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神七航天員乘組和候補航天員抵酒泉衛星發射中心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8年09月21日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酒泉9月21日電(徐壯志、李宣良、王艷梅)執行神七飛行任務的航天員乘組和候補航天員,21日12時35分乘專機抵達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進駐航天員公寓“問天閣”。這是航天員今年第二次進場,他們將在這裡進行適應性訓練和心理調整,為太空飛行做好最後的準備。

    身著天藍色訓練服的6名航天員精神抖擻地走下飛機,胸前的國旗鮮艷奪目。他們一致表示,在經過艙外服試驗艙、出艙程序、飛行程序和模擬失重水槽等訓練,特別是經過人、船、箭、地大型聯合檢查後,對圓滿完成神七飛行任務充滿了必勝信心。

    半個多月前,航天員首次進駐發射場,在圓夢園舉行了升國旗儀式、種植紀念樹等活動;參加了發射場區四次人、船、箭、地聯合檢查測試,航天員乘組進入飛船艙內體驗“實戰”,熟悉發射程序,各項操作準確無誤,心理狀態穩定,表現十分出色。回京後,他們又進行了封閉式訓練,並立足太空中最複雜的情況,做了充分的應急處置訓練。

    “問天閣”是航天員在飛船發射前進行短期生活、訓練、醫監醫保、隔離檢疫、登艙準備等活動和工作的場所,採取了中國園林化佈局,小橋流水、亭臺樓閣、碧草青青、綠樹成蔭,可為航天員提供一個舒適優雅的環境,使其以最佳的心理狀態出征太空。

    目前,神七飛行乘組和候補航天員在技術、心理和體能方面均已做好執行任務的充分準備。

兩艘新一代航天測量船投入神七測控

    新華社遠望六號船9月21日電(記者 梅世雄)為確保神舟七號及後續航天試驗任務順利進行,我國新建造的2艘新一代航天測量船——遠望五號、六號船投入使用。這對“姊妹船”是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大型航天遠洋測量船。

    遠望五號船于2005年12月開工建造,2007年12月具備執行任務能力,2008年上半年參加並圓滿完成了兩次衛星發射海上試驗任務,全船綜合性能得到了實戰驗證。

    遠望六號船于2006年4月開工建造,2008年7月具備執行任務能力。

    我國自主研製設計的第三代航天測量船,與第一、第二代航天測量船相比,設計更加先進、合理,數字化、標準化、系列化和通用化程度明顯提高,設備設施更加齊全,功能更加完善,是集船舶建設、航海氣象、電子、機械、光學、通信、計算機等領域最新技術于一身,由通用船舶平臺和航天測控裝備兩大部分組成,分為船舶、測控、通信、氣象4個系統。滿載排水量2.5萬噸,抗風能力可達12級以上,能在南北緯60度以內的任何海域航行。

    船上裝有S波段統一測控系統、C波段統一測控系統和C波段脈衝雷達通信等大型測控通信設備,能夠完成對火箭、衛星、飛船等各類航天飛行器的海上跟蹤測控任務,並能與任務中心進行實時通信和數據交換。全船成功採用了減震降噪技術和變風量空調系統,同時在艙室佈置上也更人性化,使船員長期遠洋生活的舒適性得到明顯改善。

我國航天遠洋測量突破5大難題

    新華社遠望六號船9月21日電(梅世雄、熊招斌)正在太平洋執行神舟七號飛船海上測控任務的我國新一代航天遠洋測量船——遠望五號、六號船,突破5大難題,確保航天測量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突破設計建造難題。新測量船的C頻段微波統一測控系統和C頻段脈衝雷達共用一套天伺饋系統,有效節省了甲板面積和建造經費;統一測控系統基帶和數字跟蹤接收機採用通用硬體平臺和可重構技術,設備自動化程度高,適應性和可擴展性好;採用光纖作為傳輸介質的綜合業務傳輸平臺,集數據接收、交換、傳輸于一體,傳輸信息種類多,實時性好。

    ——有效解決測控設備精度無法鑒定難題。傳統測控設備精度必須通過海上精度校飛等方法才能得到可靠驗證,耗時、耗力、耗財。新一代測量船利用SLR(衛星激光測距)技術,在及時發現解決設備存在的深層次問題的同時,可以有效驗證測控設備精度。

    ——有效解決工況設計效率不高難題。傳統的工況設計存在操作過程複雜、計算速度較慢、輸出數據不直觀等不足,導致工況設計效率不高。針對神舟七號及後續載人飛船任務,新測量船既能滿足應急情況下快速進行工況設計的要求,又能通過倣真手段驗證工況設計結果正確性,有效提高了工況設計的快速性和準確性。

    ——有效解決船內Q支路數據無法監測難題。USB數傳Q支路數據是地面接收飛船的高速數據流,包含著航天員生理遙測、下行編碼話音、有效載荷數據等大量的關鍵信息。歷次飛船任務中,USB數傳Q支路數據是測控站內部唯一無法實施有效監測的飛船信息。新一代測量船攻克測控與通信兩大領域的多項技術難題,研製出設計先進、通用性強、可靠性強、功能完善的USB數傳Q支路數據監測設備。

    ——解決天地對接中存在的重大問題。載人飛船任務中,USB上行話音擔負著指揮中心對航天員實施調度指揮和話音溝通的重要任務。在進行神舟七號任務準備時,出現了測量船新研製設備與飛船原有設備接口不匹配問題。中國衛星海上測控部工程技術人員在新一代測量船上進行相關試驗,對擔負信息傳遞的20余根電纜每對芯線的連接關係都進行了詳細檢測,分析測試了幾十種不同組合數據時鐘的極性、時序關係,並對測試數據進行逐組分析比對,最終解決了這一問題。

發射場系統總設計師陸晉榮:載人航天發射訓練實現模擬化

    新華社酒泉9月21日電(記者徐壯志、李宣良)我國載人航天發射訓練已經實現模擬化。載人航天工程發射場系統總設計師陸晉榮21日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表示,一體化倣真訓練系統在神七發射任務的準備和實施過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發揮出了高效益。

    陸晉榮説,航天發射一體化倣真訓練系統採用半實物倣真技術、虛擬儀器技術、虛擬現實技術,形成一套融虛擬裝備、測試發射、測量控制、指揮通信、地勤支持于一體的大型系統,可以實現發射場全系統、全流程、全人員的綜合訓練,從而有效提高參加航天發射人員的技術水平。

    陸晉榮介紹,航天倣真是伴隨著航天科技的發展而發展起來的新興技術領域。在沒有火箭、飛船目標的情況下,系統可以把船箭的信息虛擬出來,組織模擬發射場全系統參加火箭測試發射,從而大大縮短産品研製開發的週期,節省研發成本。

    “航天作為一個高科技、高投入、高風險的行業,不能沒有科學可靠的系統倣真理論和倣真方法、倣真實驗結果的支持。”陸晉榮説,“這一系統的應用使得我國載人航天發射訓練的水平和效益上了一個新臺階。”

載人航天發射場需要什麼特殊條件?

    新華社酒泉9月21日電(記者樊永強)我國有酒泉、太原、西昌3個航天發射場,但只有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可以進行載人航天器發射。載人航天發射場究竟需要哪些特殊條件,又發揮著怎樣的特殊作用?

    航天發射場是指用以發射航天器的特定場區,建設航天發射場需要照顧到多方面因素。

    “和一般航天發射場相比,載人航天發射場又具有許多特殊要求。”據載人航天發射場系統有關專家介紹,這些特殊要求主要包括:在發射指向方向應留有充裕的應急救生區,發射臺附近應地勢平坦;發射區需建有航天員緊急撤離通道和掩體等設施;在發射場區應建有航天員上天前訓練、醫監醫保用的航天員工作生活區,並有相應設施;發射區和技術測試區在佈局上一般應靠得近一些,將測試檢查工作主要放在技術區內進行,儘量減少火箭和飛船佔用發射工位的時間等。

    專家介紹説,載人航天發射場的任務主要有4項:一是對飛船和火箭進行檢查測試和點火發射;二是為航天員提供臨發射前特殊的訓練、生活、學習、醫監醫保和鍛鍊等條件;三是測試飛船發射條件和氣象,進行運輸等;四是在飛船進入發射準備階段到發射前,為航天員和對飛船做最後檢查的工作人員提供工作、緊急撤離和逃逸救生平臺。

長二F神七後將“謝幕” 改進型運載火箭呼之欲出

    新華社酒泉9月21日電(記者張汨汨)“送‘神七’上天,將是傳統狀態下長征二F型火箭的‘謝幕之戰’。”載人航天工程火箭系統總設計師荊木春説,從下一發開始,承擔載人航天任務的長二F火箭將迎來大規模改進。

    “長二F的改進將分兩步走。”荊木春説,第一步是發射目標飛行器的“改進型”長二F火箭。“它的技術參數,包括所有設計圖紙都要全部更換。”

    從外觀上看,“改進型”火箭將去掉逃逸塔,整流罩的直徑增大,外形頭椎曲線將採用氣阻更小的“馮卡門曲線”。內部結構上,火箭對慣性測量系統重新進行了可靠性設計,採用新的制導控制方案,電子設備也將實現更新換代。火箭的入軌精度將提高一個量級,運載能力大幅增加,故障容限度將達到兩度故障也能正常工作,火箭重量更輕,體積更小,集成度更高。

    第二步是新一代的“全液氧煤油中型運載火箭”。

    “新一代火箭的推進劑將換成無毒、無污染的全液氧煤油推進劑。”荊木春説,現有的四氧化二氮和偏二甲肼推進劑有一定的腐蝕性和毒性,推力小,成本高,即將面臨淘汰。

    這種火箭是我國新一代火箭系列中的一支,它的芯級直徑3.35米,捆綁2.25米助推器,將是未來用途最廣、發射密度最高的火箭。在幾次無人飛行器的發射實踐後,改進成熟的“全液氧煤油中型運載火箭”將擔負我國載人航天器的發射任務。

背景資料:“遠望”號船隊

    新華社遠望六號船9月21日電(記者梅世雄)“遠望”號是中國航天遠洋測量船隊的名稱,隸屬於中國衛星海上測控部。目前,中國擁有6艘航天遠洋測量船,分別命名為遠望一號至遠望六號。其中,遠望一號、二號、三號、五號、六號正布陣在太平洋和大西洋,執行神舟七號飛船海上測控任務。

    遠望一號船是我國第一代綜合性航天遠洋測量船,主要擔負衛星、飛船和火箭飛行器全程飛行試驗測量和控制任務,1977年8月在江南造船廠建成下水,滿載排水量2.1萬噸。

    遠望二號船是我國第一代綜合性航天遠洋測量船,主要承擔我國航天飛行器的海上測量、控制、通信和打撈回收任務,是我國航天測控網的重要組成部分,1977年10月建成下水,滿載排水量2.1萬噸。

    遠望三號船是我國第二代綜合性航天遠洋測量船,主要擔負衛星、飛船和其他航天器全程飛行試驗海上測量和控制任務,1995年3月投入使用。

    遠望四號船是1998年8月由國家海洋局原“向陽紅10號”科學考察船改建而成的航天遠洋測量船,主要擔負衛星和飛船海上跟蹤、遙測、通信和控制任務,滿載排水量1.3萬噸。

    遠望五號、六號船是我國第三代航天遠洋測量船,具有國際先進水平。遠望五號于2007年9月29日在江南造船廠正式交付中國衛星海上測控部使用。遠望六號于2006年4月開工建造,2008年7月具備執行任務能力。

    30年來,遠望號船隊58次遠涉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圓滿完成了68次海上測控任務,總航程140萬餘海裏,相當於繞地球64圈,累計海上作業7600余天,測控成功率100%。

 
 
 相關鏈結
· 神七船箭塔組合體20日15時順利垂直轉運至發射區
· 氣象局:三方面數據支持“神七”空間天氣保障
· “神七”氣象保障全面啟動 氣象局提出四點要求
· 內蒙古氣象部門200多人直接參與"神七"氣象服務
· 我國自主研製艙外航天服滿足神七飛行任務需要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