎樣實現了飛躍?“發展生態經濟是科學發展的必然要求。”淄博市市長周清利道出其中“奧秘”。

    作為一個重工業城市,淄博曾面臨工業化進程中的諸多“陷阱”,生産水平低,工藝差,品牌效益小,長期面臨産業結構“重而不優”。劉慧晏認為,發展生態經濟要堅定不移地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突出發展高新技術産業、循環經濟,堅持發展服務業引領産業結構調整。

    始終強調“安全環保第一,發展效益第二”的東嶽集團,合作研發的綠色環保製冷劑獲“國家技術發明獎”,合作研發的離子膜項目更被列為國家863計劃和“十一五” 科技支撐計劃。

    金晶集團通過設置餘熱鍋爐,回收利用生産過程中産生的餘熱,冬季加熱重油,夏季用於中央空調。集團負責人稱:“節能減排、不斷提高燃料利用效率,成為我們走循環經濟發展模式所要解決的首要課題。”公司生産的超白玻璃不僅遠銷歐美,還中標奧運工程“鳥巢”、“水立方”。

    實踐中,淄博市從自身産業特點出發,選擇冶金、化工、建材、電力等4個重點行業開展循環經濟試點。2007年,淄博市高新技術産業産值佔規模以上工業總産值的比重達到32.1%。五年累計利用工業廢渣1000萬噸,節約標煤50萬噸,節地6000余畝,減少有害物質排放量400萬噸,直接經濟效益達13億元。淄博市被山東省列為重點培育的循環經濟型城市。

    淄博還大力發展物流、信息、金融、文化旅遊、商務服務等新型服務業態。去年全市服務業增加值佔GDP比重提升到31.6%。

    2003年以來,淄博共引進境內外資金725億元,年均增長18.1%,9家世界500強企業落戶淄博。2005年,淄博市被國家統計局公佈為中國投資硬環境50優城市之一。

    區域佈局勾畫山水情緣

    依託 “半城山色半城河”的自然資源優勢,淄博“組群式生態文明城市”的藍圖應運而生。

    淄博市按照“城在林中、路在綠中、房在園中、人在景中”的大生態、大綠化要求,集中組織了城區公共綠地、綠化景觀和環城綠化帶、森林屏障、組團間綠色走廊建設。目前,全市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到40.6%,人均綠地面積14.3平方米,形成了林蔭路網為貫穿,公園綠地為節點,社會綠化為補充,外圍大環境綠化為依託的城市綠化格局。

    2003年,根據組群式城市的特點,淄博市深入開展村鎮環境綜合整治,對農村垃圾收集處理進行財政補貼,大力推廣沼氣利用,建成沼氣池3萬餘個,進一步促進了農村衛生面貌和生態環境建設。

    區域佈局和生態修復使淄博的自然生態資源得到充分的保護和利用。近年來,淄博市先後榮獲國家優秀園林城市、全國衛生城、中國優秀旅遊城市、省級文明城市等稱號。市民婁序浦深有感觸地説:“現在淄博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天變藍了,水變清了,我們的氣也變順了”。  

 
 
 相關鏈結
· 全國首批文明城市積極開展迎奧運志願者服務行動
· 沈長富代表:創建文明城市 城管執法須有法可依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