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在四川災區實施新中國成立以來最大規模航空管制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8年06月12日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成都6月12日電(孫茂慶、申進科)從5月12日至今,空軍航空管制戰線的指戰員堅守陣地,在四川災區實施著新中國成立以來最大規模的航空管制,保障抗震救災飛機6600余架次,開闢了一條條“空中生命線”和“空中綠色通道”。

    “空中生命線”是在災情發生後第一時間構築的。據空軍航空管制部副部長龐惠軍介紹,地震發生後,在成都先後集結了陸航、空軍、成都軍區和民航的200多架各型飛機,多種任務同時集中在4萬平方公里的空域內實施,每天的飛行流量是平時的幾十倍。僅5月14日,就有38架各型運輸機、直升機飛行134架次,將救災部隊從各個戰區空運至災區,首次實現了我軍歷史上的萬人空中大投送。

    龐惠軍説,參加救災的飛機有30多種機型,大到國際救援的空客380,小到通用航空的輕型直升機,性能差異很大。這些飛機從不同機場、不同高度、不同航線同時實施空運、空投、勘察、機降任務,對組織指揮要求極高,極大地考驗著航管值班人員的能力素質。

    面對大量危重傷員需要緊急救援、大量食品、藥品需要緊急空投的緊迫形勢,空軍航空管制人員採取超常規手段和措施,在災區上空建立了一條條高效、順暢的綠色生命線。從5月13日開始,成都周邊8個機場每天都有上百架飛機展開空投和救援行動,高峰時有近200架各型飛機同時執行抗震救災任務,給災區人民帶去了生存的希望和勇氣。

    中央軍委委員、空軍司令員許其亮,政委鄧昌友趕赴成都,親自部署、親自指揮,建立完善了指揮協調工作機制和聯合值班制度,就任務分配、空域使用、組織指揮等問題與軍地有關單位進行協調。聯合航空管制還將東西長約180公里、南北長約240公里的空域設為臨時空中管制區,按照“分時、分區、分高度”的原則,統一安排飛行計劃,調配飛行衝突,並規定了臨時緊急任務隨機調配的具體辦法。

    地震受災最嚴重的地區地處青藏高原與四川盆地接合部,山高多在4000米至5000米,受升限和性能影響,執行任務的直升機只能在低於安全高度的峽谷河道中飛行,雷達看不到、通信聯不上,無法實施直接指揮調配。為此,空軍迅即調來一架新型通信中繼飛機,在災區上空架設了一條不間斷的通信橋梁,掃除了高山峽谷內的通信盲區,創造了首次完成幾千架次飛機通信保障的歷史記錄。

    解除地震造成的30多處堰塞湖險情,特別是蓄水超過2億多立方米的唐家山堰塞湖險情,急需大批重型機械、人員、物資急需空運作業區。空軍航空管制人員緊急開闢空中“綠色通道”,劃定綿陽—安縣—北川為搶險專用航線,劃設以唐家山堰塞湖為中心,半徑30公里、真高600米以下的範圍為臨時空中限制區,建立應急指揮機制,確保了搶險飛行順利完成。僅5月26日,就保障唐家山堰塞湖搶險現場直升機飛行80架次,創造了我國搶險救災史上的最高記錄。

 
 
 相關鏈結
· 汶川地震一月之際:為災區重建加油 奧運盛會加油
· 特稿:就業和重建雙動力推動震區走上經濟復蘇路
· 國際社會就我震災表示慰問並提供援助(三十三)
· 抗震救災:甘肅重災區震後首個工業項目開工建設
· 三部門發做好地震房屋倒損農戶住房重建指導意見
· "粵秀友好醫院"獲贈廣東紅十字會醫療設備已送達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